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语文课堂教学节奏初探 ——以《桥之美》课堂教学实践为例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8-08-2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杭州闻涛中学 叶玲玲

课堂教学是一种动态过程。郭沫若曾说:“做艺术家的人就要在一切死的东西里面看出生命来,一切平板的东西里面看出节奏来。”课堂教学也是一门有节奏的艺术。如何把握课堂教学节奏,使之张弛有度、起伏和谐,本文将以《桥之美》课堂教学实践为例,寻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一、合理处理“取”与“舍”的关系,力求课堂教学内容有选择

“教什么”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首要问题,落实到具体篇目的教学中。

《桥之美》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作者是画家吴冠中。有别于本单元其他的说明文,本文充分运用描写、抒情等方式,极具文学表现力和感染力,融合了画家充沛的感情和独特的审美观。

比如,第四段中,吴冠中写到水天一色背景下的长桥。他先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单纯明亮的背景,“湖水苍茫,水天一色”,构成了一个广阔无垠的面。就在这时,一座长桥“突然”出现于画面中,一条线似乎卧龙一般,遨游在苍茫天地间。那是一种力与美的融合,是一种历史与现实的交织。

又比如,文本中多次出现一个字“寻”。

第二段:“美术工作者大都喜欢桥,我每到一地总要寻桥。”

第五段:“他们寻桥,仿佛孩子们寻找热闹。”

第七段:“摄影师和画家继续在探寻桥之美。”

这不是巧合,而是画家言由心生的自然表达。第四段中那么优美、灵动的语言何以呈现在读者面前,就源自画家的“寻”。“寻”不是偶尔地随心所欲找寻,而是用心不断地探寻,甚至是倾其一生。它不仅让我们感受到画家领略到的独特的桥之美,更让我们领悟到画家对待美的那份执着到近乎顽固的心。

《桥之美》的文本特质要求其教学异于一般的说明文,我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对文本的说明性特点避而不谈,转而在独特的语言、作者充沛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观上面进行深入解读,引导学生领会画家对生活的热忱态度和对美的执着追求,进而引发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美,做个生活的有心人。

试想,若在教学内容选择上,教师被单元提示牢牢限制,不分青红皂白,千篇一律以一般教法对待特殊文本,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浪费。只有正确把握文本特质和学生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取舍,才能形成较为和谐的课堂教学节奏。

二、合理把握“松”与“紧”的节奏,力求课堂教学环节完整

合理的课堂教学环节设计是落实课堂教学内容、突破教学重难点的重要纽带,能够有效地推进课堂进度。

针对《桥之美》的文本特质和初二学生的特点,我将“品味语言,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和审美观”及“学习本文鉴赏美的方法”作为重点和难点。教学环节简单呈现如下:新课导入→整体感知,寻找美因→细品语言,美学探析→审美练笔,学以致用→阅读推荐,增长新知。

当然,每个环节并不均等,以突破教学重点、难点的“细品语言,美学探析”环节为重,我引领学生重点品读第四至六段文本语言,结合对吴冠中的介绍,抓住桥与环境构成的不同美感。

本着“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时间和话语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说心里话,大胆地发现和质疑。思维碰撞之时,往往正是轻松、睿智的课堂乐章奏响之时。

三、合理把握“常”与“变”的节奏,力求课堂教学方法得当

语文课堂教学方法五花八门,其效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是,如何做到使知识活起来,如何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接受,课堂教学方法的合理选择、灵活多变尤为重要。

以朗读法为例,教师通常在课堂上采用全班齐读方式为主,如果改变一下,可能会事半功倍。在教学《桥之美》过程中,我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采用自由高声朗读法、小组合作朗读法、个读法、比读法等,尽量避免产生重复的感觉。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朗读中与文本交流,在合作中与同伴交流,在讲演中与教师交流,在乐读中享受,在享受中收获。

又如,在“细品语言,美学探析”这一重要环节,为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画家吴冠中的美学追求,我首先采用品读法,引导学生理解三句关于“寻”的文字;然后,我又采用援引法,引用吴冠中的一句话“人生只能有一次选择,我支持向自己认定的方向摸索,遇歧途也不大哭而归,错到底,作为前车之鉴”来给学生加深印象。通过这两种方法的引导,学生自然会形成一种共识:这位执着到近乎顽固的画家,如他在文字中传递的信念,固守着他的绘画之路,探寻着生活之美。

四、合理把握“缓”与“疾”的节奏,力求课堂教学语言和谐

在课堂上,教学语言充分展示着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对作者的“同情”、对学生的引领,以及教师自己的情感,进而直接影响并激发学生的情感。因此,课堂教学语言的节奏把握,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促成有效教学。

例如,《桥之美》中有这么一段话:

“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

不难发现,画家吴冠中用极其细腻的笔触,将刚劲的“石桥”融进用“细柳”“飘丝”“游丝”“晓风残月”等词语构筑而成的柔美环境中,向我们展现刚柔相济之美。在描绘中,画家倾注了自己的美好情感,“销魂”二字即是明证。鉴于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品读这部分文字时,就应该充分把握文句的语言特点,放缓节奏,采用较为柔美、轻缓的语调和肢体语言。

教学语言的节奏把握还能起到调控课堂教学进程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上既可以有高亢激情的赞扬,也可以有轻声细语的推动,如何做到声情并茂、相得益彰,在紧张而有序的课堂中把握轻重缓急,考验着语文教师的真功夫。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