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一百年 不忘初心谱新篇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09-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2022年7月,河南师范大学常俊标教授团队发明的国内首个抗新冠小分子口服药阿兹夫定获批上市 2023年6月15日,河南师范大学举行科技创新港奠基仪式

    巍巍太行塑脊梁,滔滔黄河涤沧桑。诗经卫风贯牧野,中原春秋动四方。

    2023年9月23日,河南师范大学将迎来办学100周年华诞。百年来,一代代师大人坚守“精育良才、教育报国”的初心使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历经艰难、薪火相传,培养优秀教师和各行各业杰出人才30余万名。

    在百舸争流的发展浪潮中,河南师范大学以引领区域教师教育、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使命,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在谱写中原更加出彩绚丽篇章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办学成绩,作出了自己独有的贡献。

    筚路蓝缕 

    牧野大地建起一所高等学府

    河南师范大学的前身是始建于1923年的中州大学理科和创建于1951年的平原师范学院。

    1949年8月,平原省成立,省会为新乡市。应建设之需,平原省决定建立一所高等学府。从山东应邀而来的赵纪彬接过了筹建大学的重担,刚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的周鸿勋、周淑萍夫妇毅然离开北京来到新乡。一时间,来自全国各地的80余名像周鸿勋夫妇一样朝气蓬勃的教师在牧野大地聚首,开始了学校建设和教学工作。

    没有电,他们点起了煤油灯;没有房,他们借住在中学宿舍;没有讲义,他们就自编讲义。作为拓荒者,他们用汗水和智慧,不舍昼夜、不辞辛苦,在卫水之滨建立了平原师范学院。

    1953年起,为响应国家高等院校院系调整精神,平原师范学院与河南大学合并,组建了河南师范学院,位于开封的河南大学校区简称“南院”,位于新乡的平原师院校区简称“北院”。从1955年开始,两个校区再次分设独立办学,南院的理科师生、教学设施等整建制搬到北院集中办学,于1956年改称新乡师范学院;北院的文科整体调整到南院,改称开封师范学院。从此,南院、北院隔河相望,文理分工,被誉为河南省高等教育的“双子星”。

    经过一系列调整和发展,新乡师范学院壮大了理科优势,强化了以师范教育为主的办学特色,自立自强,艰苦创业,在全国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1985年,学校正式定名为河南师范大学,至今已经成为河南省一所数学、物理、化学、生物4个基础学科办学百年延绵不断的高校。

    建校以来,曹理卿、郝象吾、孙祥正、赵新吾、李俊甫、姚从工、魏明初、樊映川、杜孟模、孙作云、黄敦慈、许梦瀛、卢锦梭等著名学者先后在学校执教治学。在这段峥嵘岁月里,默默耕耘的先辈们奠定了河南师范大学发展历史的坚实基础。

    近年来,河南师范大学又涌现出王键吉、鲁公儒、徐存拴、郭宗明、常俊标等一大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推动学校发展壮大。

    传承学脉,赓续精神。百年办学历程中,经过一代代的沉淀积累、一次次的发展创新,逐步熔铸了“厚德博学 止于至善”的校训和“明德 正学 倡和 出新”的校风,积淀了“崇文明道 尚诚守德 抱朴求真”的师大精神。

    如今的河南师范大学,已从办学初始的不足600人,成长为一所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设有25个学院(部)、89个本科专业,各类学生7.5万余名的学校。学校在岗教职工2700余名,其中,高层次人才近百名,教育部门科技创新团队2个,国家教学团队2个,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1名。学校5门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获批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建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60多个,连续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4项、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4项。

    学校以校风淳、教风正、学风浓、教学水平高享誉省内外。2023届本科毕业生一本专业升学率超过35%,11个专业升学率超过50%;获批2022年国家教学成果奖4项,位居河南省高校前列。

    砥砺进取

    接续奋斗勇攀学科高峰

    建校以来,河南师范大学始终以服务国家需求为导向,坚持以学科内涵发展为主线,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基础,汇聚学术队伍,构建学科基地,不断提升学科建设整体水平。一代又一代师大人围绕科学发展主流方向不断传承创新,为学校学科建设的发展和完善打下了坚实基础。

    1932年,在美国获得化学博士学位的李俊甫,谢绝了导师的多次挽留,毅然返回祖国,历经辗转在新乡师范学院扎了根,建立溶液化学研究室。在他的悉心栽培下,学生卢锦梭接下了学校化学系建设的接力棒。

    20世纪50年代,卢锦梭与李俊甫教授一起编写了全国交流教材《物理化学》。在他的带领下,化学系获批物理化学、分析化学两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实现了学校硕士学位授权点的突破,随后又增加到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在全国都有较大的影响力。从教50多年,卢锦梭先后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了“物理化学”“结构化学”“量子化学”“化学热力学”“统计热力学”等课程,培养了大批优秀化学人才。

    1975年,王键吉从红旗渠精神的发源地河南林县(今林州市)来到学校化学系学习。之后,他考取研究生,师从卢锦梭,从此开启了孜孜以求的科研攀登之路。

    如何使溶液化学研究方向焕发青春,继续保持在该领域的优势地位?20世纪90年代后期,王键吉纵观国内外研究现状,敏锐地发现了一个和溶液化学密切相关但又崭新的研究领域——离子液体,随即率领团队面向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展开研究。王键吉教授承担的“功能化离子液体的制备与物性研究”项目相继获选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他的带领下,学校化学一级学科一步一个脚印走上新台阶。2006年,学校博士点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实现了几代师大人为之奋斗的共同梦想,树下了学校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近年来,河南师范大学以“双一流”创建和科技创新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引领,以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重大需求为导向,加快推进优势特色学科和特色骨干学科建设,在绿色化学介质与绿色合成、化学制药及产业化、动力电源及关键材料、黄淮水环境与污染防治、生物多样性与保育等领域研究取得新突破,培育产出了一批有较高学术影响、支撑产业发展的一流成果,一批学科或学科方向进入国内同类学科先进行列。

    2013年以来,学校共获得厅级以上奖励1890项,其中省部级以上奖励202项;先后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中国专利金奖、全国创新争先奖、教育部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河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河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重要科研奖励,奖励数量和层次不断提升。

    踵事增华

    不忘初心传承育人使命

    百年岁月风雨兼程,春华秋实薪火相承。河南师范大学秉持“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的育人理念,广大教师铭记教书育人使命,践行德术并重要求,争当塑造学生灵魂的“大先生”。老一辈人呕心沥血点燃的育人火种,在一代代师生的传承中越燃越旺。

    1954年北师大研究班,一位苏联教育专家正在讲解“世界教育史”,却只字未提中国教育史上的名人。一位中年人握紧了拳头暗暗发誓:我一定要把孔子的教育思想研究好。这个人,就是许梦瀛。1956年,许梦瀛带上家小奔赴刚成立不久的新乡师范学院,这一来就是几十载春秋的奉献。

    许梦瀛致力于中国教育史研究,著有《孔子教育思想初探》,用马列主义唯物史观研究孔子教育思想,译有《教育与实验主义哲学》等,讲授过“教育社会学”“西洋教育史”“教育概论”等课程。他非常推崇孔子的启发诱导教学法,并创新性地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凡有人请教他,他都会对其所提问题进行认真而翔实的讲解,自己记不准的绝对不讲,总要在查对资料、核准之后再讲,讲到请教者弄懂弄通为止。

    许梦瀛辛勤耕耘五十余载,他所在的教研室,工作量让许多年轻人都望尘莫及,他却任劳任怨以苦为乐:“作为一名教师不能脱离教学第一线,教书虽累,但也是一种乐趣。”这一生,许梦瀛将“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作为矢志不渝的信仰,用自己的生命扛起学术研究、教书育人的使命。

    好老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认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1982年,陈广文考入河南师范大学,后以优异的成绩留校任教。为改变我国涡虫研究的落后和被动局面,陈广文潜心求教于国内涡虫研究专家刘德增先生,并决定放弃已取得初步成果的害虫生物防治方面的研究课题,致力于我国涡虫研究事业并使其逐步发展壮大。

    不同于一般动物的生存环境,淡水涡虫大多生活在海拔较高、人迹罕至的泉水、溪流源头,这些地方往往交通不便、物资匮乏。陈广文带领研究团队迎难而上,三十年如一日跋山涉水、不畏艰难。“我们在野外采集,一天的伙食可能就只有馒头、咸菜加凉开水。”提到如此艰苦的生活条件,陈广文显得十分淡然。陈广文为了涡虫研究事业倾注半生心血,团队规模也由最初的3人发展到30多人,团队成员主持和完成淡水涡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项,其中面上项目9项,发现和命名了一批淡水涡虫新物种,极大地丰富了我国淡水涡虫资源库。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