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丝路16年”
■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人物
初见伊万,他正与两名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以下简称“贸大”)学习汉语的土库曼斯坦学生进行交流,西装笔挺的身姿、谦逊礼貌的态度、细致专业的解答是伊万留给大家的最初印象。为学生办理好报到手续后,伊万说:“今年有很多来自中亚国家的学生来到贸大学习汉语,这表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让中国和共建国家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经济“奇迹”引探索
伊万来自哈萨克斯坦,他与中国的缘分可以追溯到初中时期。“上初中时,我在爷爷的书房里碰到的第一本中国书籍是《红楼梦》,我感觉这本书很有意思。”这是伊万第一次接触中国文学,兴趣的种子就此萌芽。而真正让伊万决定来到中国的,是高中时期的一门经济学课,课上介绍了中国成功的转型经验,“在我们眼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一个奇迹”。“奇迹”的背后是什么?抱着这一问题,2007年,17岁的伊万首次来到中国新疆,开始系统学习汉语以及经济学知识。
最开始用汉语学习专业课程时,一本厚词典是伊万每天上课的“必需书目”。“什么是积分、什么是导数,每一个词语我都要查一下才能明白。”因此,为了快速融入中文课堂,除了专业课,伊万还积极旁听针对留学生的中文课程和汉语水平考试的培训课程。终于,在两年后,伊万逐渐适应了中文课堂,还代表新疆赛区到北京进行“汉语桥”系列中文比赛。
伊万在新疆完成了本科和硕士阶段的学习,在课堂和亲身经历中感知这片美丽的土地和风土人情,并对这片土地有了自己的感悟:“新疆非常美丽,是丝绸之路的核心区,东西方文化在这里交融。”但他对中国的好奇与热爱从未止步。得知伊万想在中国继续深造后,他的硕士导师推荐他到贸大进行学习。于是,他离开山林原野,来到首都北京,开启了在中国的下一程。
加入贸大似“归家”
“欢迎回家!”这是留学生开学典礼上给伊万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即便是7年后回忆起来,如家般温暖的感觉仍包裹着他。“听到这句话我觉得我回家了,来贸大‘读博’是正确的选择。”
国际化的学习环境、亲切的老师、热情的同学,帮助伊万迅速融入了贸大。“在贸大,我收获了丰富的教学和学术资源,同时能够向知名专家学者借鉴宝贵的经验。”在贸大教授白树强指导下,伊万将自己感兴趣的“‘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哈两国开展的经济合作”、“数字贸易和数字经济”两个研究方向结合在一起。“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白教授都给了我非常大的支持与鼓励。”2020年疫情期间,伊万无法回到校园进行线下学习,博士论文写作受到影响。白树强得知后,鼓励他克服困难,帮助其推进学术研究。同年夏天,伊万顺利取得博士学位,并留在贸大成为一名外籍教师。
对于伊万来说,“留在中国是一种必然”。17岁到33岁,伊万在中国从青少年成长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在丝路16年,在某些方面,我感觉在中国比在我自己的国家更加适应,用英语或汉语授课甚至比用我的母语俄语更轻松”。目前,伊万主要为国际留学生教授科学研究方法论、数字贸易和数字经济课程,同时也为中国学生开设俄语经贸谈判、俄语会话相关课程。在课堂上,伊万尽可能让每一名学生都参与讨论,讲授知识的同时他也会倾听学生们的想法。在课堂之外,伊万也与学生们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启航丝路“第一站”
“我叫伊万,来自‘一带一路’向西发展的第一站:哈萨克斯坦。”伊万习惯用这句话介绍自己。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首次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重大倡议后,伊万逐渐确定了自己的研究兴趣,并于2016年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到贸大攻读博士学位。同年,教育部印发关于《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通知,明确将设立“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资助“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学生来华留学或研修。为使更多国家学生能够来到中国学习,伊万积极参与学校宣传工作,通过讲述自己与贸大最鲜活的故事吸引“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乃至全球各国的留学生来到中国、来到贸大。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不仅改变了伊万个人的生活,也提高了哈萨克斯坦人民的生活水平。2022年,中哈双边贸易额达到311.7亿美元,同比增长23.6%。在物流领域,两国积极发展公路、铁路过境运输、国际陆海多式联运。尽管疫情严重,但自2020年以来通过霍尔果斯和阿拉山口穿越哈萨克斯坦的中欧班列数量并未减少。仅2022年就有1.33万列中欧货运列车通过新疆两大口岸,同比增长8.7%。伊万认为,这都是基于中哈两国政治高度互信、经济结构互补以及民心相通。
当被问及是否会回到自己的国家时,伊万说:“即便有一天我离开中国,我也不会离开‘一带一路’倡议,因为我的生活已经跟中国紧密联系在一起。”未来,伊万将持续为中哈两国间开展全方位互利合作提供学术研究支持,积极培育新时代的丝路青年人才,促进中哈两国人民民心相通,助力来华留学生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找到自己的定位。
今年,正值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圆满落幕。这一倡议作为我国提出的重要战略举措,已经在过去十年间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其背后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青年贡献的智慧,而伊万也将与新时代丝路青年一道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青春力量。
(本报实习生刘彩之对本文亦有贡献)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