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满足百姓“学有优教”期望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10-1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我第一次听到小提琴的声音,像风吹过叶子。”这是刚刚接触到交响乐的乡村孩子们写给爱乐乐团常任指挥、荷风艺术大使夏小汤的信。写信的乡村孩子,来自中国首个成建制的乡村孩子管弦乐团——江苏张家港南丰小学永联荷风管弦乐团。

    这所地处“长江之畔,江南水乡”的乡村学校有58个课外社团。近年来,张家港人对这样的乡村优质学校早已习以为常。聚焦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敢为人先的张家港主动担当“探路者”。“我们认为,优质均衡的核心要义是教育质量和品质的提升,不断满足老百姓多元化、高质量的需求。”张家港市教育局局长成家武说,自2013年成为全国首批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后,10年来,张家港依托“优质学校建设”和“课堂教学改革”双轮驱动,努力完成从“家门口有学上”到“家门口上好学”的跨越。

    像抚养“自己的孩子一样”建学校——

    让每一所学校都成特色校优质校

    “这可能是我这辈子最重要的事了。”从2018年2月接到筹建张家港城南小学的任务开始,这句话就经常在唐黎心里反复出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她买了很多建筑方面的书,研究了许多建筑方面的文件,“半年时间,我自费跑了30多所学校,当时就一个念头,我要像抚养自己的孩子一样把这个学校建好”。

    两年的筹建期里,唐黎反复琢磨学校的每一个屋顶、每一个柜子,“为了某个教室的墙砖与预定的课程匹配,我一路找到广东的一家工厂”。到2021年9月开学,城南小学终于有了“学校的样子”,每个专用教室都很有特色,“一墙一瓦都有教育”。去年6月,学校成功申报了苏州市儿童问学小学科学课程项目、劳动教育品格提升工程等特色项目。

    新建校即是特色校,这是张家港在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道路上施行“校长筹建制”的魅力。在每一所新校启动建设时,同步选派筹建优秀校长参与校园建设,将校园文化布置、环境育人功能等办学理念融入工程建设,在保障学校拥有干净整洁的环境和完善安全的设施的同时,也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内涵。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一个崭新的起点,也是一项亟待完成的目标任务,需要我们以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进行探索实践,加快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努力创造更平等的机会,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成家武说,近年来所有的新建校都是文化理念提前设计,确保每一所学校都能成为“优质校”。

    实际上,早在2017年,张家港便率先开启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探索,明确党委、政府“首要责任”,成立了以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三年行动计划,连续6年将创建任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纳入区镇和学校高质量考核。

    2019年,张家港召开全市教育大会,坚持资源配置“首要保障”,攻坚现实难题,先后出台《张家港市建设“教育名市”工作指导意见》《港城教育人才计划实施细则》等多份文件,启动优质学校建设行动,并提出打造全国一流现代化教育名市的更高目标,“校长筹建制”等一系列制度压实落地,一所所有内涵有质量的新建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投入使用。

    “只有建好每一所学校,让每所学校都能基于实际呈现良好发展状态,才能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分配,推动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成家武介绍,全市教育人把“张家港精神”作为优质均衡创建的内核动力,2018年以来投入经费33.8亿元,完成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27所,扩充学位2.6万个,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从“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的热切期望。

    树立提升办学质量的根本追求——

    不断提升各学校的优质课程再造能力

    辨图形、创作树叶贴画、组装拼图……一、二年级的学生要经过“妙探智趣岛”“勇闯智慧城”等闯关区,每个关卡的游戏设置分别对应了1到2门学科的能力考核。这是张家港暨阳湖实验学校如今的期末考核方式——化“考”为“游”,化“结果”为“过程”,将学科知识与游戏测评相结合,让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

    “我们现在的课程和考核,很多都与活动相关,学校有30多门选修课,啦啦操、足球、超变战场、爱田课程等多个特色课程。”该校党总支书记黄平介绍。

    长期以来,张家港教育系统鼓励学校进行课程改革实验,在学习方式的变革、课堂边界的探寻、学科教学的融合以及大数据介入教学等众多方面进行尝试,推动教师研究课堂、研究学生、丰富课程,不断提升各个学校的课程“再造能力”。

    “优质学校的核心意义突出表现为优质课程资源的再造能力,也就是根据学生全面发展需要构建多样、丰富的课程体系,并对碎片化课程、教学流程进行根本性的重新思考和设计。”张家港市教育局副局长朱治国说,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差距,关键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既要注重教育“量”的扩张,更要突出教育“质”的提高,走教育内涵发展之路。

    世茂小学是一所2019年开办的新学校,开建之初,校长唐燕就琢磨怎么利用好学校的教育资源,在调研中,她发现学校的西部跟省级湿地公园相邻。“根据家长要求和学校定位,我们决定办一所开放的学校,主做绿叶寻踪湿地课程,把学校和湿地连为一体,建成真正的儿童学习空间。”唐燕告诉记者,学校已经建成了苏州首家湿地自然学校,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学校的办学理念。

    更高的办学质量还必须从课堂上不断创新突破,把建设“因材施教”的好课堂作为各个学校的教学追求。1999年起,张家港教育系统就坚持开展课堂教学研讨工作,连续24年开展年度课堂教学交流研讨活动,每年推出一个教学主题,树立课堂教学的最新导向。

    重视基础教育内涵项目建设,以内涵项目建设带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教师结构不断优化,张家港市级及以上骨干教师比例连年持续提升……翻开《张家港市义务教育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办法》,清楚罗列着教育质量、治理水平、队伍建设3类10项标准。分别从水平指数、发展指数两个维度系统构建形成教育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其中更为强化过程评价和综合评价,以更好激发学校提升办学质量。

    “20多年来,我们坚持‘小步长程’的教育哲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科学遵循教育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和课程发展规律,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施策,持续有效地推进教学改革,确保了区域教育质量始终处于较高水平。”成家武说。

    从“帮扶”跃升为“协同发展”——

    打破校际壁垒实现优质资源合成与辐射

    “我们请1名专家,6所学校的教师获得成长。”梁丰初中教育集团总校长、书记施建东对“结对”有着经验之谈,“实践下来,6所左右学校抱团的效益最高,大家容易找到最大公约数,像伙伴一样共同发展。”

    经过近10年的努力探索,张家港优化整合7个教育集团、21个学校教育联盟,各校依托资源共享、教师成长、学段衔接,在更高的平台上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梁丰初中教育集团就是其中之一。

    施建东说,集团化是紧密型抱团,主要在城区,而学校教育联盟是松散型,是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有力抓手,其关键是优质资源共享、共建、共学,“集团化办学可以让新校区快速发展,联盟办学则让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成为可能”。

    “优质学校的建设,不可能由一所学校独立完成。集团(联盟)化办学是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路径。”朱治国说,学校之间合作共享,发展学校共同体,对不同学校的进步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我们一方面让具有相同办学传统的不同学校组成发展共同体,既品牌共享又个性优质发展;另一方面,打破校际壁垒,让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校加入联盟,实现优质资源的辐射推广与合成再造”。

    自2015年开始,张家港实施集团(联盟)化办学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并在集团(联盟)化横向办学基础上开辟纵向办学通道,打破学段壁垒,探索学段纵向衔接的集团化办学方式,实现了集团(联盟)化办学义务教育学校、公民办学校和各学段“三个全覆盖”,形成了城乡一体协同发展、优质学校集群发展、区域教育品牌发展的三大新样态。

    朱治国介绍,通过集团(联盟)化办学,优质学校品牌辐射力度不断增强,“优质学校+农村学校”“优质学校+薄弱学校”“优质学校+新建学校”等模式的办学效果逐渐显现。随着各个联盟成员学校的发展,张家港的学校发展联盟已经从“帮扶模式”跃升为“协同发展模式”。

    张家港北斗星科学工作室就在这一背景下诞生。该工作室负责人夏敏说,通过联盟化的纵向发展,工作室组建了不同类型的学习型团队,充满挑战的学习,点燃了教师们开展科学教育的激情。

    横向办学与学段纵向衔接的创新协同机制,让一所所优质校崛起的同时,也深刻地促进了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尤其是农村教师的成长。张家港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副总校长何建军告诉记者,得益于集团化和联盟化办学,2021年以来学校培养了校级领导40人,对外输出19名校长,“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理念点亮了一批乡村学校和城区薄弱校”。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