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边疆办教育 培根铸魂育新人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10-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云南省“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调研组到校调研指导工作

    2015年升本以来,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在破解难题中乘势而上,在艰苦奋斗中砥砺前行,扎根西南边疆多民族欠发达地区,主动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扣“一个定位”,聚焦“两个中心”,强化“三个保障”,抓牢“五个重点”,以鲜明的办学定位和特色认真践行高等教育的使命担当。

    紧扣“一个定位” 地方性、开放性、应用型本科高等学校

    紧扣“地方性、开放性、应用型本科高等学校”办学类型定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和云南省“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临沧市“三个示范区”建设,扎根临沧、面向云南、服务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积极探索“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质量提升为核心,以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为重心”的应用型高校办学模式。

    聚焦“两个中心” 学生中心、教学中心

    聚焦学生中心,深化教学改革。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深入推进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提升教师育人能力,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加强学习过程管理,推动课堂教学革命。在人才培养观念上,构建了“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综合实践课程”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体系支撑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支撑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方式上,建立健全贯穿培养全过程的实践教学体系,着力培养基础扎实、技能娴熟、品格优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人才培养机制上,创新协同育人机制,形成“任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学业导师”的协同育人机制和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育人体系。近3年来,79.75%的毕业生在云南省就业,其中临沧市平均占比38.97%。毕业生中约20%从事教育工作,5%进入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业,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达85.25%,对母校的满意度达97.83%。从毕业生追踪情况看,近5年来,临沧市教育系统通报表扬的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和优秀校长总计558名,其中学校毕业生226名,占比达40.50%。涌现出钱光良、何唯等一批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和云南省教育功勋奖教师,培养出白崇新等一批获得云南省科学技术奖的专业技术人才。

    聚焦教学中心,提升培养质量。牢固确立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立健全校领导联系二级学院督导教学制度,及时了解教学动态,以服务教学为中心,成立教师发展中心、学生发展中心和课程中心。制定涵盖教学运行管理、专业与课程建设管理、实践教学管理、教学质量保障、学籍管理等教学管理制度100余项。始终坚持教学投入优先地位,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优先保证教学建设、教学研究、教学改革等经费投入。构建校院两级入学教育、学业支持、心理辅导、帮困助学、职业规划、就业创业指导等一体化的教学管理与服务体系。近3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40名教师获省级以上教学竞赛一、二等奖,“民族传统技艺”课程获第七届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决赛一等奖。

    强化“三个保障” 党的建设、办学支撑、文化育人

    强化党的建设,夯实政治根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委在统筹领导学校改革发展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建立健全校院两级决策议事规则和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的系列制度,在云南省高等学校领导班子考核和党风廉政建设考核中,4次获得优秀等次。着力推动党建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群团组织建设和学生社团管理,“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社会参与”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更加健全。深化党建引领,构建以课程思政、日常思政为主体,文化思政、网络思政为浸润,学科思政为支撑的“大思政”工作格局;从强基固本、创先争优、示范引领三个层级培育选树了1个“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1个省级示范院系党组织。

    强化办学支撑,巩固发展根基。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有关政策和资金支持,持续改善办学条件,不断强化办学支撑条件。近年来,抢抓机遇完成云南省教育卫生“补短板”项目,建成总建筑面积3.66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亿元的体育馆、综合训练馆、艺术教学实训楼、学生食堂等基础设施;建成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3亿元的职业技术教育实训楼;完成国家二类田径场改造,持续完善校园美化绿化亮化建设,推行食堂安全卫生“6T”管理。图书存量稳步增加,有纸质图书111.51万册、电子图书550.39万册,发展根基不断夯实。

    强化文化育人,筑牢精神根基。坚定文化自信,把文化育人工作融入到人才培养各个环节,建设了云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主题馆、国际佤文化研究院、澜沧江流域世居民族民间艺术传习馆、边境地区红色文化传承教育基地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育人展馆。打造了“汀鹭奖”影像创作大赛、茶艺技能及茶席设计大赛、民族舞课间操比赛等特色校园文化品牌。在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等比赛中获得佳绩,包括一等奖12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4项。

    抓牢“五个重点” 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促校、特色兴校、开放活校

    坚持质量立校,提升办学水平。建立健全本科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制(修)订各类教学管理制度111个,实现教学管理制度化,初步构建了由决策与组织系统、目标与标准系统、条件与资源保障系统、过程与运行管理系统和质量监控与评价系统5个子系统构成的教学质量保障闭环体系。成立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形成教学管理、教学实施、教学质量监控“管、办、评”分离的教学管理机制。探索建立教学质量监控“53325”模式,通过五类信息收集、三期教学检查、三环节专项检查、两项校内评估、五循环模块,确保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有效运行。近3年,4个专业获批云南省一流专业建设点,数字媒体技术、茶学、学前教育专业获云南省一流专业(B类)建设备案。

    坚持人才强校,建强师资队伍。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按照“内培外引、激活存量、用好增量、留用结合、以用为本”的原则,聘请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获得者张建国研究员、著名艺术家斯琴高娃等到校任教。探索“自主招聘+柔性引进(银龄计划)+博士服务团”人才引进模式,引进华中科技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银龄教授”和“柔性人才”82人到校执教。现有专任教师477人,其中高级职称199人,占41.72%;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404人,占84.70%;“双师型”教师145人,占30.40%。有省级教学团队6个,省级高层次研究团队1个,云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个,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2人,省级高层次人才7人,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1人,云南省“兴滇英才”教学名师3人,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0人次,28人次受聘为华中科技大学、西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学校的兼职博(硕)导。

    坚持科研促校,助推内涵发展。立足中缅边境民族地区区位优势,以边疆治理、社会稳定、民族文化传承创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等开展科学研究。近年来,共立项科研项目407项,其中国家项目23项,省部级项目66项,市厅级项目244项,获云南省红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特色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智库、云南省曾亮专家工作站、中国特色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研究基地4个省部级科研平台,1个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和1个云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出版“中国特色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丛书”等学术著作49部,获国家专利127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2项、市厅级科研成果奖12项。

    坚持特色兴校,担当时代使命。突出“五个对接”,培育边境国门大学应用型办学特色。即人才培养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专业建设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和行业产业人才需求,科学研究对接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和边疆治理,技术攻关对接地方特色产业和产业转型升级,社会服务对接乡村振兴和国际交流。围绕临沧中缅印度洋新通道重要节点、亚洲微电影艺术节永久举办地、加强边疆基础教育和做大做强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等区位优势和产业发展需求,构建了服务中缅通道建设、高原特色生物产业、教师教育和新媒体新工科四大专业集群。先后选派45名教师,投入帮扶资金486万元,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及迪庆专项计划,招收“一村一名大学生”2322人,迪庆专项学生650人助力乡村振兴。

    坚持开放活校,激发办学活力。2019年在国家教育部门对口帮扶下,与华中科技大学和西南大学签订了对口帮扶协议,成立“西南大学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与云南师范大学签订对口帮扶协议,与临沧市政府部门签订共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临沧市政府部门联合创办微电影学院——亚洲微电影学院。与达内集团、中远集团、上海海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云南机场集团、超星集团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建成了人工智能学院、甲骨文OAEC大数据学院、云南省红茶科技创新基地等。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国际交流,获批“云南省重点建设的华文教育基地”,举办“临沧市缅语骨干培训班”和“缅甸华文教师培训班”,为缅甸等东南亚地区培养学生500余人,多批次多层次开展华文师资培训,惠及周边地区5000余人。

    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云南省文明校园”“云南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鼓励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先进集体”“云南省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