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更多中埃文明交流互鉴的使者”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10-2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诗雨 诗雨(右一)与支教学校学生合影。 诗雨(右二)在“汉语桥”比赛舞台上。(资料图片)

    ■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人物 

    不久前,第22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落下帷幕。来自埃及开罗大学孔子学院的学生天使以优异的中文水平夺得非洲区冠军,并受邀担任“汉语大使”。作为天使中文老师的帕桑特·哈利勒(中文名“诗雨”)激动地在朋友圈分享了这一喜讯。

    诗雨是埃及开罗大学孔子学院的中文教师,曾获得第18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总冠军。从一名内向腼腆的埃及姑娘,到“汉语桥”世界总冠军,再到带出“汉语桥”五大洲冠军之一的青年教师,诗雨完成了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而她一直以来编织的梦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中文教师,培养更多中埃文明交流的使者,也在不断成真。

    站上“汉语桥”全球总冠军舞台

    诗雨与中文结缘,并非偶然。

    2015年高中毕业后,诗雨正处于考大学选专业的关键时期。诗雨父亲从未来就业角度考虑,建议她学习中文或者日语。其时,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已提出2年多,中国和埃及建交也即将走入第60个年头。诗雨在电视上看到中国与埃及的交往越来越密切,未来应该会有更多合作机会,因此选择了中文,考入开罗大学中文系。

    刚学中文的第一周,满怀热情的诗雨就被浇了一盆凉水。她遇到了很多困难:“中文书写很难,而且中文和阿拉伯文差异很大,发音有障碍。”诗雨说,当时班上有很多人换专业,也有很多同学劝她换。“但我性格比较倔,我相信再难也难不倒我。”诗雨说。事实证明,她的坚持是对的。在老师鼓励下,她从一笔一画、一音一节开始,不断练习,终于打破了中文的入门瓶颈。在第一学期结束时,她已经成了班级里的第一名。

    “学中文的诀窍就一个字——练。”诗雨认为,既然不能生活在中文的语言环境里,就要自己主动去参加中文比赛提高水平,而最让她难忘的是参加了2019年第18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参加“汉语桥”比赛并不是诗雨心血来潮,而是她一直以来的愿望。2016年还在读大学一年级时,诗雨就曾观看了“汉语桥”比赛的海外预选赛,选手们流利的中文和精彩的表现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从那时起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站上‘汉语桥’的舞台。”诗雨说,她为此做了很多准备。在开罗大学唱歌、讲故事、朗诵诗歌、小品等各种中文比赛现场,都能看到她的身影。她认为,学习中文不仅是在学习一门语言,还是在学习中国文化。“比如,我们在学语言时接触到的成语和俗语,其中也蕴含着中国文化。我会买一些俗语词典并将学到的俗语运用到写作中,也会自己试着写一些中文诗歌。”这些积累,也在潜移默化中让诗雨的中文水平突飞猛进。

    2019年8月,湖南长沙,诗雨一举夺得“汉语桥”全球总冠军。

    据诗雨的老师回忆,刚见到诗雨的时候,她只是一个平凡无奇的女孩。埃及的女孩相对比较传统,诗雨又是埃及的少数民族,就更加内向腼腆了。当时的诗雨除了性格内向之外,中文也说得普普通通,并不出众。但让老师没想到的是,如今的诗雨不仅中文流利,而且说学逗唱样样精通,多么开朗自信、光彩夺目。

    “学好中文,让我成了更好的自己。”诗雨说,从为就业学习中文,到真正爱上中文,中文已经成为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巧克力姑娘”萌生教师梦

    获得“汉语桥”总冠军,给了诗雨很大的鼓励。与此同时,一颗种子也在她的心中慢慢生根发芽——成为一名中文教师,帮助更多人学习中文。大学三年级时的一段经历,更让她坚定了梦想。

    2018年,诗雨获得了去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学习的机会。在留学期间,诗雨曾作为支教团队中唯一一名外国学生前往江西吉安支教10天。

    谈起这段中文教学经历,诗雨至今仍觉得不可思议。她记得面试时要求面试者进行课堂模拟展示,她从上课流程到课堂衔接内容都做了笔记。“因为我是外国人,怕山区的小孩不适应,所以当时我讲的主题是‘不要害怕外国人’。我还打印了世界各地的人的照片,希望在课堂上告诉学生世界的多元。”最终,诗雨顺利入选支教团队。

    在正式上课时,还是遇到了小插曲。“小朋友看到我有些紧张,但我给他们带去了小礼物,很快拉近了我们的距离。”诗雨说,“虽然一开始不太顺利,但慢慢地,孩子们开始喜欢我了。”她经常将自己搜集到的埃及名胜古迹照片展示给学生们看,给学生讲述远在数千公里之外的另一个国家的历史、地理。她还会教孩子们唱简单的阿拉伯语歌谣,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作“巧克力姑娘”。

    这段支教经历虽然只有短短10天,但在与孩子们的朝夕相处中,诗雨也慢慢找到了未来的职业方向,就是成为一名优秀的中文教师。

    2019年9月,从开罗大学毕业后,诗雨来到北京师范大学读研究生。2021年7月,经历了两年的系统学习与在开罗大学孔子学院的实习,诗雨成功获得硕士学位,并成为开罗大学孔子学院的一名中文教师。

    如今的她,经常在课堂上给学生讲中国的故事、中国的文化。而她的学生们,也和曾经的她一样,面临着中文发音、造句和书写的问题。这时,她会向学生们分享自己学习中文的秘诀——要多练习、多面对、不逃避,也会带着学生们在北京串胡同、爬长城,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培养更多文明交流互鉴的使者

    10月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诗雨看到,“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改变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人民的日常生活。在埃及,一张张经济改革的亮丽名片背后都有中国的帮助。2016年,中国与埃及住房部签署了埃及新行政首都项目一揽子总承包合同,包括国家会议中心、部委区办公楼、议会大楼;中企承建的轻轨铁路项目于2022年9月正式通车,极大便利了沿线近500万名居民的出行;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为5万多名埃及人民直接或间接提供就业机会。

    除生活改变外,中国与阿拉伯两个历史悠久的文明跨越千年,正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紧密互动。第五届“阿拉伯艺术节”在中国江西景德镇举行。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说道:“希望中阿双方以本届‘阿拉伯艺术节’为契机,落实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成果,弘扬丝路精神、增进传统友谊、密切人文交流,为深化中阿战略伙伴关系注入持久推动力,为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在这之前,诗雨曾作为埃及青少年代表,通过网络视频与正在中国“天宫”空间站执行任务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进行了一次“天宫对话”。她向中国女航天员刘洋请教女性事业发展问题,刘洋的答案——只要我们心中有梦想,脚下就会有力量,令她印象深刻。

    “刘洋给全世界的女性传递了来自太空的鼓励。”“天宫对话”成为诗雨人生中最闪亮的片段之一。“我的声音传到太空,航天员的话语从太空传给我,很神奇。”作为一名中文教师,诗雨发现,近些年埃及学生由热爱中文进而热爱航空,对中国航空航天、生物工程、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科学成就十分感兴趣。不少人在留学中国时选择了理工科院系,希望将中国科技进步的经验带回埃及。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语言是促进人文科技交流、文明对话的重要载体。诗雨希望,自己能带领更多学生走上“汉语桥”,也希望未来有更多教育合作项目和中国语言文化学习教材,为埃及学生前往中国留学、学习中国文化提供更多机会,让中文成为联结中埃人民情谊的纽带,培养更多中埃文明交流互鉴的使者。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