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基础 抓根本 育良才
“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高校只有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才能办好,才能办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日前,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2018年版教材使用培训班在京开班,旨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大学生头脑,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教育的意义在于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在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的重大问题,既是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也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使命。
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当前教育系统的一件头等大事。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即实现理论体系向教材体系的转化、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知识体系向价值体系的转化。其中,进教材是基础、进课堂是核心、进头脑是目的,通过教材搞建设、课堂讲学理,用国家统编教材教育武装青年一代,才能培养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统筹推进“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需要从落实立德树人的战略高度,带着立场、情感、温度来持续发力。那么,如何用好讲好新修订的高校思政理论课教材,切实推进“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取得实效?
首先,要有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要想教好学生,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自己必须首先真信、真学、真会、真用,吃透教材,学懂弄通悟透。只有教师真正把教材内容内化为学生的情感认同和实践指引,结合当前的学生实际和热点难点问题,努力提高思政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帮助学生入脑入心。
其次,要用好课堂主阵地,把思政贯彻落实到每堂课上。高等教育要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功能,必须筑牢课堂教学主阵地,遵循教书育人内在规律,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方向,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切实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各类课堂教学之中。只有让每堂课都有思政的“味道”,才能真正做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融会贯通,实现思政教育从专人向全员的创造性转化。
再次,要创新方式方法,让思政课学习“津津有味”。近年来,一些高校积极探索思政课教学新路径,用挑战性、争议性问题释疑吸引学生,用智慧教学工具提高效率,用网上课程讨论区等打造立体学习社区,收到良好效果。只有既熟练应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又创新话语体系和教学体系,让教材真正活起来,才能做到作用和效果相统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唯有打牢教材这个基础,抓好育人这个根本,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学生头脑,才能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使命。
作者:张 烁
《人民日报》2018年5月24日第17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