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影视美育教学实践新路径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09-1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艺术院校影视美育实践是对有一定艺术认识的教学群体所做的专业浸润,故需要在突出该专业特色的基础上,在美育实践观念的引导下与同院校其他专业有机融合,在技能浸润的同时展开创作观念与意识形态的共融。

    鲁迅美术学院作为专业的艺术院校,在美育专业内在规律性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发展与教学实践,探索出了一条切合自身实际并有可持续发展性的影视美育教学实践新路。

    以影视艺术审美教育为基础,普及审美新观念

    影视作品是文化输出、价值观传递的重要途径之一。影视作品所展现的意识形态和观念,对于大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首先,影视作品表达内容和制作质量不同,而大学生对于优秀作品的辨识能力也不尽相同,所以学校如果不帮助学生鉴别、选择优秀的影视作品,很有可能影响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可见正确地引导大学生欣赏优秀的影视作品非常有必要。其次,当今社会,随着短视频、微短剧的蓬勃发展,部分大学生从随意选择影片类型观影转向热衷观看经典镜头混剪视频,由关注影片的情节性、娱乐性到只愿看“一分钟解读电影”,从而忽略了优秀影视作品的内容意义以及视听语言专业层面的内容。为此,鲁迅美术学院推出了“电影作品赏析”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发挥优秀影视作品的价值导向作用。通过“电影作品赏析”课程,学生不仅能从娱乐的角度来观看影视作品,还能从专业的视听语言层面理解作品,从电影作品鉴赏中提升艺术品位和增长电影理论知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通过学校“电影作品赏析”课程的熏陶,学生初步掌握了影视创作规律,学会通过影视创作表达个人对生活的理解,学生影视作品多次在专业性影展及广告节获奖。例如,在创作作品《三只羊》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生活观察,反映当代青年人朴实、真挚的形象,该作品获第九届New Vision毕业季影像展的导演类奖项。

    以影视艺术视听媒介为抓手,扩宽审美新视野

    美术学院传统的专业课程主要围绕美术创作、设计等学科展开,培养具有良好视觉修养的美术创作和设计的应用型人才。在视觉艺术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影视教育拓宽了学生对媒介的认识,丰富的视听手段和多元的创作方法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影视艺术的审美也赋能传统的“架上”创作,体现了新文科背景下艺术教育的跨学科培养思维。

    作为直观的审美符号载体,影视艺术以传播中华文明为切入点,承载了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电影作为直接的视觉载体,传播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古代历史建筑、现代地标建筑、东方服饰等等。电影除了能透过人们的双眸去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回顾历史,增强民族意识,还能间接性地有助于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观影者能在电影中体会到归属感,就在于电影唤醒了其民族意识、家国情怀。电影将文化的多样化融入其中,潜移默化地陶冶人们的情操,这也是电影体现美育价值的部分。例如,鲁迅美术学院师生在“电影作品赏析”课程中鉴赏学习香港经典功夫影片,随后参与制作了网剧《黏人俱乐部》,其中第八集展示了中华武学的家国精神。

    以“学科浸润”理念为指导,构建审美新格局

    随着新时代文化的发展,艺术的学科逻辑正在朝多学科交叉的方向发展。视觉文化丰富多样,手段技巧层出不穷,美术学院的教育需要关注行业前沿动态的发展。在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艺术修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的教学理念下,学生内在的驱动力加上教师的推动力能让影视艺术审美教育形成良好的氛围。鲁迅美术学院的影视美育在指导学生赏析优秀影视作品的同时,加入了实践环节,根据美术学院学生重实践、动手能力强的特点,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短片的拍摄,以实践结果为“指挥棒”,引导带动学生进行影视艺术的学习。

    教师带领学生观摩现实主义电影,关注社会问题类题材影片赏析后的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关注生活、追踪现实,在电影叙事中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在拍摄电影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收集励志人物及事件资料,并根据收集的资料撰写人物小传、故事梗概以及短片剧本,从而形成创新意识,为个人的创作作铺垫。例如,在观摩校园霸凌题材的《少年的你》等影片时,教师给学生布置了“收集有关国内外校园霸凌事件的资料,并做数据分析和社会调研”的作业,让学生进行视觉传达训练和影视制作的早期项目策划训练。学生通过深入完成小结作业,能够更加了解关注此类社会问题,并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收集到未来创作的故事原型,这种赏析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实践课程起到了无意识的“思想品德”教育。影片作为教育的媒介之一,学生通过观看社会现象类影片,能够培养共情能力,加深自身对世界的认知,分辨善与恶,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成为能对社会作出积极贡献的优秀人才。

    电影是视听艺术,学生对制作水准高的摄影、美术作品进行观摩学习,有助于视觉修养的综合提高。在影视实践课程中,鲁迅美术学院根据美院学生的特点,在影视艺术学习中布置与美术有关的实践作业,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赏析完影片后,通过场景设计、软件模拟练习,体验多次试错得到的经验价值。通过小组翻拍合作,能了解电影制作的基本步骤。学生从临摹拍摄到改进创新,得到了必要的锻炼,这种经历对自身的专业学习和道德修养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在影视实践课程中,教师选择优秀的电影美术场景设计进行教学,如观摩《刺杀小说家》《长津湖》《金刚川》等战争电影场景设计,为学生布置临摹气氛图和场景设计图的小结作业。学生可选择手绘、板绘等手段,还可以自主选择制作软件进行实践,这对未来的电影美术设计课程学习起到铺垫的作用。例如,由鲁迅美术学院教师及学生参与制作的故事长片《没问题》(曾用名《有问题》),通过对剧本中提到的社会问题和地标建筑进行调研和考察,准确地呈现出符合剧情的场景画面。该片入围第37届华沙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蒋佳辰 杨佳慧)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