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科学教育须实现教育学理新突破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11-0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真正促进科学教育有效开展,就必须从源头上改进教育思想观念,完善教育学理,使操作层面的科学教育行动变得更加自觉、自主、自如、有效。

    在教育学理层面,教育工作者日常使用的“教育”概念,其蕴含的科学成分显著低于科学在日常生活中所发挥作用的比例,并且随着科技迅猛发展,这一差距在逐渐拉大。传统教育观念将教育作为改变人的工具,较少关注受教育者对真理的探索状态与能力。在现实世界,升学、文凭在不少人心目中的地位远高于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的培养,这种教育观成为阻碍科学教育的隐形栅门。教育理论的内容与表述方式,若以科学标准衡量,也存在忽视科学、缺失科学的现象。因此,完善教育学理是有效实施科学教育的基础,以科学校正教育观念,丰富教育学理论,严密教育逻辑,完善教育方法体系,探明科学技术进步引发的教育学新理论,并使之融入教育学理体系,才能获得科学教育更有效的不断改进。

    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不仅仅是增加科学课程,科学课程只是其中部分内涵,还要在教育内容、方法、逻辑体系、原理上融入科学的观念、精神、原则、原理。使语文、历史、数学、音乐、美术等所有学科都具有科学精神与素养提升的元素和职责。科学教育是否充分,以其最终能否培养出有更高科学素养的人为度量。为适应科学对生活和教育发展的要求,教育学理须尽快实现新的突破。

    拓展“教育”概念,容纳更多更新的科学内涵

    在人类教育发展史上,“教育”的概念随社会生活而不断丰富发展。早期,由于科学发展较为迟缓,科学运用于生活的水平较低,教育常用来指学校中的人文教育,文法学校在教育体系中长期占重要地位,课程内容、结构比例、规则规范通常根据非科学的人文和价值来确定。随着科学发展及其在人类社会生产与生活中的作用日益重要,“教育”概念理应发生内涵扩大、性质转换、重心位移和结构紧密等变化。

    然而,受教育工作者自身认知、教育管理与评价体制机制、课程体系等方面惯性的阻滞,这一变化发生迟缓,远远落后于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在教育发展过程中,“教育”概念更新往往与科技发展如影随形,既不能过分超前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不能过多落后于科学技术发展,需要以开放的姿态,吸收最新的科学成果,充实、丰富、发展教育自身,需要有日益增强的科学意识、及时更新的科学内容、不断强化的科学思维与逻辑、不断迭代升级的科学技术和不断提升的科学精神,以此持续建构满足生活向前向上发展所需要的新的“教育”概念。

    保持质疑精神,减少标准答案

    科学始于怀疑、质疑,长期绝对、被动、标准化、不容置疑的教学氛围往往会窒息了未成年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湮灭了作为科学研究源泉和持久动力的质疑精神。

    在历史长河中,人类每次科学的进步都源于对原有定式与结论的怀疑——中国隋唐时期天文历算的兴盛与此前对独尊儒术的质疑直接相关,宋代儒学中兴源于宋初疑传疑经思潮,世界上的奇思妙想、发明创造都源于超出原有认知框架的异想天开。如果教学过程中完全没有师生的怀疑、质疑,不断复制书本上已有的内容和答案,不仅会导致长期大规模的被学习、被教学,而且会导致学生形成被动型人格,乃至于影响整个社会原创能力的迸发。

    质疑不仅是一种态度,还是一种思维、一种行动、一种方式方法。有质疑才会去寻找新的证据,进行新的论证,得出新的认知与结论,获得新的能力,得到新的教育样态。完全没有怀疑过程的教育就不可能随着科学发展不断更新、完善和升级。

    在当下的教育实践与理论活动中,要包容并保护怀疑与质疑,鼓励师生敢于质疑,不因质疑而受歧视,遭遇惩罚、伤害与损失,并能将质疑运用于教育教学的每个微小改进,从概念、定义、推理到逻辑、原则、原理,发现尚存的瑕疵和错误,取精弃粕,不断改进,这就是在教育教学中充分体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也是推进教育不断步入科学新境的现实途径。有了师生敢于纠错和质疑,还需要在教育管理与评价中包容质疑、鼓励质疑,进而形成催生创新、孕育进步的良性土壤,切实逐渐增加教育的科学成分。

    引入更多实验,减少静态教学

    现代科学建基于实验,它对教育的要求是转换教育教学方式,从仅仅靠“通过阅读学习”,更多转向“在做中学”,并使二者得兼,并相互验证、并行不悖。

    事实上,实验、试验方法在100年前就被引入中国教育研究与实践。1921年,英国教育家尼尔创办以儿童为中心的实验学校——夏山学校;1927年,陶行知创办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总体而言,在当下教育学理研究与实践中,试验与实验方法研究运用不充分、不均衡,不少挂名“实验”的学校或机构长期无实质性实验,更谈不上在学理探索中进行实验。

    引入更多的实验,不仅是从科学向度实现进一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还是促进教育教学认知过程的科学化转换,依据科学原则改进教育教学管理与评价。最为重要的是,要创造学生自主学习、科学探索的条件与机会,寻求有效改变师生被教学、被学习局面的途径。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关键,在于消除学生的被动参与,即教师和家长将孩子时间、空间和学习内容安排过满这一关键障碍。加强科学教育,就是要增加学生自主科学探究与实践的时间,杜绝“题海战术”等机械性练习,带领学生走进实验室动手操作,丰富实践体验,拓展综合能力,以此培养出具有较高科学素养的青少年,助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建设。

    更多使用实证,减少主观臆断

    融会科学的教育必然需要实证,以减少教育的主观臆断。以实证为原则对已有教育进行科学性、可信度检验,是教育向科学探索与延展的主要方式。

    实证可以将不同的受教育对象依据其天性区分开来因材施教,使具体的受教育对象得到与其天性相符的教育。但作为教育者,仅仅做到这点还不够。教育工作者只有基于实证和众多学生个性,创造出适合自己的新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新的手段与技术、新的理论和新的学说,才能有益于整体教育品质的提升。

    实证,经由观察或实验筛选出事实、规律、真理,摒弃教条和思辨以及所谓绝对、终极却无法确证的抽象表述。只有经过实证,才能确凿证实或证伪所面对的对象,而教育中如果有太多需要实证却没有通过实证检验的东西,就会降低教育的真实性、逻辑性和效能。坚持实证原则,对已有教育目的、教育目标、教育原则、教育方法进行检验,不断汰去其中虚、伪、劣的部分,才能保障教育教学常态具有前沿性和创新性,紧随科学发展步伐不断更新和进步。

    现有的科学教育存在的不完整、不深刻、效度有待提升等问题,与教育概念不整全、怀疑不足、实验不够和实证缺位直接相关。只有沿着科学向度更深度走进,才能让教育内容充实,消除片面,避免肤浅,更有效地服务于每个受教育者的多样性成长发展,使教育更多样、更丰富、更科学,有助于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简言之,教育只有深刻洞悉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并与科学技术发展密切互动,深刻认识并准确界定科学技术的变化及其对教育的影响,教育学理随之不断深刻、精细、更新,才能确保教育实践的适合与有效发展。

    (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理论研究所研究员,本文系该院中央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教育学理探索的科学向度”[GYJ2023001]成果)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