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原则上,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义务教育阶段为何需要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怎样才能有效落实?学生和家长如何充分参与?日前,本报记者采访了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安桂清。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特点与价值
记者:什么是跨学科主题学习?
安桂清:跨学科主题学习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与单科独进学习相对的学习方式。参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规定,虽然各学科使用的概念稍有差异,比如“跨学科主题学习”“跨学科实践”“综合与实践”等,但在超越传统单一学科的视角审视一个重要主题、问题或议题这一点上,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概念具有一定的共识性。义务教育各学科所确立的10%课时的跨学科主题学习主要是指基于学生的素养发展需求,围绕某一研究主题,以本学科课程内容为主干,运用并整合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开展综合学习的一种方式。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特点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素养立意。跨学科主题学习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学科知识的整合发展,强调现实问题的跨学科解决,关注学科核心概念及跨学科大概念的运用,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等。
第二,综合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推动学生把当下所学与所处的学校情境、社会情境和未来职业情境加以联结,提供给学生综合运用不同学科领域的内容和方法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的机会,是一种“活动”的学习、“协作”的学习和“反思”的学习。
第三,融合创新。跨学科主题学习超越传统单一学科方法的束缚,在解决真实问题中借用、移植多学科的方法,拓展认知边界,尝试用更广阔的思路实现不同学科知识的碰撞,从而产生新的创意,实现知识创新。
第四,具身行动。跨学科主题学习倡导超越传统心智层面的学习,积极发挥“身体参与”的作用,强调学生学习的亲身体验与具身实践,让学生在问题解决的基础上,将解决方案与个体想法付诸实践,实现“身心一体”的活动学习。
记者:既然分科继续存在,义务教育阶段为何倡导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
安桂清:这恰恰表明课程整合超越了传统的内容组织方式,跃迁至学习方式。换言之,课程整合的重心有所转向,不再纠缠于学科和跨学科在内容组织方式上的区别。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一种融知识综合与问题解决于一体的深度学习方式,是素养时代课程整合的重要实施途径。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置符合社会发展趋势与国家实施的人才强国战略。随着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变化加剧,人类面临在不确定的世界中处理复杂问题的挑战。改革教育模式,重塑新一代人才的跨学科素养结构成为教育改革的战略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指出,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要大力培养具有跨学科理解能力的科学家。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学生跨学科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新世纪以来,推进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制度化实践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教育战略选择。从学生成长的角度看,跨学科主题学习所发展的不仅仅是学生的知识整合与问题解决能力,还涉及道德性、价值观和意义感等人格属性的发展。青少年在跨学科主题学习所提供的整合性体验中有机会处理价值问题,并且是以一种真实的情感和态度直面这些价值问题,这对培养具有良好个性和对周围世界与群体生活负有责任感的个体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施与评价
记者:跨学科主题学习占本学科总课时的10%,如何理解这个“10%”?
安桂清:在课程安排中,跨学科主题学习原则上不少于10%的课时。10%课时的跨学科主题学习与90%课时的学科主题学习共同构成一门学科课程的整体结构,共同承担课程核心素养的培育任务。各学科10%课时的规定是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稳妥推进的重要体现,换言之,10%仅是最低要求,其他90%课时的课程内容设计在能力允许的范围内也应当以整合为目标,带动学习方式的普遍改变。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本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的亮点,具有重要的价值引导功能。具体体现为:第一,能够为教材内容组织形态和呈现方式的变革起到示范作用。跨学科主题学习在教材中的设置需要体现学生的学习逻辑,这对以往学科知识本位的教材内容组织方式提出了挑战。通过大观念、综合主题和探究任务实现教材内容组织的重构,将展现教材呈现方式的创新形态。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置为素养取向教科书的编写起到了示范作用。第二,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为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局面所进行的破冰行动。解决被动接受的课堂顽疾非一朝一夕之事。跨学科主题学习坚持采用项目化学习、任务型学习和问题本位学习等学生自主学习方式展开跨学科探究,有助于形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形态。第三,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实现义务教育减负增效改革目标的调节措施。将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的一些新需求转化为跨学科的主题纳入已有学科是课程体系“瘦身减重”的重要方式,可以有效避免“课程超载”现象。应当说,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义务教育提质增效所推出的课程示范板块,能够为减轻学生学业负担腾挪空间。
记者:理想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应该是怎样的?若要评价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您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考量?
安桂清:理想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应能体现其知识整合、问题解决与价值关切三位一体的核心要义。换言之,学生在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发展的不仅是学生的高阶认知能力,同时也能促进学生价值观念和必备品格的发展。具体而言,一个好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可以从其基本要素——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任务(活动)、学习评价等角度来考量。
在学习目标上,符合国家课程标准和学生学情实际,育人价值和素养指向清晰,以问题解决能力为核心,渗透两门或两门以上的核心知识与技能,提供基本的操作和实践机会,体现对世界的关怀与责任。在学习内容上,教学情境与真实生活或社会发展息息相关,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情境中的学习内容能够科学、合理地整合多学科的知识,有清晰明确的任务或关键性问题连接不同学科的核心概念与技能。在学习任务(活动)上,富有挑战性,能体现学生问题解决、团队协作等高阶能力培养,能够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多种类型的学习支架,发挥学习引导作用。在学习评价上,注重学生的表现性评价,评价量规维度明确,等级标准清晰,与目标具有一致性。评价内容涉及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核心环节与要素,如任务完成、学生协作情况、跨学科知识应用、学习态度及品格发展等。
跨学科主题学习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记者:目前,组织和落实跨学科主题学习还存在哪些现实难题?您认为应该如何破解?
安桂清:目前,中小学在组织和落实跨学科主题学习时面临的挑战主要涉及课程规划、师资、教育评价等方面。
首先,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落实考验学校的课程规划能力,各个科目都有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安排,这些活动在不同学科中是采取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与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穿插安排,还是将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进一步统整,集中于某一时间段加以落实?这需要各学校进行系统设计,协调师资与资源,以确保其有效落地。
其次,很多学校在推进跨学科主题学习时面临师资胜任力不足的问题。学科本位的教学方式与师资配备很难满足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要求。因此,建立教师之间的协同教学机制,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共同为学生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提供支持势在必行。但协同教学机制的建立要避免学科拼盘的实施方式,应坚持“以学习为中心”的理念,伴随学生学习任务的展开,教师分别作为学习的组织者、观察者和支持者协同参与教学,与学生一起投入跨学科主题学习。
再其次,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评价也是学校面临的难题之一。究竟要跨到什么程度?做到什么程度?各科课程标准在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置上存在差异,跨学科主题学习大体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渗透在一些综合课程中,如道德与法治;二是采用“学科+跨学科主题”的方式,二者全纳入学业质量范围;三是采取“学科+跨学科主题”的方式,但后者不纳入学业质量范围。如何基于课程标准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评价,这一问题有待突破。
记者:您认为要想实现真正有效的跨学科主题学习,需要来自哪些方面的资源和帮助?
安桂清: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有效落实需要学校坚持自主创新,同时最大限度地整合、利用、开发家庭和社会的多方资源,建构系统的支持体系,具体包括:第一,专业引领。以学校为主体,引入专业团队,建立较为稳定的跨学科培训队伍或基地,通过工作坊等形式对教师开展专项培训,提升教师的跨学科课程开发能力。第二,组织重构。从组织机构变革着手,可以设置各类跨学科主题学习中心或联合教研中心等,使之作为教研组织推进跨学科教研的常态化,同时作为负责跨学科师资建设的组织,促进教师跨学科能力的提升。第三,资源适配。充分挖掘和利用跨学科课程开发所需的各类资源。争取与社区和家庭通力合作,建立校外跨学科主题学习基地,强化资源统配与协调管理,推进资源整合与共享,为教师的跨学科实践提供强有力的资源支撑。第四,空间再造。通过创新实验室或功能教室建设,创设与跨学科主题学习相匹配的学习空间,借助网络平台和校外实践基地等拓展学习空间。同时,注重学习空间的功能再造,设置项目工作室、资料查询区、小组合作区、多组协作区、公共展示区等,充分发挥空间对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支撑作用。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