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围 突围 再突围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09-2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2014年4月16日《》头版版面图,头条为《一所地方高校的转型突围——合肥学院十年建设应用型大学之路》。资料图片 智能网联汽车研究团队正在进行车辆测试。学校供图 扫描二维码关注更多内容

    ■头条里的中国教育 庆祝创刊40周年

    在合肥学院校史馆中,至今仍然存放着一张2014年4月16日《》的头版报纸,当日头版头条《一所地方高校的转型突围——合肥学院十年建设应用型大学之路》将合肥学院以“地方应用型高校排头兵”之名为全国教育系统所熟知。二十年砥砺前行,这所年轻而富有改革之力的学校从来没有停止过在地方高校应用型发展道路上的经验探索。

    近日,记者深入合肥学院调研采访,重温当年改革的前沿思考,探寻学校发展最新成果,以合肥学院这块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试验田”为当前同类型高校提供一个可参考的范本。

    从立框架到本土化——

    蹚一条中国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之路

    20年前,合肥学院就开始“不走寻常路”。

    那时,全国许多高校都在挤着上“研究型”的发展路子,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都向重点大学看齐,抓重点学科建设,办研究生教育,千校一面。

    “我们能不能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办学模式,办出自己的特色来?”时任合肥学院院长蔡敬民在放眼全国高校“大而全”发展模式后,独辟蹊径,提出了“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思路。

    立足地方,对接合肥新产业,完善应用型学科学位点布局;立足学生,改学科导向为能力导向,突破学科定式,搭建模块化课程体系;立足国际,吸收国外应用型大学建设经验。把这条路挖出来、走平顺,合肥学院用了整整十年时间。

    “2014年《》的那篇报道是对我们十年探索之路的最好总结。”合肥学院教务处处长王晓峰认为,2002年到2014年是学校率全国之先,将德国应用型高校发展经验本土化,并搭建发展框架的关键时期。

    2014年之后,学校便继续在框架之下做中国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改革的结构创新。在此期间,学校的“双元制”教育实践探索成为借鉴德国高等教育经验的成功本土试验。

    彼时,合肥作为长三角地区崛起新势力,在“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发展版图上不断加码,对创新型产业工程师的人才需求日渐旺盛。

    承接城市发展需求,合肥学院顺势而为。2016年,学校借鉴“双元制”高等教育先进理念,联合德国埃姆登/里尔应用科学大学和德国大陆集团共同设置“双元制大陆班”,深度对接企业对创新型产业工程师的人才培养需求。

    大一、大二期间,“大陆班”学生在校学习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基础课程和德语课程;大三、大四阶段,一部分通过德语考试和埃姆登/里尔应用科学大学考核的学生,前往该校学习一年,并在寒暑假期间前往德国汉诺威大陆集团总部实训中心参加实践培训,其余学生则分成不同小组同步进入大陆集团合肥工厂进行为期一年的企业实训,每半年轮岗一次。

    做出这些实践尝试的合肥学院常常遇到外界的不理解,“这是要把本科教育做成职业教育”“如此强调应用,高校的创新功能何在?”对此,合肥学院用明确的理念和坚定的行动做出了回答。

    “不同于技能人才培养,我们要培养的是具有国际视野,能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参与多部门跨专业协作,并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创新型产业工程师,学生必须经历高等教育所特有的学术思维培养过程,相关数理基础型理论课程比例不能降低。”合肥学院院长吴春梅说。

    这份坚守是合肥学院与企业深度融合后的反思。曾几何时,很多企业对此质疑,要求降低理论课程比重,增加实践环节,但学校丝毫未动摇初心。

    立足本科教育人才培养定位,着眼合肥产业发展需要,合肥学院在探索中既有创新,更有坚守,从无人之境中硬是蹚出了一条中国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之路。

    从模块化教学到破解产教融合痛点——

    实现高校服务地方的能力跃升

    20年前,合肥学院把应用型改革的破题点放在了课堂。

    按照“到了企业就能上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合肥学院变传统高校课堂“知识传授导向”为“能力培养导向”,开启了深入每个专业的“模块化教学改革”。

    学校要求以各院系为主体,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就业去向,院领导和教师到对口行业和企业进行深度调研,分析岗位能力要素,确定能力培养目标,设计能力培养方案,把每一项能力转化成一个个教学模块,每个模块都围绕特定主题的教学单元,可能是一门课或一门实验,也可能是几门课或几门实验的整合。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他们要什么样的人,我们就培养什么人”的模块化教学改革,重塑了学校人才培养整体框架,让应用型的理念在课堂落点有了切实抓手。

    伴随着全国地方高校应用型改革的深度和广度延展,产教融合“两张皮”的问题成了改革推进过程中的共有痛点。企业的商业属性和高校的育人属性本就存在运行逻辑上的天差地别,导致校企合作常处于一头热、两张皮、自发式、松散型、低水平的状态,校外实训实践基地处于“牌子化”“盆景化”样态,未达到深化产教融合的要求,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比如如何深化产教融合、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如何转型等。

    基于此,合肥学院又开始探路,寻找解决方案。

    “2016年开始的‘大陆班’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那便是从人才培养的源头和根基处着手,把企业拉到我们的阵营里,从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方案到人才培养全过程、考核协同评定等,企业均深度参与。”王晓峰介绍,源头破解产教融合“两张皮”的底层逻辑是要让企业有获得感,在和学校合作过程中有不断衍生新产能的可能性。而学校要做的,则是从顶层设计将专业链条与产业链条高度适配,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紧密融合。

    专业、就业、产业“三业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应运而生。其一是专业布局。对标安徽省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网联汽车等十大新兴产业,以及合肥市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16条重点产业链,近年来,学校优化升级了18个本科专业,新设智慧交通等10个专业,调整幅度超过40%。

    其二是实现和企业的“四个协同”,包括培养目标协同确定,培养方案协同设计,培养过程协同实施,考核方式协同评定。

    其三是实施“多场景、多阶段、多目标”培养。校企合作“融”在人才培养各个环节,学生本科4年间的教学场景会根据各阶段培养目标的不同,在校企间灵活切换。同时,高校教师和企业工程师的身份也在共同体中界限模糊,融为一体。如高校教师可以以现场工程师身份,深入合作企业开展现场教学,加深对行业发展认知,促进知识储备不断更新,全程参与企业生产实践和技术革新,提升产学研合作能力。企业工程师则可以作为学生导师,深度参与课程建设、教材编写、协同授课等教学环节,提升知识传授能力。

    学校和企业构筑了共生共融的命运共同体,衍生效应迸发。2020年7月,合肥学院与大众安徽、合肥经开区共建大众学院,成为学校精细化对接企业需求、服务地方及延伸专业创新能力的又一力举。

    针对汽车市场未来发展趋势、对高端人才的急切需求以及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的发展战略,大众学院针对性地开设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制造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电池方向)三大专业。首批88名招收学生将在大众汽车与合肥学院的深度融合中,紧密对接汽车企业最新人才需求。

    从锚定专业发展到服务安徽建设大局——

    应用型科技创新书写教育强省新篇章

    多年前,在国内高校狠抓学科建设的热潮中,合肥学院却提出要以专业建设为核心,立足地方性办学定位,及时锚定合肥市的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动态调整专业结构,与合肥市产业布局深度互动,培养地方经济发展急需人才。

    这是20年前,合肥学院在“逆潮”中对地方高校发展路径的敏锐感知。20年后,不忘“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初心,在应用型专业建设规模已具的基础上,面对安徽创新改革风起云涌之势,合肥学院又将服务创新型省份建设的使命扛在肩头。

    近年来,针对安徽创新产业发展需求,合肥学院充分发挥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等专业上的优势,集中力量开展科技攻关和技术创新。围绕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领域国家和安徽省重大战略需求,学校与科大讯飞、合肥城市云等联合开展人工智能领域协同科技创新,先后承担了“智能汽车系统开发”“天地一体化网络移动性、会话管理与动态路由技术研究与研发”等技术攻关;服务安徽新能源产业发展,承担了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全元素综合利用技术与示范”等课题研究。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