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研创新育专业化德育团队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10-2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高质量的德育教研成就高素质专业化德育队伍,助推德育高质量发展以及教育体系的高质量构建。黑龙江省泰来县教育局通过四里五中心学校跨学科德育教研、大兴镇中心学校跨学段德育教研、名师工作室跨校区德育等方式协同教研,形成了全县“三跨一体”联动的高质量德育教研共同体。

    跨学科:构建有效的德育教学模式

    共同体以泰来县克利镇四里五中心学校2022年获黑龙江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的课题“‘六个一’德育课程模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研究”为引领,构建有效的德育课程模式。该模式针对德育管理重“管”轻“理”、课堂教学“只教书,不育人”、德育评价“面向少数”的问题,从构建课题实践、管理活动、课程评价三个维度出发,历经10年的探索,切实改进德育问题并臻于成熟。模式具体如下。

    “六个一”德育课程模式有效落实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了学生核心素养以及教师幸福感、成就感,打造了德育特色学校,主要包括:课渗一德,课程上化“只教书,不育人”为“教书+育人”;日行一善,管理上化学生“他主”为“自主”;周贯一条,管理机制上化“大而全”为“小+精”;月讲一词,管理的活动内容上化陈旧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词”;期评一最,评价上改面向少数为激励全体;年编一本,化单主体为多主体。

    共同体以“三个机制”保障学校德育教研活动的开展。首先是在管理方面建立一个约束机制,即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机制;其次是在活动方面建立两个运行机制,即学校、家庭、政府、社会联动共建的“四位一体”机制和“校长—3位副校长—中层领导—全体教师”机制,实施多主体、立体式联动机制改革;再其次是在评价方面建立3个动力机制,即以“六个一”课程模式为内容的教师、班级、学生评价机制。

    实施学校德育教学模式,共同体重点着力于两个抓手:一是年级主任牵头,班主任协同推进教研共同体。高质量的德育教研要克服主题确立随意化、主题碎片化、主题模糊化的误区,摆脱“盲人摸象式教研”“踩西瓜皮式教研”“零打碎敲式教研”,要脚踏实地明确方向,破解现实问题。学校应按照年级组议会制要求,每周召开年级组班主任、科任教师参与的教研活动,积极围绕德育实践中出现的焦点、堵点、痛点、难点等问题探索新方法、新策略、新模式,努力推进高质量的德育模式建立。二是在学科德育教研中,思政学科牵头,各学科共同推进德育教研,共同研究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课堂教学及各项活动中。

    跨学段:构建全面的德育评价体系

    共同体以泰来县大兴镇中心学校2022年获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的课题“以适合的目标引领每一个农村孩子成长——乡村学校全面育人20年探索实践”为基础,构建全面的德育评价体系。大兴镇中心学校以“关注和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育人理念,德育改革做到了“上位+真实”。“上位”是指注重理想引领和目标激励,以优秀的文化灌输与熏陶,减少单纯的规则管理。“真实”是指追求在德育的评价和活动中,克服形式主义机械任务,尽量让学生走心走情。该成果做到落实德育的首要地位、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使理想教育现实化、习惯养成自主化,改变了传统单纯规则管理和机械任务的德育弊端。学校德育工作充分发挥德育教研共同体的辐射作用,全面落实教育方针中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学校通过德育教研,研究出“1244”操作模式。“1”是指内化一个理念:以“关注和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理念指导各项工作,确保德育的首要地位,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2”是指做实两项特色教育,即目标形成教育以及关注“目标”的课堂教学;第一个“4”是指实施品行目标的评比、结合各项近期目标开展的星级学生评比、促进班风学风氛围的班级专项评价以及学生发展目标教育的综合素质评价四项评比;第二个“4”是指开展自我服务性活动、逢节必庆活动、全方位的艺体活动以及读书与课内外的实践活动四种活动。为确保“1244”操作模式落到实处,学校重点进行了三方面的创新改革:

    一是成立跨学段德育教研组,强化多主体参与。学校以发展目标教育为指引,构建了纵向衔接、横向联结的德育工作体系。在纵向上,学校按照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方法、德育管理、德育评价等要求,建立校长领导下的跨学段德育教研组,将工作的中心、重心放到学段衔接上;在横向上,学校加强家长、学生代表、社会人士、教育专家等多主体参与,共同打造高质量的德育教研共同体。

    二是建立问题链,丰富德育教研形式。高质量的德育教研不是解决零散的德育问题,而是通过整体性思考以及体系化构建形成问题链。学校通过深入调查、遴选问题、问题征集等方式,确定需要探索的关键性德育问题,并将其细化成问题链。如根据“怎样帮助学生确立目标”主题,形成“目标认知策略—目标引导策略—情感引导策略—角色引导策略—行为引导策略”问题链,并建立相互关联的问题组合逐一探索。形成问题链后,学校将采用专题研讨、教育问题会诊、班级管理规划讨论等丰富的德育教研形式解决德育过程中的困难,改进德育方式。

    三是注重成果推介,物化德育教研产品。教研成果是教研活动成效的直接体现,也是教研成效高低的直观展示。高质量的德育教研要克服“抽象化”“空对空”“无结果”的成果呈现偏差,形成一学就会、一会就能用的行动技术。近年来,泰来县大兴镇中心学校的办学经验被新华社、《》、《人民教育》、《半月谈》等多家媒体报道40余次,教师德育教研成果在国家级媒体上发表10余篇。

    跨校区:构建系统的德育研究策略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学校教育的使命担当,更是德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共同体依托“徐永晨名师工作室”,以国家级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班级管理的研究”为核心,以名师所在的学校为德育教研中心,划片区成立工作坊深研小课题。如在传统文化的渲染中培养学生诚信的有效策略、基于“少成若性”的习惯养成策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之“静文化”融入班级管理的研究等中小课题。

    名师工作室坚持以国家级课题研究为中心,深入落实工作坊的小课题研究,开展规定活动、自选活动、课题活动。工作坊采用小课题研究内容“1+x”的方式明确分工,进行入校、跟踪评价,注重过程材料与成果,努力推进小课题研究走进“深水区”。

    高质量的跨校区德育教育共同体活动,要夯实指向策略性的德育路径,让参与教师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发展智慧、创新行动,避免陷入“依葫芦画瓢式教研”“东施效颦式教研”“隔岸观火式教研”等误区。模式要求每个工作坊德育教研活动以小课题为中心,进行“三个一”规定活动,即每月一次的总结暨计划会、每月一次的主题班会课题课例汇报、每学期一次的专题讲座,帮助工作坊教师找到自己的专长,从而达到规定动作不走样、个性专长有发展的目的。

    (作者系黑龙江省泰来县教师进修学校德育部主任、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坚守教师的本分     下一篇:做一名有信仰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