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不“讲”师德的校园里 是如何升腾起善良和努力的?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8-06-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编者按:2018年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的先后出台,振奋了全国教育人。

而学校,能做的是什么?

5月24日,沪浙皖苏四省市教育报刊总社(教育宣传中心)共同开启了《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长三角》的发现之旅。那么来看看,在长三角地区,哪些学校的教师们正享受着别样的风景?

□ 黄莉萍

当校长10多年,俞正强从来“不敢”同教师们谈师德。

他的原因有二:一是当前师德被“过分高尚”,偏离了大多数人的追求;二是师德培养的教育功能被过分强调了。

“老师们在潜意识里拒绝任何关于师德为主题的活动,也没有一位老师会认为自己的师德不好。”但俞正强同时更认为,良好的师德,可以改善教师的职业倦怠;可以改善教师为求分数不择手段的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可以让教师心甘情愿为学生的发展而付出。

于是,一场有“预谋”的、“秘而不宣”的师德建设“大戏”就这样演绎了10余年。

校 长

多年前,一位学生对俞正强说:“老师,我在家里经常说你好。爸爸就问我‘你说说你们老师有什么感人事迹?我们给他写篇通讯,在报纸上发表一下。’我想了一个晚上,真的想不出您好在哪里。”

俞正强呆了一下:“我难道就没有好的地方吗?”

“您有过带病上课、晕倒在讲台上吗?您有备课到深夜吗?您有雨夜打伞送我们回家吗?”

……

这个经历,应该深深地刻在了俞正强的心中。因为它直接引发了俞正强当管理者后不断在思索的一个问题:“如何还师德以本来面目,并让老师们不再回避它?”

“要让老师们相信:老师当得好的,身体一定好;把别人的孩子教好了,自己的孩子一定会好!”从金华市站前小学、环城小学到金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俞正强自称走到哪“洗脑”到哪。

他的“洗脑”,全都是妥帖的“暖宝宝”:“我们要在退休回家时有个好身体”,羽毛球俱乐部、瑜伽俱乐部、户外俱乐部、太极拳俱乐部、书画俱乐部等体育俱乐部建设到第5年时,教师因病请假率为零;“我们的成长能带动自己孩子的成长”,一个个优秀教师子女成才的喜报,育儿故事的分享,让教师外出教研学习活动的自主申报数飞速上升,即便费用教师、学校三七开。

“把书教好,自己身体好,孩子也优秀,教师就会心甘情愿地去当教育人。”然而,什么是教育人,教育人又该如何育人?“教育人的育人目标是立德树人。立什么德,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所涵盖的内容。”而这24个字,在俞正强看来,是善良和努力两种品质放在不同的情境中的不同体现。

要想让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教师自己就要成为这样的人。而要让教师们拥有善良和努力的品质,俞正强认为,校长不能当“官人”“商人”和“混人”,“应和老师们一样,都是教育人”。

他所在的校园里,从此无推门听课、无探头、无签到……“绝对地相信老师,不想办法去管。信任,会给教师带来安全感。”

但学校会有维护学生权益的5条红线、10条黄线。“踩红线,年终绩效奖全无;踩黄线,踩一条从年终绩效奖中扣500元,直至扣光。”俞正强介绍,学校会每两年调整一次红、黄线,“做好底线管理,老师就会有羞耻感”。

师德建设,就是要发现教师的好。俞正强不光自己每天在校园里“转悠”发现,更发动全校教师们去发现。“师德,应该道德化,不能金钱化,否则缺乏师德的人会心安理得。点赞,能给教师成就感。”

教 师

俞正强从不亲自给教师点赞。“没得到校长表扬的老师会有不努力的借口;而得到表扬的容易视‘表扬’为自己努力收获的奖励。”俞正强认为这是“商人”型校长与教师之间的“交易”。

“要让教师为自身专业成长和精神世界的富足而努力。”

每周一次的教师例会,同样不签到,但会场交给了每一位教师。俞正强称之为“我们一起来开心”的会议。“我要说声谢谢你”“拼班感恩奖”“我们的好老师”“师徒结对话感恩”“说说进步的人和事”“说说我的进步”……一个个发现同事美好、发现自己美好的“开心会”像驶向春天的列车。慢慢地,携手同行者越来越多。

在俞正强眼中,师德更应是在一个道德被崇尚的环境中激发起来的。

教师们在平时的工作、学习、交流中,经常会有一些感言、感慨或认识,俞正强都会用心记录下来。记得多了,就有了想法,将这些精彩的只言片语配上教师的工作照片,轮流展示在学校大门口和校园中。“一段时间里,这几位教师就是我们的师德代言人,这样的激励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而教师“开心会”中分享的那些美好,更是专门编制成为学校的“好教师行动指南”。“如果,每一位教师都将自己的优点发挥出来,学校就将是孩子们的乐园。”

从教师自主“说说进步的人和事”,到被表扬的教师上台“说说我的进步”,“观众”陈安娜渐渐激起了参与其中的热情。在这个“为进步加油”系列活动的第三部分,她参与了“我看老师的进步”的分析研究。她在自己的研究报告《校园文化是教师进步的摇篮——我校教师不断进步原因浅析》中写道,为美好喝彩、为进步加油,是一个教师的互育过程,也是一个团队的娱乐、互相温暖的过程。

“整个过程,没有人在说师德,却无不为师德弥漫着。”

学 生

“想要教师怎样对学生,管理者就应该怎样对教师。”

每年秋天一年级新生入校时,学生们的眼中几乎个个闪烁着自信和希望。但一年、两年过去,越来越多学生的眼神会渐渐暗淡下来。“我们老师没有教过孩子怎么扫地,怎么走路,怎么吃饭,却要求孩子们全都要做好;我们的孩子不管有多努力,但因为有比例限制,三好学生总是那么几位……”站在学生的角度,俞正强忽然发现这样的教育是不善良的。

“我们要让孩子发现,他们的努力是有用的,他们的成长与自己有关,与他人无关。”于是,他倡导教师们从立德树人的要求去育人,倡导从教会学生扫地、节俭、运动等的“十能”入手,“每天只要做到从‘十能’引出的细则就能成为当日优秀学生,得到大家的鼓励。”俞正强认为,一个月、一学期都能做好的,就都应该是三好学生。

从以往简单地按成绩的前百分之多少“计算”出三好学生,到如今每天按照“十能”细则帮助学生一项项为自己打分,工作量的差异可想而知。

“当我们发现原来的三好学生评价方式忽略了那么多想努力的孩子,就不由自主地跟着‘十能’开始行动起来。”班主任田丽娟所带的三(2)班是金师附小首批申请行动的12个班之一。家长们的“激烈反应”让她第一次深深地感受到了作为育人者的意义。

“‘十能’评价体系点燃了孩子成长的熊熊烈火!”正如家长们所欢呼的,三(2)班学生们的劲总是鼓着的。“孩子都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自己想要的成果。”在最近金华市婺城区的学业质量检测中,田丽娟所带的已是四(2)班的学生,优秀率达到了100%。“孩子快乐地学习,学会尊重、学会感恩、学会分享,还乐于助人,充满阳光与朝气!”

从一开始的12个班级,到如今的21个班级参与,俞正强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做任何尝试或改革,都要源于教师的心,只要他们知道这样对学生好,就会慢慢参与进来。”俞正强认为,善良而努力的教师们,都会“于心不忍”。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