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三中:培养有赤诚之心的担当者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10-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强化精神教育,拓宽学生成长成才渠道

    “培养有赤诚之心的担当者”这一教育理念,主要来源于笔者对教育实践的感悟,也是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的思考与探索,试图将学校的红色基因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高中教育层面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问题进行探索,是人才培养目标的校本化表达,也回应了新时代学校教育的使命。“赤诚”与“担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它的内涵需要赋予时代精神意蕴,这样才能贯穿于现代教育,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在教育思想的实践过程中,笔者有了很多收获。一是教育需要传承,在受教育者中体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代际传递,在教育者中体现为优秀教育思想的守正创新,这种传承要在适切的教育思想引领下得到统一。二是教育需要学生在“做中学”,我们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实践平台,让学生在经验中、感悟中锤炼赤诚、磨砺担当。三是教育需要协同,教育思想要走出校园,只有家庭、学校、社会相互协同,才能让学生有更丰富的成长场域,得到更科学、多元的关照与培养。

    当然,在教育实践中,笔者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尚需进一步的探索。一是如何进一步摸清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成长需求,构建课程、活动、实践等综合立体教育模式,主题教育与专项活动相统一、常态教育与润物无声相结合,真正让“赤诚之心”与“担当之为”内化于心。二是如何进一步强化对学生精神世界的教育,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不断促使学生的精神世界能够丰富起来,灵魂高贵起来,提升其勇于奋斗、敢于拼搏的美好品质。三是要进一步思考“少数同学”的问题,也就是说“培养有赤诚之心的担当者”这一思想并不能在所有学生的内心中扎根,我们如何丰富培育载体,拓展学生成长成才渠道,提高教育活动的针对性、科学性是值得持续性思考的问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红色基因是学校育人的根与魂,5年来,在“培养有赤诚之心的担当者”的育人实践中,全校师生涵养出了共同的精神风貌,培育出了共同的精神家园。至诚无息,我们要继续努力,在“培养有赤诚之心的担当者”的大道上走得更悠远、更博厚。

    (作者系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校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