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教学创意活动的设计与实践
□宁海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实验校区 苏海未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课程资源部分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要“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小学品德课程需要活动,但不是忙乱无效、平淡无奇的活动,而是能触动学生心灵的创意活动。创意活动的设计与实践,讲究目标的创意整合,讲究内容的创意构想,讲究方式的多样组合,讲究过程的创意互动。
一、讲究目标的创意整合
教学目标是对教学方向所作的具体说明,是对教学结束后学习者的预期行为所作的具体描述,远离了教学目标的课堂活动设计是无效的。
1.活动的三维目标与核心素养目标的创意整合
品德教学重视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过程与方法和知识与技能的三维目标的培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6个素养和18个基本点所确定的内容,正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育人目标。品德教学创意活动的设计重视将两者进行创意整合,从三维目标出发,指向核心素养,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主要方向。
2.活动的过程目标与课程目标的创意整合
课程目标是课程所赋予的需要学生达成的目标,是宏观的大方向。教学目标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片段,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创意活动”的设计就要将这两大活动进行创意整合,以细致有效的过程目标来达成课程目标。
3.课内活动目标和课外活动目标的创意整合
课内活动,引进社会元素;课外活动,还原真实生活。学生的业余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隐性的道德学习元素,让学生真实走进生活,在课内外相辅相成的活动中达成目标。
二、讲究内容的创意构想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它是多样的、开放的,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儿童“做中学”来实现。因此,创意活动设计是否有效便成为品德教学成败的关键。
1.从真切的体验中感受活动的创意
品德的形成源于学生对生活的认知、体验和感悟。学生对生活体验得越充分,感悟就越到位、越深刻。因此,创意活动的设计应注意对生活的真切体验。例如在《寸金难买寸光阴》一课中,安排学生运用撕纸活动去体会时间的一去不复返,感受寸金难买寸光阴。
2.从情感突破中顿悟活动的创意
依据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品德教学活动提出的要求只有落在“最近发展区”内,才能有效地推动学生的个体发展。例如,在“按时回家”这一活动板块中,安排孩子们进行换位体验,请小朋友们当妈妈,播放时针走动的声音,想象当孩子在外边玩耍的时候,妈妈却在家里等待时的急切和担心。
3.从行动的践行中深化活动的创意
“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这颗种子就来源于生活,从行动的践行中深化活动的创意,才能真正提高品德教育的效率。
三、讲究方式的百变多样
小学品德教学重视活动方式丰富多彩,创意活动的设计更注重活动方式的百变多样。
1.现场调查
调查活动中,指导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归纳并在组内、班内相互交流。调查活动适用于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熟悉环境、了解学校及周围的发展变化、革命传统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情境模拟
“情境模拟”是指学生在教师设置的活动情境中去体验现实的社会生活,学生通过身临其境来获得对学习内容的真实感受,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3.角色扮演
在品德教学中,角色扮演是一种深受学生喜欢的活动形式,它的创新性在于根据场景和扮演者的不同,会有不同的教学效果。
4.参观访问
充分利用各种校外教育资源,让学生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学习、实践,以增长知识,扩展兴趣,发展实践能力。如参观烈士陵园、博物馆、科技馆以及各种公共设施等。
四、讲究过程的创意互动
小学品德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践并不是互相孤立的,而是有机地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
1.师生互动使活动过程更加和谐有效
师生互动是师生间零距离交流,共同学习、探索,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取知识的过程。它使课堂教学显得更加宽松、民主、和谐,使教学活动更加有效。在课堂活动处理中,教师参与其中至关重要,教师身份定位了活动的参与者、支持者与引导者,重点在于师生之间的互动。
2.生生互动使活动过程更加生动有效
品德教学活动中,除了关注师生互动之外,还要关注生生互动的动态生成。苏霍姆林斯基说:“人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让儿童在多向的交往互动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其教学效果远远胜于教师的灌输。
3.活动延连使活动过程更加踏实有效
品德课程情感目标的达成是需要累积的。帮助学生养成将学校的学习活动与生活实践相联系的习惯,尝试将学习成果运用于生活实践,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应当成为品德课程的追求。
创意活动的设计与实践,还应讲究评价的创意多元。创意活动的设计与实践考验教师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力。在新课改精神的引领下,我们的品德教学不但要追求其实效性,更要不断改变其课堂形态和创造思维。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