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型育人网络应对人工智能挑战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10-1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教育积极应对人工智能挑战系列评论之一

    编者按: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以及由此引发的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浪潮,如同计算机、互联网一样,势必会对教育乃至人类文明产生深远影响。学校教育如何面对、如何应对,如何化挑战为机遇,以更高质量践行初心和使命,事关教育的未来发展和未来的教育样态。教育应该如何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挑战,我们特刊发系列评论,展开讨论,敬请关注。

    人工智能对于教育而言是一柄双刃剑,风险与机遇并存,要想抓住机遇,就需要对教育的未来作出合理规划和设计。

    教育的对象是人,变革的根本是人的变革,从本质上讲,技术对教育领域的改变将会是最为深远和最为彻底的改变。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挑战和冲击,恐慌回避、拒绝排斥的“鸵鸟心态”是肯定不行的,学校教育需要理解技术优势、明确存在问题、创新组织设计、抓准重点突破。

    未来的教育应该是与人工智能绑定在一起、相互支撑、相互成就的,未来的教育与学习也将会进一步走向分布式。未来学生认知的本质是分布式的,认知现象不仅包括个体头脑中所发生的认知活动,还涉及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技术工具之间通过交互开展活动的过程,认知分布于媒介、环境中,分布于个体间,分布于由多个个体、工具、环境组成的复杂系统中,从这方面讲,机器的认识活动是学生认识活动的外化和延伸。

    基于此,面向未来的教育设计应该是一种嵌合式设计,需要将人和人工智能进行重组,将人工智能作为新的教育内在要素去设计,这将改变传统的以师生关系为基础的线性关系,转变为面对面的教育、人对机器的教育、机器对人的教育相互连接的新型育人网络。这种网络将对教育体系价值链进行重新设计和优化,推动教学范式、组织架构、教学过程、评价方式等的全方位变革。

    在这种育人网络中,教育需要立足本身,应对好关键问题。育人是教育的初心,育好人是教育的追求,其中最核心的是“教什么”和“怎么教”。在“教什么”的思考上,首先需要确立新的生存观,即要清醒地认识到,现在的学生比以往任何时候的学生,都更需要学会如何在人工智能日益全方位融入日常生活的世界中生存,都更需要利用新一代人工智能工具助力终身学习与发展。要培养孩子驾驭人工智能的能力,不能演变为“人的工具化”。

    其次,要明确学生的发展形象问题。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培养目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进一步刻画了学生的具体形象,未来教育的关键特征是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新技术进行有效嵌合,本质依然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

    再其次,要基于人工智能的能力边界研究和明确学生核心能力培养,尤其要强化自主发展能力、审辩思维能力、创新创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道德责任感、情感共通能力的培养。   

    在“怎么教”的布局上,首先要建立能够嵌合人工智能的新学习环境,从传统的单一教师课堂转向“双师课堂”,并逐步向“多师课堂”发展,破除信息茧房,实现学习目标、学习者、学习方式、教师、技术诸要素的有效组合,实现课堂内外联通的个性化学习,构建更有秩序、更有质量的教育

    其次要积极引导教师的转型。教师是学生的导师,不是新技术的导购,要创设安全、丰富、有趣的课堂环境,保证每一个孩子能够鲜活、完整、真实地参与教学,要善于利用新技术激发学生的兴趣,提供更具意义和挑战性的任务,要利用新技术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并逐步建立起内涵丰富、关注个性的教学系统。

    再其次,在教学内容呈现载体上并非越多越好、越快越好,要注意快慢结合,做好快媒体和慢媒体的有效嵌合。比如在教室里,黑板属于“慢媒体”,有着相对稳定的信息留存,能够产生较为长期的交互和消化,通过快慢媒体的嵌合引导从海量、漫灌式资源提供转向贴近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适切性资源供给。

    最后,倡导建立教育全过程的个性化、综合性、伴随式评价结构,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指标,通过采集教学过程中各种行为、学业表现、生理行为、心理状态等多模态数据,从线性、终结性评价转向立体、真实、伴随式评价,形成学生动态精准画像,及时向教师、学生、管理者反馈,帮助其开展高质量、个性化的教学。

    (作者系北京教科院课程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