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城:小平台玩转大社会
□ 曹可可
打开手机,关注“学生社会大课堂”微信公众号,浏览、报名……经过简单的几步,学生便可完成社会实践活动的选择和记录。“一查二玩三签到”,这些功能在温州市鹿城区学生社会大课堂平台上已经全部实现。
该区教育局普教科科长邵文立是平台的主要设计者。他说:“社会实践课堂不仅为温州,也为全省有效开展研学实践、德育工作提供了支持。”但这么多年来,教育行政部门发命令、提要求,但成效并不明显。鹿城区要求每个学生每学年应该完成30~40课时的社会实践活动,需求不小。
而从学生和家长的角度来看,他们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实践场所,呈现出资源信息匮乏、实践内容无序、活动记录碎片化等尴尬。孩子能从这样的实践中获得多少教育呢?邵文立介绍,他们正是看到了这些弊端与需求,才以需求为导向,设计出了学生社会大课堂平台。
从前期探索到正式上线的一年时间里,鹿城区教育局筛选了市区范围内可供学生实践的场馆,通过逐个走访、亲身体验、制定课程化方案,打造了第一批26家实践基地。这些实践基地的实践内容、实践时间等信息都在平台上公示,供学生选择。每个实践场所都有互不相同的动态二维码,学生只需扫码即可完成签到记录。
去年暑期一上线运行,社会实践大课堂平台就出现了预约爆满的状况。后台数据显示:运行首月,平台接待了1.2万名学生,这一数字占到全区学生总数的五分之一。整个假期,各基地日均接待学生几十人到上百人不等。
来参加实践的学生多了,基地的活力也开始被充分发掘。74岁的苏尧然对贝螺情有独钟。40多年来,他造访了世界20多个国家搜集贝螺精品,出资300多万元建造了温州神韵贝螺馆。“贝螺不仅仅是天然艺术品,其对生命的启示、对思维的启发都有积极意义。”他发现,成为首批实践场所后,贝螺馆里有了更多学生的身影。
不少学校还将社会实践大课堂和学校特色活动结合起来。温州市建设小学把开展社会研学活动作为提升学生素养的一大抓手,老师会设计任务导向的研学单指导学生实践。校长邵丽丹认为,有了学生社会大课堂平台后,不仅学校在设计活动时有了参考,学生自己也可以更方便地设计活动。像城市定向等活动,完全由他们自己组队,设计行进路线,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过去的一年里,鹿城区教育局也不断地听取师生们的反馈意见,完善平台建设和运营。他们把平台加入了定位系统,在任何地方都能自动搜索附近的实践场所,实现全球签到;开发了权限功能,让学校设置本校学生可以签到的实践场所,有价值的场所还可以上报的区级平台与其他学校共享;建立了相对应的数据库,让老师能随时查看学生过往所有的实践情况,并开展“实践之星”评选等由大数据支持的活动……
“现在申请加入的实践场所越来越多,我们正在逐一筛选,目前基本确定了10个第二批入选基地。”邵文立向记者介绍说,开放是他们设计平台的一大理念。学生社会大课堂2.0版上线后,全省各地的学生可以直接关注使用,分享资源,参与实践并记录。平台将向各县市区主管部门开放入口与权限,通过添加本地资源,共享省级国家级资源,生成分区域平台,从而服务广大师生。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