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人才是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首要资源。广西中医药大学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部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共建高校,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人才工作成效显著。近5年来,学校新增国医大师1名、全国名中医2名、青年岐黄学者5名、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人才队伍整体水平不断提升,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严字当头实处发力 着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严格师德考评。把牢“严”的入口,把“政治体检”“师德体检”作为人才引进的首要条件和关口,严把政治审查、违法违纪审查、准入查询关口,筑牢师德师风“防火墙”。实行日常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完善教师自评、学生测评、督学巡查、基层党组织评估和学校审核相结合的多元考核体系。强化师德考评结果运用,将师德考评与评优奖励、职称评聘等挂钩,对违反政治纪律和师德师风问题“零容忍”,实行“一票否决”。
抓实师德教育。抓好新入职教师师德教育“第一课”,把师德师风教育作为新入职教职工培训的重要内容,扣好师德师风“第一粒扣子”,走好教师生涯“第一步”。抓好教师师德学习“常修课”,将其纳入教职工教育培训体系,推进师德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创新线上线下师德培训“集训课”,充分利用党校、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干部网络学院等平台,线上线下同步联动,实现师德教育全覆盖。常态化开展“师德标兵”“学生最喜爱老师”评选活动,大力宣传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优秀教师先进典型事迹,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引导广大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
压实工作责任。学校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首要标准,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纳入学校党政重要议事日程,建立校院两级师德建设与监督机构,完善教育、宣传、考核、监督、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形成党政齐抓、上下贯通、覆盖全校的工作体系,层层压实责任。
?创新教师教学发展模式 着力提升教师教书育人水平
创新实施教学准入和认证制度。对新入职教师(含临床教师)开展岗前培训,严把新入职教师准入门槛,创建“新入职教师课堂教学准入和认证”制度,组建了一支校内外结合、专兼职互补的多元化教学教师团队,针对新入职教师开展140学时“多元模块”“技能演练”“脱产带薪”的“课堂准入”培养,并轨开展“青年教师导师制”培养,教师获得“高校教师资格证”和“教师课堂教学准入培训合格证”,并通过青年教师导师制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承担教学任务。近5年来,学校开展教学理论培训5100多人次、微格教学训练3100多人次,实现全校青年教师准入和认证全覆盖。
创新教师教学发展模式。创建“三阶段四引领五联动”教师教学发展模式。“三阶段”是将教师教学发展划分为入门教师、成长教师、成熟教师三个阶段,根据不同职业阶段实施个性化的教学能力发展策略。“四引领”是在序贯培养过程中着力发挥文化、目标、政策、榜样引领作用,增强教师教学发展内生动力。“五联动”是通过个人与组织联动、理论与技能联动、内生与外促联动、科研与教学联动、评价与改进联动,推动教师成长成才。通过实施入门教师课堂准入和青年教师导师制“双轨制”培养,临床教师“临床加强教学、基础加强临床”“双轮驱动”培养,学校教师教书育人水平得到明显提升。2021年3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竞赛状态数据(2012—2020年)》显示,学校在全国28所中医药类本科高校和广西31所本科高校分别位列第九名和第三名。该模式被国内25所高校借鉴、采纳,荣获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加强教研室建设。积极探索实施教研室“四化”建设,即教研室活动常态化、管理制度化、建设内容标准化、建设手段信息化。每周固定一个时间作为“教研室活动日”,定期开展集体备课、集体学习、教师试讲等活动。加强教研室教师梯队建设,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培养制,新老教师结对传帮带,带动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统一教研室建设标准,使教研室建设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把教研室建设成为集思想教育、教学管理、课程建设、师资培养、教学质量保障于一体的基层教学组织,带动学科、专业、课程建设高质量发展。
?坚持多措并举 着力集聚各方面优秀人才
坚持精准引才。以高水平中医药大学建设为目标,以一流学科建设为重点,实施人才引进“带土移植”,以“团队+项目+平台”集成式引进,先后成立海洋药物研究院和石墨烯生物医药应用技术研究院,以全职或柔性引进等方式引进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负责人、岐黄学者等为团队负责人的高层次人才团队,有效解决学科紧缺人才引进难问题。多措并举加大博士引进力度,为引进博士给予科研启动经费与安家费,设立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协助解决博士配偶就业和子女入学等问题,给足优秀人才经济上生活上的“安全感”和“归属感”。近5年来,累计引进博士275名,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占比从27%提高到46%,教师队伍结构持续优化,为一流学科建设提供坚强人才支撑。2018年,学校中医学、中医博士获批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点。
坚持悉心育才。实施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岐黄工程”高层次人才团队培育计划等人才项目,遴选5个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学术思想与临床诊疗传承发展研究(推广)中心和一批桂派中医药传承创新团队,培养一批桂派杏林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和青年英才,建设一批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和基地,建立一套完善的中医药师承教育体系。积极为人才成长创造条件,为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团队配备本校中青年学术骨干,全力支持有培养潜力的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依托国家和自治区各类人才培训项目,选派优秀教师进修深造,培养了一批业务精湛、业绩突出的高层次人才。
坚持精心用才。坚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通过“一团队一政策”,为高层次人才团队量身定制人才政策,签订协议任务书,完善人才激励约束机制,实现人才使用有依据、人才发展有目标、人才考核有指标。加大优秀人才使用力度,通过压担子、搭台子,把有潜力的好苗子选出来,积极推荐优秀人才申报重大项目、人才称号、教学科研奖励,并以挂职锻炼、参与重大科技攻关等方式在使用中培养和发现人才,形成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局面。
坚持真心爱才。发挥党管人才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把政治引领和关心关爱结合起来,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全面落实各项人才政策待遇。领导干部带头联系服务人才,加强对人才的人文关怀,深入基层一线走访慰问人才,经常性听取人才对学校改革发展的意见建议,帮助人才协调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为人才解决后顾之忧,让人才把心思和精力主要放在事业发展上,实现个人与学校互相成就、共同发展的目标。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着力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深化人才分类评价改革。坚持业绩导向,不唯论文、不唯帽子、不唯职称、不唯学历、不唯奖项,突出师德师风,注重实际贡献,将教书育人业绩、人才社会影响力、承担重大项目成果等业绩纳入评价指标体系。注重分类多元,突出分类评价,拓宽晋升通道,设立重点人才职称晋升绿色通道,形成有利于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
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改革。坚持“按需设岗、按岗聘用、分类管理、综合评价、公平竞争、优绩优酬、持续提升”的原则,实行教职工岗位分类设置、人员分类精细化管理、分类分层次多元化评价,为不同类型和特点的教职工提供适合其发展的渠道,构建了一套科学、规范、合理、可行的绩效管理体系。把绩效岗位设置、聘用与绩效工资分配深度融合,强化绩效考核结果运用,有效扭转了“大锅饭式”绩效分配局面,绩效改革成效显著,教师年人均奖励性绩效工资稳中有升,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升,形成教职工个人与院系、学科、学校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未来,学校将更好地担负起新时代新使命,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奋力推进高水平中医药大学建设,不断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广西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 莫锦荣)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