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为青少年营造更安全的心理环境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11-0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在近日举行的首届青少年心理安全论坛上,与会专家指出,学业压力和家庭环境成为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主因。会上公布的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升学压力”“父母期望”等是影响青少年焦虑(抑郁)的主要因素。

    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学校、家庭、医院、政府部门及相关组织机构投入了大量资源,面向青少年群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危机筛查预警和干预治疗等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此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很多心理问题虽表现在青少年个体身上,却往往源自家庭和学校。对于心理安全维护而言,提高青少年自身的“心理免疫力”很重要,但优化心理成长生态环境同等重要。为此,全社会需要把关注点从主要聚焦青少年群体扩展到对学生、家长、教师、社会文化的共同关注上,着力消解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隐患,携手为青少年营造更安全的心理环境。

    首先,还原情感安全的家庭心理环境。焦虑是可以传导的,并在传导过程中会被不断放大。青少年焦虑不安的情绪多半来自成人世界的传导,特别是家长的传递。近年来,家长从经济形势、社会情势和世界发展态势中接收到的不确定性与日俱增,压力感、焦虑感日益增强,这有意无意地投射到子女教育当中。很多家长明明清楚过激言行会对孩子造成伤害,但在亲子沟通过程中却往往“一点就着”,难以抑制地向子女宣泄不良情绪,继而陷入一种恶性循环。这时,一味对家长说教、责难、施压,只会使事情更糟。当务之急是先维护好家长的心理健康,重点关爱特殊家庭的家长,增强家长压力应对和情绪管理的能力。面对情绪稳定、理性平和的家长,孩子才能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无条件的爱,为心理安全找到最为重要的情感庇护港湾。

    其次,构建认知安全的学校教育环境。学校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全社会关注教育、重视教育本是件好事,但被寄予过多期待时,就会成为教育所不能承受之重。“知识改变命运”不能被异化为“分数改变命运”,学校教育也不能与知识学习画等号。为此,要在应试、升学、竞争等功利性目标上为学校教育减负,在教育考核评价中为学校、教师和学生松绑,要同等关注师生的心理健康素养,不能把充满乐趣的知识学习过程变成了然无趣的应试备考过程。在升学压力、学业压力客观存在的前提下,要重视学校育人功能的发挥。强化学校作为青少年自我探索、资源共享、人际交往、智慧生成场域的重要作用,对冲学生的被评价焦虑和高竞争压力感,增强多向度、多途径的成功体验,使学生在求知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心理安全感。

    再其次,营造行为安全的社会文化环境。当今时代,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模糊性的乌卡时代特征日益明显,更容易出现心浮气躁、紧张不安、防御应激等社会情绪。网络时代信息传播途径的多元化,提高了各类负面信息的易得性,会对受众心理形成冲击,引起社会心态震荡,继而产生泛化焦虑或极化反应,这对于青少年心理安全感的消极影响更大也更长久。为此,全社会需要有意识地提高青少年心理保护意识,共同营造稳定成熟、高容错率、高包容性的社会心态,让学生在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时能够大胆尝试、不怕犯错、敢于行动。

    最后,为青少年价值感“减损充值”,增加自我安全概念的新价值支点。很多成年人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与自己年轻时相比,现在的青少年学习、生活条件更优越,但幸福感反而稀缺了?一个重要原因是,现在的青少年获得自我价值感的支点变得越来越少。在物质相对匮乏、家里缺少人手、全家忙于生计的年代,青少年能从努力学习、打零工、做家务、照顾弟弟妹妹的过程中获得价值感。而现在的青少年,特别是城市青少年,除学习之外基本没有为家庭作贡献的机会,矛盾的焦点更多集中在学业压力和父母期望上。如果学习成绩不理想,就会大大降低青少年的生命价值感。当然,这不是说只有回到过苦日子的年代才有利于青少年成长,而是要在当今时代增加青少年获得成就感、意义感和价值感的机会,从而为其形成积极的自我认同提供更多的价值支点。

    (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