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家国情怀 培育时代新人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10-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立德树人宗旨的提出,是国家对新时期人才培养科学研判的结果,这意味着,学校的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教师能力提升,都必须坚决落实思想品德教育。作为一所成立近百年的老校,江苏省溧阳市埭头中学的原址史侯祠,走出了东汉溧阳侯史崇、明末抗清志士史可法……而从学校校训“崇理笃行、善身济世”中,便可知埭头中学的教育使命,在关注立德树人之下,还厚植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教育学子既要有“崇尚真理、心怀理想,砥砺前行、知行合一”的理想信念,又要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同时,学校充分利用地域资源——族谱文化,与学校教育相融合、与时代相结合,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扬时代新风,探索育人新途径,提升学生对家乡、国家的使命感、责任感、归属感和认同感。

    多层面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加强家国情怀和族谱文化教育,需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构建家国情怀教育课程体系:家国情怀如磐石,纹丝不动,静静看着历史的变迁——大到国家发展、人口迁徙、中国古典诗词名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到地域乡情、家风家训、民族气节、乡土乡情的传承创新,小到人物传记、个人精神,在壮丽的过去与日益强大的当下交织之下,家国情怀书写出“无边界学习”的力量,植入到语文、历史、政治、地理、美术等各个学科中。

    于埭头中学而言,家国情怀的教育,一定不能浮于表面。因此,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埭头中学的教室内上演着这样的场景:历史春秋学社的课堂上,每名学生都有听到自己姓氏源流的机会。教师鼓励学生“采访”长辈,主动去探索姓氏的历史。在鲜活的教育中,家庭的和谐得以促进,学生也从中习得学习中的重要品质:自主探索、自主学习、自主获取学习资源。事实上,这样的教育场景,源自埭头中学对教师家国情怀教育力的大力培养。为了让教师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度自觉,学校从研发课程、培训、考核体系等多层面加强教师对家国情怀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教师的教学意识与能力。“我看到学生们演出后的那种满足与欣喜,心中的喜悦与欣慰难以形容。”当一群深爱祖国厚土和乡土的教师,带领着学生把与时代变迁、家族兴衰、人物命运跌宕的有关内容用故事剧表现出来时,课堂上没有一句灌输教育,有的是在深度感知、亲临人物和历史时,学生心中油然而生的对民族、国家、家族的浓烈自豪感。

    多维度厚植学生家国情怀

    精神世界的不浮躁不功利,让埭头中学在有形的校园环境与主题活动的构设上,浸润着深厚的家国情怀。两宋的灵雨坊、明清的仪门、汉唐的校门……汉风古韵尽管已然老旧,但埭头中学却万分珍惜与呵护这些文化遗存,经过多方筹措款项,终于利用有限的资金,构建出学校建筑文化的主轴线,当学生行走在灵雨坊前,会感受到“一心求学,矢志不渝”的真诚;驻足于进士松下,会点燃“不辱家风,报效祖国”的人生高度;回看史可法宣传栏的内容,增添了“忠义报国、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跨时代,当汉风古韵与互联网教育相交融,物态环境便早已不再是物质实体,而是各类承载家国情怀的载体:埭中微信公众号、展板、电子屏、专题画册等各类宣传媒介上,都在穿透物质媒介,从多个维度帮助学生厚植家国情怀;跨越学校“围墙”,家校社共育让家国情怀在各类家长会、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和会议中点燃教师的工作激情、家长的参与热情并激发学生的成长动力。

    见证过历史的埭头中学,不断总结教育规律,并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创新,继续加强家国情怀和族谱文化教育

    (戴利民 程彧立 陶磊)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