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一线需求 送教毛南山乡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09-2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康翠萍作报告。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课程指导中心主任李俊鹏作报告。本报记者 徐越 摄

    江似青罗,山如碧玉,9月的广西环江依然满目葱茏。毛南族人民世代聚居于此,发展出了毛南傩面、毛南石雕等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虽然地处偏僻,但毛南族自古便有尊师重教的传统,百姓以送子弟入学为荣。

    在习近平总书记对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作出重要指示3周年之际,刊社“助力乡村振兴送教行”公益活动团队来到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根据当地教育局向一线教师发放问卷收集到的“德育和心理教育”“课堂教学模式”两方面培训需求,送教专家围绕“促进中小学生品德和心理健康的路径”“核心素养导向下的物理单元教学设计”话题,与当地教育工作者们进行交流分享。环江县中小学教师、管理人员等237人在现场参加活动。

    “2019年、2020年‘宣讲行送教行’活动曾两次走进我区,这一深情厚谊让我们十分感动。”启动仪式上,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总督学黄华吉表达了对刊社关心、支持广西教育事业发展的感谢。黄华吉将这次活动比作给环江县教育送来的一道“精神大餐”,要求在场的教育工作者们珍惜这次学习机会,认真聆听专家报告,将学到的先进教学理念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去,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

    用爱浇灌,助推精神成长

    “儿童青少年出现的抑郁焦虑很多就像假性近视,如果按真性近视去治疗,就成真近视了。”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康翠萍根据自己多年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提出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应当与成人心理疾病区别对待,更适合采用教育模式,而非医学模式去解决。

    康翠萍强调,虽然青少年心理问题日益多发,但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必须加以区分,绝不能贸然给孩子贴上心理疾病的标签。一旦孩子被确诊为心理疾病,他就会认为自己是一个病人,更不利于他们恢复健康,增强心理弹性。

    通过分享真实案例,康翠萍说明了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往往有明确来源,如学习成绩落后、人际交往受挫。她建议教师和家长从孩子们面临的现实困境出发,引导他们克服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从而使心理问题得到疏解。

    康翠萍对当代乡村儿童青少年安全感缺失、情感淡漠、厌学情绪严重等心理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归纳,认为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家庭情感忽视、应试教育、崇尚物质的社会环境等。她指出,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教师必须看到学生的情感需求,回应学生对教师的期待。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康翠萍总结出了符合青少年成长发展特点的心理需求层次模型,其中爱和安全感占据着最重要的底层位置。“对学生来讲,教师认可他们、接纳他们、包容他们,其实也是重要的爱的来源。”康翠萍提出,父母的爱虽然不可替代,但教师作为学生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同样可以给予他们关爱,满足他们对安全感的需要。而更高层次的愉悦感、归属感、掌控感、成就感需求,同样可以通过学校系统的优化和教学模式的改进得到满足。

    “我们在工作中对学生的一些心理问题其实有所感知,但缺少理论上的认识,今天康老师的分享让我们知道了学生们的问题是出于什么原因、属于什么范畴。”环江县第七小学语文教师韦梅芳说。

    大量阅读,滋养内心世界

    “孩子如果愿意读书,能读好书,从书中吸收精神的养分,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会小很多。”谈到满足青少年心理需求、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具体路径,康翠萍首先推荐了阅读。

    她提出,学生爱上阅读的前提是有能力读。“阅读就像开车,先跟教练学会拐弯、刹车等分技能,之后在教练陪同下开一段时间,自己才能独立上路。”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教师应该多花一些时间,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

    具备阅读能力的同时,充足的阅读时间也必不可少。“拿到驾照以后,还要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如果天天开车,水平就会提高得很快。”康翠萍建议教师在四年级之后逐渐淡出,把阅读时间更多地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自主阅读中逐渐提升阅读能力。

    康翠萍认为阅读自主权是影响学生阅读兴趣的另一关键,学生能自主选择喜欢的书才会真正爱上读书。“孩子应该有读漫画书的阶段。”她提出,即使家长和教师不太认可漫画书的作用,但它其实可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发挥过渡作用,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逐渐爱上阅读。强制要求学生阅读他们不感兴趣、不符合其能力水平的书,既不能提升阅读能力,还可能伤害他们的读书热情。

    康翠萍提醒教师们,读后感、思维导图等作业形式看似可以促进学生阅读,实则挤占了大量阅读时间,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作用有限。

    “康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场及时雨,帮我找到了一个新的方向,我认为她说的阅读促进心理健康,是我们现有条件下可操作性强、可行性高、代价小的一条路径。”环江县教育局总督学王玉桥说。

    更新理念,理解核心素养

    “机考是知识,停车是技能,路考考察应变能力,通过了还不算具备素养。安全驾驶、尊重生命等驾驶素养最终要通过个人的反思和感悟形成。”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课程指导中心主任李俊鹏引用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漷构建的模型,用学开车打比方,解释了核心素养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内涵。

    通过简要介绍我国教育教学改革脉络,李俊鹏对课程育人目标从知识本位到核心素养导向的转变进行了说明。具体到高中物理学科,李俊鹏总结了核心素养的4个方面,分别为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各个方面彼此关联,层层递进。而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考察,核心是基于特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调动结构化的知识和可迁移的认识方式来解决陌生复杂的问题。

    “学生解题时,最先考虑的往往不是思路方法,而是这道题和自己做过的哪道题相像,回忆原来是怎么做的。”李俊鹏提出,学生使用这种“同化”的思路解题情有可原,但与核心素养的要求还有差距。在如今的高考中,可以照搬解题套路的题目少之又少,更多要求学生通过灵活提取、转化信息进行建模,实现知识的迁移运用。

    “物理教学首先要转变观念,把抽象知识讲解转化为解决具有一定综合性、复杂性问题的教学。”李俊鹏认为,在物理学基本知识与方法不作改变的前提下,物理教学需要搭建情景化、任务化、社会化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科学态度与责任,形成必备品格和观念。

    “李俊鹏主任的报告让我们对教学改革中的核心素养有了更深的认识,有助于教师们解决实际教学中的问题。我们将引导本县教师把这样的教学理念传递、运用到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去,提升教学质量。”环江教育局教师工作股股长林文强说。

    优化教学,实现育人目标

    基于教学实践和教研经验,李俊鹏提出,深度学习理论和单元教学设计是将基本知识方法转化为待解决问题的两种可操作路径,二者可以实现有机统一。深度学习具有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引领性学习主题、挑战性学习任务、持续性学习评价、开放性学习环境、反思性教学改进等六大要素,强调学生立场,关注学习的真正发生,对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均提出要求。

    “单元教学设计就像拿着餐盘在自助餐厅里转一圈了解菜品后,再按照自己喜欢的口味和营养结构进行搭配。”李俊鹏简明地阐述了单元教学设计的特点。单元教学设计用系统论的方法对教材中“具有某种内在关联性”的内容进行分析、重组、整合,并形成相对完整的教学单元,使“大任务”“大问题”的教学成为可能,有利于系统规划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李俊鹏通过解读《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单元教学案例设计,对单元教学设计各环节的要素进行了展示。该案例将行星运动规律、万有引力定律、我国航天技术发展、牛顿经典力学的局限性等内容相互整合,构建起从知识到应用、从经典理论到尖端科技环环相扣的课程结构,突出了教学问题的情境化,在探究物理学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本质,揭示了人类对自然的无止境探索,并强化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李老师讲的先弄懂课标,再研究教材,同时还要关注学生,把各种资源进一步整合,这样的一种教学设计方法让我很有收获,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尝试进行实践。”环江思源实验学校中学部教师梁琳说。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