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引擎”激发学校发展“新动能”
■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广东探索
教师团队获省级以上奖项66项,连续3年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2023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量居全国同类院校第四位……这是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广州铁职院”)教师队伍近三年来取得的优异成绩。
广州铁职院是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国家示范性(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坚持服务轨道交通产业和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不动摇,充分发挥政府部门高度重视、行业背景深厚、产业集聚程度高等多重优势,按照“稳定、培养、引进、借智”的人才队伍建设思路,重点培养一批在行业及同行中有较大影响的专业领军人才、专业带头人,形成一批由专业领军人才、高层次技能型人才、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等组成的“大师名师领衔、骨干支撑、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教学团队、创新学术团队,打造一支“专兼结合、团队协作、特色鲜明、梯队合理、优势明显”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招才梧桐树”引来“人才金凤凰”
人才资源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广州铁职院紧扣“双高计划”高水平“双师”队伍建设要求,以《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为指引,加强顶层设计,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学校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实行博士常年招聘、正高级人才直接引进的方式,加大对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支持力度,铸就引才聚才强磁场。
为提升学校铁路特色专业师资的核心竞争力,广州铁职院健全人才灵活引进机制,实施“靶向工程”计划。学校每年引进计划的25%从行业企业引进,靶向引进企业高层次高技能人才,补齐“智慧运维”高素质“双师型”教师短板。学校引进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肖卫国、博士李青松等多位企业高层次人才,以及机车车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李涛、运营管理高级工程师黎志涛等铁路紧缺专业人才。
广州铁职院依托广州工业交通职教集团,加大对行业企业领军人才、大师名匠的聘用,按照“互聘互派”原则,引进以中国铁路总公司李志锋、香港铁路有限公司刘天成(亚太地铁联盟主席)为代表的行业企业领军人才43人。学校聘用和培养省级高层次技能型兼职教师3人、省级产业导师团队1支、省级产业导师2人,立项培育省级高层次技能型兼职教师(产业导师)44人;聘请兼职教师2253人次来校任教,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课时比例达35%。
高层次人才是推动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广州铁职院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坚持“刚柔并济”原则,加强引进重点专业高层次人才和骨干教师。学校引进国内外知名大学以及大型轨道交通企业高层次人才26人,刚性引进17人作为学院的专任教师,柔性引进乌克兰国家科学院控制研究所维塔利·巴云院士等3人、西南交通大学张卫华博导等6位校行企领军人才为客座教授。
近年来,广州铁职院还充分发挥二级教学单位的资源优势,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通过柔性方式,采用直接考察聘用或“一事一议”“一人一议”的方式优化选聘流程。学校面向企业与科研院所聘请高水平专家学者,近5年共引进专任教师75人。
广州铁职院教师队伍整体结构持续优化、整体素质不断提升。目前,学校有专任教师510人,其中博士或副高以上职称占比44.31%,省级以上称号人才22人;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137人,其中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3人、省级以上称号人才30人;建有1500余人的兼职教师库。
多措并举助推教师全生命周期持续成长
师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本。广州铁职院将师德师风教育贯穿教师职业生涯全过程,将师德纳入教师年度、聘期考核及职称评聘的首要内容,实行教师师德失范行为“一票否决”。学校开展师德标兵、“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评比等系列活动。学校每年评选校级“优秀教师标兵(师德标兵)”6人,教师李瑞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管春玲等教师获南粤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吴静、闫娟等教师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为引导教师德技并修,广州铁职院关注教师专业成长。针对不同发展阶段教师成长的特点和需求,学校分门别类设计师资培训计划,打造特色载体,系统推进领军人才工程、大师名匠工程、海外人才工程、菁苗培育工程和团队创新工程师资队伍建设的五大工程。
教育者先受教育,授人技能者先有精湛技能。为实现教师全生命周期持续成长,广州铁职院创新构建覆盖教师职业生涯的“2265”培养体系。学校依托“国家培训基地+国家示范性职教集团”两个平台,围绕“师德师风+专业发展”两大主题,构建“院士工作站+省(市)重点实验室+大(名)师工作室+博士工作站+‘双师’培训基地+企业实践站”6类教师发展平台,打通教师“成长、成熟、成才、成名、成家”五阶提升通道。
“能文能武”的“双师型”教师,是建好“双高校”的关键之一。广州铁职院依托专业实训室、“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工作室(站)、大师工作室、院士工作站等平台,构建分层分类“双师”队伍培育体系,为职业教育培养“大国工匠”之师。学校还推行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支持专业教师参与企业项目的研发,切实提高专业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专任教师年人均企业实践时间达35.78天。
为进一步提升教师“双师”素质,广州铁职院校企深度合作共建高水平教师发展中心等校企协同培育平台,构建校企深度融合的教师队伍联合培养机制。学校积极推动企业共建教师发展中心,打造教师发展服务平台,以广州工业交通职教集团为依托,积极协同推进校企共建教师发展中心、工作室(站)等,构建三层递进的强师培育平台系统。
目前,广州铁职院“双师”素质专业教师人数达310人,专业教师中“双师”比例达84.24%;具有3年行业企业一线工作经历的专业教师为151人,占比41.03%。
分类评价营造人人尽展其才良好生态
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突出改革引领。广州铁职院把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制度作为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的关键环节,系统规划建立教师成长激励与考核体系,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性评价,探索增值性评价,健全综合评价,提高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学校根据不同层次、类型教师的岗位职责和工作特点,以及教师所处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探索教师分层分类管理和评价考核标准体系。
为激发人才队伍发展的内在动力,广州铁职院按照“破五唯”、推进“四个评价”改革原则,修订学校《职称评审办法》。学校按“年度考核—聘期考核—职称评审”三位一体的教师激励与考核体系,制定完善《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选拔及管理办法》《院级教学名师评选及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合理规划并建立从普通教师到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大师)、专业领军人才的教师职业生涯成长激励体系。
改革增动能,评价促发展。广州铁职院按岗需匹配,评聘结合,按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并重型、科研为主型等分层分类制定教师系列评价标准。学校引导教学单位建立内部竞争机制,将课堂教学质量、科研创新、技术技能等作为重要评价指标,并向在学校重点工作中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员倾斜,推动人才评价从“数量”向“质量”转变,激发教师干事创业的原动力。
讲贡献、增待遇,健全教师激励机制。广州铁职院编制《绩效工资分配管理办法》和《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建立以绩效工资为主体、专项奖励为补充的薪酬体系,完善教学单位自主分配,向教学一线、优秀教师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机制;按照谁聘用谁考核的思路,修订《绩效考核办法》,探索建立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薪酬体系。
辐射引领打造更多职业教育“良匠之师”
作为国家级别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广州铁职院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团队以树立共同愿景为团队发展基石,依托三大平台,推进团队建设,聚焦教育教学创新四大核心领域,优化协作共同体运行机制和团队建设评价机制,形成“1342”教师教学团队建设模式,有效解决了团队协同管理困难、校企合作壁垒坚固、队伍国际化能力偏低等痛点问题。
近年来,广州铁职院以教师团队建设为重要抓手,充分依托教研室、“双师”工作室、企业工作站及技能大师工作室,跨专业、组织和学院组建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和技术创新团队,构建“国家—省市级—校级—院级”团队体系。学校创新团队组织形式、规范团队运作机制,发挥团队在课程建设、教学创新、技术创新、社会服务和梯队建设方面的重要功能。学校获准立项1个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国家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0个省级教学团队、9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
一套组合拳打出,广州铁职院教师队伍整体生机勃勃。学校获批国家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立项,连续两年入选“全国100所高职院校教师发展指数优秀院校”。
为在服务国家战略中作出更大贡献,广州铁职院增强人才高地的辐射带动作用,构建国培、省培和地市县校的四级师资培训服务体系。学校坚持服务地市导向,构建“全口径”“全体系”职业教育师资培训服务体系,对接地市精准开展“定制化”培训。2021至2022年,学校面向广东茂名、湛江等粤东西北地市30余所中职学校1500余名教师开展培训;结合教育结对帮扶工作,开展中小学教师学科能力建设等项目,共培训900多名教师,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提供强有力的师资支撑。(段文)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