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行合一 踩实以“赛”育“创”落脚点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10-2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4月25日,湖南文理学院聚合物石墨烯复合材料研发项目与来自清华大学、中南大学等高校的9个项目通过湖南省科技部门遴选,作为2023年湖南省科技创新成果的代表与高新园区企业正式签约,打通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这是自2008年以来学校一直坚持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次“瓜熟蒂落”,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学校又走出了坚实的一步。学科竞赛是促进学生将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效结合起来的重要途径,是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抓手。为充分发挥学科竞赛对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学校探索并实践“三结合四驱动五协同”学科竞赛育人模式。

    “赛学、赛研、赛产”三结合,学思行合一,踩实以“赛”育“创”落脚点

    卓越创新能力的形成需要“创新能力导向”的课程建设作支撑。其一,构建文理工交叉与渗透课程群。针对不同专业,在通识课程与专业任选课程体系中构建文理工交叉与渗透课程群,例如数学哲学、电子艺术等。文理工结合,开阔视野,知识深厚且结构化,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养成创新性思维。其二,构建学科竞赛直通课程群。针对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等竞赛,开设“数学建模”“程序设计”等公共选修课;针对机械创新设计、结构设计等竞赛,将竞赛理念和赛题内化于300余门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将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企业需求转化为培训内容,开设“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系列竞赛培训讲座。其三,构建学思行衔接与协同课程群。打破专业理论、实验实训实习、学科竞赛、毕业论文(设计)课程间的隔阂,建构“理论+实践+创新”的课程体系,学思行相互衔接,协同发展,创新有法,创新可成。

    “平台、评价、项目、市场”四驱动,全面激发师生需求,强化以“赛”育“创”驱动力

    探索长效激励机制,点面结合,久久为功。其一,充分发挥平台的资源集成功能。以学科竞赛为纽带,充分利用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等国家、省部级教学和科研平台,实现校政企,高水平教师和企业专家,教学和科研平台、“双创”平台、产学研合作平台等资源的有效集成,物质与精神激励过程化、全员化、全面化、深度化。其二,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将竞赛成绩纳入学校目标任务考核体系,形成了将竞赛成绩与学生创新学分认定、教师职称评聘和绩效评价、师生评优评先等挂钩的激励机制。其三,充分发挥项目的效益激励功能。项目中既有分工也有合作,多劳多得,按劳分配,提高创新积极性。其四,充分发挥市场的激励功能。完善市场信息网络,通过线上、线下双平台,为竞赛成果的孵化转化提供全新信息,以市场引导创新。

    “教师、学生、学校、企业、政府部门”五协同,融通“教学研创产”,畅通以“赛”育“创”路径

    一是健全政府部门主导、学校统筹、企业参与、学院落实的竞赛管理体制,形成“政府部门—高校—企业”协同组织竞赛的格局。打破校院和学科壁垒,跨校、院、学科精选教师及企业高管、工程师等,组建稳定的协同育人教练团队,跨学科专业融合培训内容。二是完善管理制度,明晰了校、院、师、生各自的责权利。三是构建多平台支撑、多项目融入、多市场吸引和政府部门乐投、企业愿投、学校必投、教师想投的良性机制。以校内成果展、毕业典礼等途径宣传推介竞赛成果;依托省、校、院创客空间等孵化平台,遴选竞赛成果入驻孵化;择优资助校内孵化成效好的团队注册企业,入驻常德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常德经开区科技孵化创业中心等10余个孵化平台;择优推荐团队与湖南太子化工、湖南麒月香等企业深度合作,转化竞赛成果。

    以“赛”育“创”形成了学校“赛事植入企业”“企业融入赛事”“一学院一精品”“一专业一赛事”“一赛事多专业”的特色,育人优势凸显。近5年来,在校学生累计承担国家、省级“双创”项目150余项,发表论文400余篇,授权专利114件,获省部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奖励千余项。依托校内外“双创”平台,支持竞赛团队注册企业13家,孵化转化成果100余项。

    (胡超霞 杨宗升 王云)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