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四十载 内涵发展谱新篇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10-2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广东探索

    南粤鹏城,珠江口岸,有一所小学,历经四秩韶华,伴着改革春风,栽下满园桃李,它就是深圳市蛇口育才教育集团育才一小。

    1983年,深圳市蛇口工业区本着为深圳经济特区培养更多未来建设者的使命与担当,秉承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理念创办了育才学校;1987年,育才学校在小学部和中学部的基础上,分别成立育才小学和育才中学;1988年,育才小学更名为育才一小。2003年,育才各校联盟成立了广东省首个以公办学校为主体的教育集团——深圳市蛇口育才教育集团,经过20年的发展,育才教育集团已发展成为拥有11所成员校的广东省优质基础教育集团。

    在深圳市蛇口育才教育集团党委的领导下,学校坚持“小学大成”的教育理念,以高质量教育支撑高质量发展,以建设“有灵魂、有特色、有影响力、有创新力”的现代化卓越学校为目标,以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之源,以教育信息化为保障,努力培养“个性生动、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先锋少年”。 

    以党建带队建,培育“先锋少年”

    1993年,育才一小的少先队员向全国小学生发出了《用压岁钱建所手拉手希望小学》的倡议书,并刊登在《中国少年报》上。从此,“手拉手捐压岁钱建希望小学”活动在全国铺开,学校也被评为“全国优秀手拉手联谊学校”。2022年,育才一小的少先队员再次提出了“用零花钱建个科学实验室”的倡议,希望“手拉手”广东、新疆、西藏、陕西、广西等地的更多小伙伴,共圆科技强国的中国梦,这是育才先锋少年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特区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爱与担当。

    育才一小作为全国红旗大队、少先队改革全国少工委办公室直接联系示范单位,少先队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张亮丽名片,也为全国少先队工作提供了值得借鉴的丰富经验。这背后是学校以党的建设为统领,以党建带队建,以队建促发展,以党建之光引领新时代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为促进党建与教育教学工作双向深度融合,育才一小深入实施党建“双融双引双培养”工程,即把党建工作融入发展大局、融入学校中心工作;以党建引领教师素养提升、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教师,以“双带头人”激活办学育人“双引擎”。

    在党建引领下,育才一小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秉承“立德做人、立志做事”的校训,建构了“一体四核八翼”的德育践行体系。学校以培养“个性生动、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先锋少年为主体,以实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程、红色基因传承工程、时代新人培育工程、新养成教育工程为核心,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理想信念、家国情怀、责任担当、自主创新、品德修养、心理健康、生活实践、生态环保八大主题教育。学校以少年先锋队建设为主体,以德育学科体系建设、校园主题活动、社会综合实践等为载体,落实“一校一案、一班一品、一生一长”的德育特色发展路径,打造德育育人新格局。

    以课改促发展,成就“四有”好老师

    课程改革永远在路上,敢为人先的特区精神始终引领着学校不断革故鼎新。40年来,育才一小在每一次国家新课程改革中都主动作为、创新实践,在课程、课堂、教学方式、作业设计、学习评价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实验,丰富了教育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积淀了育才的文化品格,成就了一批又一批的“四有”好老师。

    课程改革的重点在课程建设。育才一小坚持“五育”并举成人、“五育”融合育人的课程理念,形成“融”课程体系。学校融通学科素养、融合信息技术、融汇时间与空间,开发六大领域校本课程,落实国家核心基础课程、校本学科拓展课程及校本个性特色课程,形成多元化、个性化、可选择的“课程图谱”,供不同学段的学生选择。经典诵读、诗教、围棋、形体舞蹈等校本必修课程相继走进常规课堂。戏剧表演、合唱、跆拳道、拉丁舞等60多门学生社团课程更是为全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课程改革的核心在课堂,育才一小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探究学习为中心、以创新思维发展为目标、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打造学生“心动、身动、思动、灵动”的“生动课堂”新样态。学校坚持把作业设计作为课堂教学、教研的关键环节,全面设计多学科“1+X”素养作业,以基础作业为根本,增设拓展作业、跨学科综合实践作业,切实提升作业的教育价值和质量。学校坚持以多元化学习评价促进学生成长,坚持开展课上课下相配合、学业质量与综合发展相融合、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相结合的“阳光评价”,真正践行“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发展格局,实现了学科教学向学科育人的转变。近两年,育才一小取得教学改革特色成果20余项,《小作业大作为——育才一小“双减”背景下“1+X”素养作业设计与管理实践案例》光荣入选2023年深圳市“双减”背景下学校治理优秀案例,20余节优质课在区级以上展示或获奖。

    课堂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专业发展,育才一小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坚持学术引领、精准教研、靶向赋能,成就“四有”好老师。从建校初期学校就提出“要做教育家,不做教书匠”的教师发展目标,建立“U—S”深度联合机制,通过大学和小学优势互补的方式,有效利用大学专家学者的学术支撑,成立学校的“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将小学学段教师的教学问题课题化、项目化,以“小课题+微项目”为载体,围绕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引领性学习主题、挑战性学习任务、持续性评价和开放性学习环境等专题开展实践研究,激发教研组的活力和教师自主提升的内在动力,形成校本学科教研的新思路,促进优势学科再发展,推动教研组实现由“规范型”到“研究型”再到“创新型”的进阶。学校坚持以教学的目标设计、问题设计、活动设计、作业设计作为日常教研的主要内容,通过学科组大教研、备课组小教研及年级组跨学科联合教研等方式,形成新课程教学教研体系。近年来,学校教师先后承担区级以上课题研究30多项、集团小课题50多项,开发校本教程15套,出版专著10多部,发表论文百余篇。在教育人才培养上,学校建设“卓越教师发展研究中心”,开发了识别卓越教师的教师表现性评价体系、符合小学教育场景的卓越教师发展项目与激励方案,发挥高级教师、学科骨干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专业引领力,为教师培养提供平台、搭建台阶,构建教师梯度培养机制,持续实施“雏鹰计划”“新秀计划”“领航计划”“名师工作坊”,厚植教师成长沃土。目前,一大批骨干教师在省、市、区各学科课程改革一线破局开路,为南山区乃至深圳市基础教育攻坚克难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智力支撑。

    以个性化素质教育实现学校特色发展

    育才一小作为“全国小学特色教育研究中心”,始终坚持素质教育的个性化、特色化发展路径,以“特色课程+特色活动+特色队伍”“三结合”的方式,探索学院制特色培养模式,依托学生社团,建设少年国学院、少年体育学院、少年艺术学院等,以师生自主创新、自主管理的方式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以体树人、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以创新激发人,形成了以体育、艺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技创想为重点的学校特色。经过40年的发展积淀,育才一小已然成为一所素质教育特色学校。

    育才一小从2000年开始通过“基础必修+分项必修+社团选修+队伍专修”的方式为学生艺体特长发展提供多元发展的平台,学校不断优化“艺体分项课”教学模式,即学生分年级按照个体的兴趣爱好选择喜欢的课程和教师,走班上课,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掌握1—2项艺术特长和体育特长。学校艺体特色发展收获累累硕果,曾获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围棋特色学校,学校男子足球队获得全国冠军,男子板球队8次获得全国青少年板球锦标赛冠军,女子板球队获得全国比赛五连冠,游泳队多次获得全国及广东省游泳冠军,毽球队、排球队多次获得市级比赛冠军。体育教师林秀婷获得亚洲足毽锦标赛冠军。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百强艺术教育基地、深圳市美育特色学校等荣誉,曾获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金奖,合唱、器乐、舞蹈等先后获区、市、省、国家、国际多项大奖,儿童绘本课、古法纸艺课获评深圳市中小学“好课程”项目。

    育才一小是国家教育部门中华经典诵读工程“最美诵读”实验基地,是南山区传统文化教育特色学校。学校以“汲取智慧、传承文化、沁润心灵”为指导思想,以“基础+特色、继承+发展”为“双发展”路径,以“学科渗透、主题活动”为基础,以“经典诵读、文化传承”为主体,以“书法、茶艺、围棋、诗教”为四大课程特色,以少年国学院为主阵地,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特色发展体系。学校每学年持续开展“小小传承人”系列传统节日主题活动,已经举办了11届“吟诵经典·书香致远”经典诵读展示会。经典诵读节目《木兰辞》《爱满七夕》《诗意节气》等获深圳市一等奖,梧声古琴社团受邀参加“大哉有虞”古琴音乐会全国巡演。

    创新人才培养是教育的重大使命。小学是为创新人才培养埋种子、打底子的重要阶段,对夯实创新人才发展基础至关重要。育才一小探索“数学游戏+信息科技+自然科学+创想实践”的科创教育新体系,形成“人工智能与编程、模型制作、海洋能源、植物探究、科技创想”五个板块的科创教育特色课程体系,通过科创教学融合化、科普活动课程化、科创专题教育微课化等多种路径和形式,探究课堂教学与科普研学活动的有效互补,提升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兴趣爱好,通过“学、赛、研”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全国大赛中,育才一小的学生屡获大奖,不仅证明了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软实力”,更体现了学校在科创教育教学上的“硬实力”。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