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个时间”不可小视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09-2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视觉中国 供图

    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因此一直备受全社会关注。当下,一些中小学生面临的心理困扰和危机,对他们自身的成长及家庭都带来了很大的不良影响。学校、家庭、社会也采取了多种措施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结合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对他们的健康成长而言,有“三个时间”的保障特别重要,一是睡眠时间,二是劳动和运动时间,三是休闲时间。

    睡眠时间:保障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基本需要

    充足、高质量的睡眠是保障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基本条件,这一点需要引起学校、教师尤其是家长的高度重视。但在生活中,仍然会出现不重视孩子睡眠的情况,尤其是当学习任务和睡眠时间发生冲突时,很多家庭可能会选择牺牲孩子的睡眠时间。

    中小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睡眠不足,违背了人的自然生长规律,必然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损害。为促进下一代身心健康发展,教育部在2021年就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高中生应达到8小时,强调学校、家庭及有关方面应共同努力,确保中小学生充足的睡眠时间。

    因为孩子的睡眠和休息时间主要在家庭中,家长对孩子的睡眠问题应引起充分重视。一是家长首先要在认知上重视孩子的睡眠。如果睡眠时间不足,孩子可能会出现萎靡不振、记忆力下降或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一方面容易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另一方面更深层的影响是对孩子身心带来损伤,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头痛、神经衰弱甚至抑郁等严重后果。已经有研究证明,睡眠不足是导致现在的中小学生出现心理疾病甚或精神疾病的重要诱因。另外,睡眠不足对人的生理系统带来的冲击也是不争的事实,比如导致青少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进而影响身高。

    二是在日常生活中,家长需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睡眠规律,提醒孩子按时作息,养成良好的生活和睡眠习惯。如果发现孩子的睡眠规律出现异常,就要引起一定关注,并及时与孩子沟通,帮助孩子调整学习或生活节奏,保证孩子有合理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睡眠质量。

    三是当孩子因为学习任务不能及时完成而严重影响睡眠时,家长要注意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情况。如果是因为孩子时间观念不强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就要在实际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比如多长时间用来完成作业、多长时间用来休息或娱乐、几点要上床睡觉等。如果孩子总是因为缺乏时间观念而导致作业拖延以致影响睡眠,家长不妨让孩子学会自己承担后果,即使作业没完成也要按事先规定好的时间按时睡觉。孩子可以自己选择第二天早起一点儿完成没做完的作业,或是到学校后自己向老师如实相告虚心接受批评,这样也能帮助孩子吸取教训,树立更强的时间观念。如果孩子是因为学习能力不足或作业太多导致完成作业时间太长,以致影响正常睡眠,家长就要和老师沟通,一起分析讨论,如何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效率,如何更合理地布置作业,同时也让老师看到家长对孩子睡眠与身心健康的关注和重视。

    劳动和运动时间:促进中小学生健全发展的两大法宝

    劳动和运动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无疑是宝贵的。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说:“医治一切病痛最好的最宝贵的药品,就是劳动。”劳动让人强身健体、正气充盈、精力旺盛,同时促进大脑思考、提升人的灵敏度和感受力。劳动也是一种宝贵的生活体验,孩子可以在劳动中掌握生活技能,培养责任感,劳动带来的成就感和掌控感还可以提升人的自信心。

    2022年,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版的课程标准也是旨在解决当前义务教育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学生需要在真实的劳动过程中完成对劳动价值的体认、劳动观念的培养和劳动品质的塑造。家庭在劳动教育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因为孩子的生活内容大部分在家庭中完成,劳动教育是生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现实中,不少家长并没有认识到劳动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或是担心劳动时间挤占了孩子的学习时间,不让孩子参与一点儿家务劳动,久而久之让孩子变得“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事实证明,这样的孩子大多并不快乐,因为家长剥夺了他们动手动脑、体验生活的机会,长大后等他们进入社会或是进入婚姻后,也更容易产生问题。而在家中经常干家务或从小有劳动习惯的孩子,大多有更强的解决问题能力和适应环境能力,也有更强的责任心。

    运动对人身心健康的作用更是毋庸置疑的。运动除了让人身体强健、精力充沛,还可以有效缓解和释放压力,防止和减轻沮丧、抑郁等不良情绪。尤其是对处于生长发育期的精力旺盛的中小学生来说,适当的运动是保障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必需品。有的学校为了减少安全问题的发生,要求低年龄段的孩子下课后也不能去户外自由运动和玩耍,有的中学挤占学生的体育课时间,这些都是不尊重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表现,时间长了肯定会对学生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中小学校应该切实保障“三课两操两活动”的时间,同时积极开发丰富的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运动项目,让学生能结合自身兴趣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或社团活动,最好能定期举行大型运动会或小型趣味运动会,并鼓励学生人人参与。家庭中,父母也应重视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创设良好的家庭体育氛围,父母尽量以身作则,带领孩子一起多运动,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增进家人之间的感情。

    休闲时间:提升中小学生幸福感的成长必需品

    “休闲时间”指学生在学习后的休息和玩耍时间,或者自由活动时间。现在无论在学校还是家庭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因为升学压力把学生的学习时间安排过紧,剥夺其休闲时间的情况。一些学生几乎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不是在学习就是在去学习的路上”。由于学习压力过大或者家长的期望值过高,一些学生也很少主动放松心情,长期紧绷的状态很容易导致孩子的身心出现问题。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茶杯要有空位才能够盛水,学生要有闲暇才能够学习”。适当的娱乐和休闲,能够放松心情、调节情绪,这对于中小学生是必要的一种调节身心的方式,也是能帮助他们感受生活美好、提升幸福感的重要途径。

    家长需要结合时代环境的变化,改变和提升教育理念,看到现在孩子的成长环境和成长方式都在发生变化。现在的中小学生因为在学业上受到的关注更多,在心理上也承受更大的压力,他们在学校从早到晚地上课、学习、考试,如果回到家以后还没有一点儿喘息的机会和自由的时间,那就真的和一个学习机器没有太大区别。因此,家长要明白劳逸结合的重要性,保证孩子有一定的休闲时间,这样只会对他的学习效率和身心健康有益无害。

    家庭和学校如果能携手共育,保障以上“三个时间”的顺利实施,对中小学生进行科学引导和管理,相信学生患心理疾病的概率会大大降低,也必然能培养出更多身心健康、积极阳光的孩子。

    (作者系西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公益广告     下一篇:育人共同体优化学生成长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