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化视角下教师开发拓展性微型课程的实践探索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8-05-2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杭州市萧山区回澜小学 季亚飞 戴建莉

一个理想的学校课程设置,一定是一个可供学生自由呼吸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可供教师自由实践的操作系统。如果离开这两点,课程的意义就不全面。杭州市萧山区回澜小学是一所创建于1995年的年轻学校,近年来秉持“适度教育”理念,在课程多样化发展的背景下,巧搭平台,静悄悄地引导教师、学生、家长研发微课程。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盘活了学校资源,提升了教师的课程眼光,丰富了校园生活,为师生的成长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为学校绿色品牌的创建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一、微课程的界定与特征

我们把学校里由教师个体开发的已经成熟的或正在孕育中与即将生成的课程称之为“微课程”。实践表明,着力微课程的开发是课程多样化发展趋势下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师应对。学校为了鼓励教师开发拓展性微课程,所搭设的课程平台与架设的课程开发指导框架,对课程基于学校的本土化衍生、对一线教师研发课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与参考价值。这些微课程具有多样丰富、草根原创、点上切入等特点。

二、课程管理:纵向连贯

如何让课程有意思又有意义呢?一方面,我们对学校的课程进行整合,自主排课,腾出时间搭设可供教师自由操作的实践平台,让课程有生根的土壤;另一方面,我们对教师个体开发微型课程进行开发指引,对有效课程进行了一个框架式的引导。实践表明,纵向连贯的课程管理,可以较好地引导教师积极应对课程多样化发展的趋势,为学校课程群的衍生、为教师微课程的开发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1.“自主排课”巧搭课程操作平台

我校有一个“快乐三点半”活动,每周一到周五的下午第三节课是全校社团活动时间。每到这个时间,学生便放下书包,玩转在自己的“快乐大本营”中。学校尝试“减课增科,上静下动”,将微课程融入学校课程体系中,适当削减、优化整合国家课程,合理利用校本课程,增设微课程。将必修基础学科集中于每日上午进行教学,以“静”为主,下午集中安排微课程,以“动”为主,动静结合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同时,将每天下午的一、二两节课时间压缩为每节30分钟,确保第三节微课程学生能有一小时走班活动时间,最大限度保证学生每天能享受长达50分钟的“快乐三点半”活动时间。

2.“由统到分”的课程管理路径

回顾学校课程管理,我们经历了“由统到分”的过程。学校课程领导由“台前”到“幕后”,由关注校本到更多地关注师本、生本。

课程关注点“由大到小”。在课程多样化发展的视角下,学校课程管理小组由致力于开发“大”的校本课程到潜心服务于教师的微型课程,经历了一次课程领导角色的转换。学校课程管理起先基于学校特色——“红绿”。“红”是红色消防,我校自1997年加入消防警校,是全国消防教育示范学校;“绿”是绿色环保,我校是全国绿色学校。学校致力于开发校本课程,如“119体艺游戏节”课程、“红色消防警校”课程、“绿色环保”课程等。

“自下而上”的开发路径。课程的管理由校本大课题的“自上而下”逐步变为“自下而上”的草根课程。时刻留心教师的“闪光点”,提醒教师某项内容可以做成课程的“点”,然后安排相关指导教师一路关注、帮扶开发。实践证明,这种类似于帮带式的合作开发,特别适合于年轻教师。年轻教师有活力、有新鲜的想法,但缺乏课程眼光,容易忽略可以做成课程的“点”。对于“点”可以到哪里,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安排,也时常感到一筹莫展,往往难以坚持将其开发成课程。因此,课程领导小组成员的有效介入,使课程成为成功案例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3.“多元化”的课程研发团队

课程研发团队多元化,除了有教师、学生积极参与,学校还聘请了少年宫教师、专业拳击教练等。

三、课程开发:横向跨越

在课程开发中,学校给了教师3条建议作为指南:无边界学习的课程眼光,学科整合的综合设计,动态积累的活页方式。

1.无边界学习的课程眼光

课堂无墙,乐学有法。我们的微课程关注学生的整个生活,注重生命与经验,期待通过参与课程促成学生自我建构的学习方式,达到重组学生个体传记经验的教育期待。在无边界学习理念的关照下,课程研发者有效解构或消融传统课程中普遍存在的二元对立解构,诸如社会与学校、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家长、知识与经验、家庭作业与课堂作业等,使学习的空间、时间、内容不再被人为割裂,可以充分发挥教师、学生、家长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微课程回归生活,具有个人的意义与人生的意义。

2.学科整合的综合设计

学校对学科中的微型课程的开发提出了学科整合或称为全学科的设计视野。如特色课程“‘豆’你玩”,就是以豆子为载体,融合了语文、科学、品德、劳技等多种学科元素,通过了解豆子、种豆子、画豆子、写豆子等一系列既有趣又有意义的活动,教学生“玩”,在“玩”中汲取知识、锻炼能力、体验乐趣、感悟真情。

3.动态积累的活页方式

一门课程是教师一次次活动的活页累积过程。如通过学生对生活中使用一次性筷子的调查研究,开展以绿之名的创意制作,探索班本课程活动中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有效开发,进一步有效地建立具有多样性特色及多角度发展的班本课程体系。

四、课程实施:水平铺开

学校提出以超市的理念来经营课程管理。理想中的微课程体系是一个以丰富的、充满童趣的、以活动为“货品”的大“超市”。学生可以通过菜单自选的方式,从中任意挑选喜爱的活动内容,在教师的协助引导下共同完成“超市购物”的过程。

现阶段,我们还没有达到这种理想的状态,只是初步架设了一个课程大转盘,有了一些可供学生选择的、丰富的“课程超市”。“课程超市”架构了一个可以满足学生选择与交往的课程平台,为课程符合学生的特质提供了可能。

回顾实践,我们的微课程是有趣的,也是有意义的。它得到了学生的喜欢、家长的竭力支持。在实践中,我们也感悟到:选课比开发更重要,丰富的课程离不开师资,下一阶段,我们还需要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更细致的方向和更有力的支撑。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