广阔教苑中的求索者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09-1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张萌 绘

    时隔5年,《于漪全集》经过修订补充后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94岁的人民教育家于漪向社会奉献了一份更加厚重的智慧成果。修订版《于漪全集》沿用初版结构框架,分为基础教育语文教育、课堂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教师成长、序言书信、教育人生八部分。与初版相比,修订版增加新发现和于漪近年新撰写的文章一百多篇,总卷数从原先的21卷整合为12卷,更加便于存放和查阅。新版《于漪全集》承载着于漪70多年奋斗求索形成的教育教学思想,折射出教育家精神的光华。

    《于漪全集》对基础教育的立础定调作用源自她70多年的从教实践。于漪1951年从复旦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教过历史和语文,教过工农速成中学、普通初中、高中和中等师范,当过班主任、教研组长、年级组长、教务副主任、校长等。于漪的从教生涯伴随着新中国教育发展历程,扎根泥土,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质。她在教学一线不断反思和研究,把心得凝结为著作,形成接地气的教育教学思想。教苑广阔,在一个领域具备特色已属不易,于漪则全面发力,让各种教学活动都围绕育人的目标形成卓识。2006年,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策划推出“教育家成长丛书”,其中的《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从侧面彰显了她的教育实践的全面性特征。

    于漪对中国基础教育的贡献得到了党和国家的充分认可,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于漪荣获党中央、国务院授予的“改革先锋”荣誉称号,是100位受表彰者中唯一来自基础教育界的代表。2019年9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授勋章奖章,于漪荣获“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一名草根教师接受最高领导人授予的奖章,这是于漪长期耕耘收获的荣耀,映照着党和国家对她成就与贡献的充分肯定。在这个意义上,《于漪全集》可谓新中国基础教育探索成果的一个典范。

    《于漪全集》是于漪教育教学思想的重要载体。在从教过程中,于漪笔耕不辍,将实践与理论交汇融合,探究教育教学规律,朴素的文字中散溢着思想的馨香。于漪教育教学思想以教文育人、德智融合为核心内容,她认为教学不能满足于讲授知识,应在智育中融入德育,最终的目的是育人。在学生观方面,于漪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需要发扬教学民主,在平等对话中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于漪奉行“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的教师职业观,倡导教师自我发展。语文教学是于漪的看家本领,她主张在教学中抓住语言和思维训练这个核心,追求综合效应,注重整体教学效果。她提出语文学科“人文说”,推动把“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写入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她还提出以“站在制高点上”为显著特征的学校发展观,即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站在战略的制高点上、站在与基础教育发达国家竞争的制高点上。在美育方面,于漪认为美的本质在于和谐,着眼于以审美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主张在教育教学活动各环节实施美育。一部部著作如同建筑的砖石,构建起于漪教育教学思想的大厦,稳固而辉煌。

    在《于漪全集》第12卷收录的自传《岁月如歌》中,包含着于漪对个人从教经历的回望与认知,折射出忠诚、坚毅、勤学、仁爱的精神光华。于漪用“一辈子做教师”的坚守塑造了教师的理想,成为广受爱戴和敬仰的理想的教师。她说:“教师身上挑着千钧重担,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国家的未来。”她教在今天、想在明天,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理想信念,用一生奋斗写就对人民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于漪心怀立德树人的强烈使命感,克服前行途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勇于担当责任,让生命与使命结伴同行,铸造了坚毅的品格。“我以两把尺子伴随教学人生,一把尺子量别人的长处,一把尺子量自己的不足。”于漪不断攀登语文教学高地,孜孜探求教育真谛,在漫漫教育旅程中展现了勤学的姿态。她用满腔赤诚和满腔爱心去面对学生,把他们当作国家的宝贝、家庭的宝贝,不因私事而耽误一节课,带给他们以仁爱的情怀。

    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专家团队参与选编修订版《于漪全集》,与出版社密切配合,有力提升了文稿质量。受编委会的委托,笔者编撰了3万多字的《于漪教育活动年表》附在末尾,算是全集的又一处变化。于漪的教育人生丰厚宽阔,年表难免挂一漏万,期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梳理于漪的教育活动轨迹,与读者共同回到现场,走近于漪扎根教育、求索奋进的事迹品质,从另一种视角认识于漪。

    2023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育英学校考察时,向广大教师发出“以人民教育家为榜样”的号召,饱含着对于漪老师等人民教育家的敬重之情和对全国教师的殷切期望。最是书香润人心,了解于漪教育教学思想和于漪精神的最直接方式莫过于读她的书。修订版《于漪全集》是新中国教育生成的瑰宝。在各种流派学说竞相呈现的基础教育界,于漪著作以及其中蕴含的思想精神足为压舱石和定盘星,具有沉实的力量,散发着无尽的魅力。

    (作者系上海音乐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副会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