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教育:顺天性 立德性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10-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说点儿悄悄话 幼儿园供图 陶罐彩绘 幼儿园供图 观察小蜗牛 幼儿园供图

    “你们还记不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样子?那时你们还是小班孩子,总是哭哭啼啼的。现在你们要升中班了,马上要照顾新来的弟弟妹妹了,你们会怎么做呢?”

    “带他们玩小车。”

    “带他们玩球。”

    “那他们一定会很开心的!我相信,你们一定会像我爱你们一样,爱护弟弟妹妹的!”

    今年6月,青岛西海岸新区第一幼儿园(以下简称“一幼”)即将毕业的大(2)班孩子毕瑞泽,带着即将升中班的刘禹萱和张俊喆,观看了他们刚入园时的视频片段,并嘱咐他们要担起照顾新入园小班孩子的责任。

    这是一幼的“家庭日”活动。在一幼,从入园开始,小、中、大班孩子都要3人结对,组成“家庭”,3年里相互陪伴,共同活动,一起成长。

    孩子们在无数个类似“家庭日”的活动中,既保持了天性,又发展了社会性。而这正是一幼25年来对“绿色教育”终极目标——实现顺天性与立德性统一的追求。

    课程既要顺天性,更要立德性

    一个孩子带了两只垂耳兔来到一幼,孩子们都很喜欢。与兔子互动时,孩子们萌生了为兔子“盖房子”的念头。一组孩子想用砖头给兔子搭建“三室一厅”,另一组想用一只大木箱给兔子搭建一座“别墅”。教师顺应孩子们的兴趣,支持他们的探索,最终生成了“兔子的房子”主题活动。

    在一幼,像这样基于孩子兴趣与需求生成的活动,多得数不过来。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一幼教师就发现,在自主状态下,孩子们会有许多主动探究行为,比如观察螳螂产卵、发现木耳生长……

    教师敏锐地意识到,这才是对幼儿生命本质的尊重。基于此,1998年,一幼提出了“绿色教育”的理念。教师还从庄子思想中找到了“天放”的说法,它很好地概括了顺应幼儿天性、尊重教育规律这一“绿色教育”的核心理念。

    自此,一幼开始致力于打造一个顺应孩子天性的自由乐园。一方面,一幼将大自然的生机引入幼儿园,户外场地去硬化、去平面、去单一,材料可移动、可组合;另一方面,把孩子如种子般撒向自然,开展一系列亲近自然的活动。同时,生成一系列以孩子兴趣发展为导向的小组项目课程和个别化课程。

    但在顺应幼儿天性的同时,一幼也一直在叩问,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他们意识到,已有的探索,更多是对教育手段的追求,而教育还应有更深层次的价值追寻。最终,一幼又从国学大师钱穆那里找到了“尽性成德”的思想。它与庄子的“天放”之说融合,“自然天放,尽性成德”的绿色教育精髓呼之欲出:在顺应幼儿天性的同时,让他们在群体中和谐共处,实现社会性发展。至此,绿色教育内涵更加辩证丰富,更准确地体现了幼儿成长的应有路径。

    基于此,一幼以“文化渗透”为线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植入绿色课程,解决了顺应天性与立德树人割裂的问题。

    比如,结合幼儿年龄特点,一幼在小班阶段预设了“尝一尝真好吃”“小汽车嘀嘀嘀”等主题活动,让幼儿了解中国传统美食、文明交规等;中班阶段预设了“凤凰岛是我家”“海洋世界真奇妙”等主题活动,让幼儿了解家乡,了解海洋文化等;大班预设了“我是中国人”“劳动真光荣”等主题活动,让幼儿萌生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的情感

    以“我是中国人”活动为例,一幼教师带着孩子们了解中国喜庆民俗、民间艺术,并将书法家、剪纸传承人、京剧大家等请进幼儿园,同时开展民族大联欢活动。

    在一系列富有文化味的活动中,孩子们了解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了民族情怀,变得尚自然、慧生活、有爱心。同时,在不断探索的基础上,包含基础性课程、选择性课程和个别化课程的“绿色课程”,也从一幼的土地上一点点“长”了出来。

    “玩活动”,在沉浸式体验中多元发展

    今年春季刚开学,一幼石油大学分园中(1)班周彤彤、赵春苗、曲育娇三位教师,就已选定了这学期各自要负责的课程主题。一学期中,她们将按照“收集主题实施资料—设计主题实施方案—集体研讨审议—确定最优方案”的步骤实施课程,让孩子们在活动中玩得开心、玩得有意义。

    经过多年探索,一幼于2000年建立了自己的园本课程。但园长邵瑜发现,按既定思路实施一段时间后,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热情下降,课程实施成了从文本方案到实践活动的简单复制,缺少创造性再建构。 

    “在没有与孩子们一起穿越一个个鲜活的课程故事前,课程并不真正属于自己。”邵瑜坚信这一点。基于此,一幼提出了“玩活动”的课程再建构理念,试图在课程实施中突出幼儿与教师共同的经验和体验。

    为玩转活动,一幼尝试实施主题项目管理,即以每个主题为项目单元,教师根据各自兴趣与特长,成为某个主题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要在原有基础上对主题进行改造、完善,形成新的主题实施方案。

    以“六一”活动周为例,一幼原有的课程方案设计了相应的活动板块,如美食日、科学日、玩水日……但在“玩活动”理念指引下,主题项目负责教师要结合每一届孩子的兴趣与需求,重新建构主题实施方案。比如,去年的“六一”活动周,一幼让孩子们自主讨论想玩什么,并最终统计、投票、论证,确定了科学嘉年华、欢乐水世界、玩转色彩、童话世界、健康美食5个主题。今年,根据孩子们的意愿,“六一”活动周又增设了水枪大战、帐篷奇遇、国风日等活动。

    在课程实施中,教师希望孩子们沉浸式地体验活动,自然而然地收获经验,获得全方位发展。比如,在“科学嘉年华”活动中,大班孩子带着中班、小班的弟弟妹妹根据路线图进行闯关游戏,孩子们的阅读能力、规则意识、合作能力、责任感都得到了极大发展。又如,在“民族大联欢”活动中,班级中每个孩子都会穿一个民族的服装,教师带着孩子们做与每个民族相关的游戏,每天的午餐都体现某个民族的特色……在这种持续、深度的体验活动中,孩子们潜移默化地了解了不同民族的服装、风俗、饮食等,也慢慢萌发了“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的观念。

    “‘玩活动’让孩子们的幼儿园生活变成了一种沉浸式体验,知识、情感、价值观也润物无声地进入了孩子们内心,最终实现了‘顺天性’与‘立德性’的统一。”邵瑜说。

    为监控主题实施质量与目标的达成,一幼还通过一日五巡、主题环境材料检查、活动方案审阅、听课评课、半日活动跟踪等方式随时监控,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导,保证课程实施的科学性。

    在每个主题实施接近尾声时,项目负责人还要对主题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反思,并提出修改意见,为课程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借鉴。

    通过“玩活动”,一幼构建了“开发—审议—实施”三位一体的绿色课程实践机制,使园本课程实施从简单复制到创造性建构,也让幼儿在沉浸式体验中实现了多元发展。

    双圈相融,营造“全环境育人”生态

    一年秋天,一幼的柿子熟了。一次巡班,邵瑜发现,园里的厨师正在像往年一样摘柿子,准备加工后分给孩子们吃。那时,一幼正在为寻找适宜的课程开发路径所困,课程资源多是借鉴南京、上海等地的教学内容,缺少一幼自己的味道。

    看到眼前的景象,邵瑜灵机一动:如果把这件事交给孩子们会怎样?于是,邵瑜叫停了厨师,召集大班教师开展了一场头脑风暴式的教研,预设了摘柿子活动。在摘的过程中,问题来了:只能摘到低处的柿子,怎么办?教师就和孩子们讨论,可以用棍子,可以做梯子,可以把地面垫高……下午离园时,教师给孩子们布置了一个任务:与爸爸妈妈一起制作工具。第二天,孩子们带来了五花八门的工具,玩得不亦乐乎……

    教师突然发现,仅仅是摘柿子这一个小环节,就让孩子、教师、家长形成了一个课程建构共同体。第二年,“柿子熟了”主题进入一幼的预定课程。这是一幼课程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从此,一幼注重进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一幼发现,新的课程建构路径,撬动了一幼环境的改变。比如,为实施“柿子”主题课程,每一所分园都种下了柿子树。而环境的调整,又促使教师与孩子们一起生发更多新的课程内容。比如,最初的摘柿子活动又延伸出了数柿子、称柿子、捂柿子、吃柿子……

    “当每一件事都做出了教育的味道,幼儿园自然就有了文化的意蕴。”邵瑜说。

    在环境与课程相互作用的基础上,一幼最终形成了以“环境—课程—文化”为内循环的园内课程实施生态圈,幼儿在“圈”中自然成长。

    在课程建设中,一幼还将“全环境育人”理念纳入其中,沿着“目标确定—资源调查—价值筛选—课程构建”的路径,挖掘并引进与幼儿经验契合的社区、家庭资源,将幼儿置身于多元环境中,丰富幼儿园的课程。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