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劳动教育,助力学生成长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8-05-2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 林静远

这几天,常山县五里中心小学的“小小种植园”里很是热闹。学生正在教师蒋林泉带领下为园里的葫芦搭攀爬架子。葫芦是该校师生种植的“主打植物”,平时学生还经常给它们除草、浇灌,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学生们兴奋地说,等葫芦成熟后,就可以把它们收集起来,加工后用于美术课上京剧脸谱创作。

这样深受学生喜欢的劳动教育,在我省不少中小学都有开展。近年来,教育部和省教育厅陆续发文强调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但劳动教育在学校教育中被弱化、在家庭教育中被边缘化的现象仍存在,有些人甚至错误地把劳动作为对学生的一种惩罚。对此,省教育厅教研室副主任柯孔标说:“劳动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从小养成较好的劳动习惯。各中小学校要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的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柯孔标还透露,现在省教育厅正在制订有关中小学劳动实践教育的指导意见,深入推进中小学生的劳动实践教育

我国是传统的农耕社会,农耕文明留传至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农耕劳作活动因此成为各小学开展劳动教育的主要载体。镰刀、风车、水车,这些以往出现在田间地头的农具,如今却现身在衢州市柯城区新华小学。该校开展农耕文化教育已有十多年了。校长刘秀芬介绍说,早在2008年他们就在校园中打造了“百年村居”农耕博物馆,里面陈列了很多老底子的农具。借助这一博物馆,教师经常为学生授课,让他们零距离感受农耕的发展历史。学校地处农村,他们还让学生参与家里农活,总结当地农业种植的发展历史。

当农耕成果遇上运动会,学生们的兴趣大为增加。从2015年秋季开始,宁海县长街镇山头小学都会举办以“农耕匠心”为主题的运动会。开幕式当天,学生把种植的瓜果、蔬菜搬上了运动场,现场俨然成了丰收的庆典。更有趣的是,学校还设置了“奔跑吧,水牛”“花生田里去”“舞动吧,禾苗”等充满农耕元素的运动项目,让学生在趣味比赛中体会劳动的价值。

此外,我省各中小学还纷纷开辟校园农场、种植角,组织学生直接参与农业劳动。“现在的学生缺少毅力,让他们直接参加农事活动,可以磨炼他们的意志。”杭州市下沙第一小学教师沈兵说。2015年该校通过开辟植物角,让学生种植黄瓜、西瓜等蔬菜水果。每年的暑寒假,为了保证农作物正常生长,他们不怕风吹日晒轮流值班。每到丰收季,校园里瓜果飘香,学生们定期将自己辛苦种植的蔬菜水果进行义卖,所得的收入则捐献给需要帮助的人。

结合当前课程整合的热点,我省一些学校的劳动教育带上了新的元素。不仅在动手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还让他们学到了各类丰富的知识。今年,杭州市滨和小学启动了“土布STEM”课程。土布纺织技艺是省级非遗项目。为了让学生在传承非遗中学会劳动,学校成立了“编织坊”社团,每周开一次课,邀请非遗传承人指导学生。学校还开辟了一亩多地种植棉花。从棉花种植到纺织,让学生了解土布生产的全过程。缙云县新建小学新近开设的“半亩田园”综合实践课程,也让学生在参与劳动之余学会了各科知识。近日,四年级学生带着皮尺等一系列工具走进了农田,利用数学的“测量”知识计算面积。在锄地种植蔬菜过程中,学生懂得了握锄头就是利用杠杆的科学原理。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一些中小学校还将劳动教育及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慈溪市观海卫镇卫山学校在每年的学雷锋月、清明节、五一节、重阳节等重大节日里,组织学生踊跃走进街道、社区、敬老院等校外场所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学校德育处主任王永生说:“我们是一所民工子弟学校,让学生们在服务中感受劳动的美好,学会奉献,是我们组织他们参与社会活动的初衷。”平时,学校还组织高年级学生为低年级学生摆餐盘、分饭菜,打扫教室等,在对高年级学生开展劳动教育的同时,让低年级学生形成尊重劳动的意识。学校还结合各年龄段特点,为学生布置不同的家务劳动实践任务,培养学生“自理、自律、自主”和勤劳的意识。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