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所指 教育必达
2000年,我国义务教育实现基本普及;
2011年,我国义务教育实现全面普及;
2021年底,我国实现县域范围义务教育基本均衡。
每一座里程碑都标记着我国教育的发展方向——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经验,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南针,更是执政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国理政理念和方略在教育中的具体体现和生动实践。
面向未来,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的下一个目标: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
顶层擘画展宏伟蓝图
对于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向来看得很重、抓得很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础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地位,必须把握好定位,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努力把我国基础教育越办越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搞得越扎实,教育强国步伐就越稳、后劲就越足”。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围绕服务国家战略需要,聚焦人民群众所急所需所盼,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加快缩小区域、城乡差距”。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坚持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
纵观政府工作报告,从2018年的“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到2019年的“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2020年的“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2021年的“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2022年的“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再到2023年的“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人民对教育发展的要求渐次提高,国家不断作出回应。
高度重视流露出拳拳关爱。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是教育领域提供的基础性公共服务,与全体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和诉求紧密相关。义务教育是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最核心内容,更是必须要办好。
回应人民群众“有学上”“上好学”的期盼,蓝图一步步绘就。2006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首次以法律形式提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推进。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强调要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发布,明确要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成果,完善办学标准,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
2023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列入党委和政府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健全了保障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政策体系。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础教育重要指示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举措,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完善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抓手。
顶层部署明方向,细节谋划抓落实。
在教育部先后出台的文件中可以看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是随着基本均衡的逐步实现,压茬推进部署的。要明确标准,教育部出台《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提出30多项具体指标;要树立典型,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和宁波市江北区通过首批优质均衡督导评估认定;要大力探索,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的通知》,确定135个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要强化协作,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意见》,为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在上下一心的探索中可以看到,各级政府共同做大优质教育资源“蛋糕”。山东省青岛市出台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三年行动计划,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满足老百姓对“上好学”的期盼;河南省郑州市连续15年把中小学建设作为政府民生实事强力推进,新建(改扩建)中小学423所,新增学位61万个;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在公用经费、教师配备、教师待遇、教师培养等方面不断挖掘政策潜力和服务质量,办好“温馨村小”……
坚持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们国家制度的巨大优越性。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取得的显著成效奠定了教育强国的坚实基础,也奠定了我们实现优质均衡的历史自信与必胜决心。
兜牢底线增民生福祉
“您是兰兰的父亲吧?我们来接您的孩子回家上学。”这是一场跨越3400公里的劝返之旅,四川省凉山州会东县工作组成员来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尔勒市,找到了辍学儿童兰兰父母务工的工厂,接兰兰回归校园。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要保证贫困山区的孩子上学受教育,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蜿蜒的山路上,纵横的沟壑里,回荡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
公平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促进公平始终是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的主线。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两不愁三保障”列为破除贫困难题、消灭绝对贫困、迈向全面小康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义务教育阶段“一个都不能少”是其底线目标之一,是党和国家作出的庄严承诺,直接关系人民福祉。
一条条上学路通向了边远山村,一笔笔学生资助托起了上学梦。
每年开学,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第三小学校长和永强都会给一年级新生上一节感恩课。“大家算算小学6年,国家在助学上给我们投入多少钱?”“一年3500元,6年2.1万元。”和永强特意拿出2万多元现金。学生们惊呆了,对国家的补助有了深刻印象。
学生资助是重要的保民生、暖民心工程,也是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中的关键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逐步建成了中国特色的学生资助体系,学生资助项目更全、资助力度更大、资助标准更高、资助范围更广,实现了资助政策“所有学段、所有学校、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三个全覆盖。
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之时,人类教育史也书写下了关于“一个都不能少”的奇迹。截至2020年11月30日,全国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由台账建立之初的约60万人降至831人,其中20万名建档立卡辍学学生实现动态清零,长期存在的辍学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我国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什么是优质均衡?就是要在奇迹之上,再写奇迹。
优质均衡是基本均衡的迭代升级,要从根本上解决优质教育资源总体不足与“上好学”之间的矛盾,进一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群体之间的教育差距,补齐农村和民族地区教育短板,切实兜住底线、抬高底部,不搞削峰填谷。
为统筹解决“城镇挤、农村弱”问题,江苏省超前预测预警义务教育阶段学龄人口变化趋势,将扩大城镇学位供给纳入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600所。
为化解大校额、大班额的学位供需矛盾,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共拿出相当于全区一年财政总收入的资金,新建改扩建学校120余所,构建“15分钟上学圈”。
为破解随迁子女“入学难”,浙江省宁波市把30.7万名随迁子女全部纳入“甬有优学”体系,建立跨县域外来务工人员社保互认机制,实现随迁子女就近入学、入好学。
为保障残疾学生受教育,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建立了“以特教为支撑,普特共同参与”的多元化送教模式,打通残疾儿童少年求学的“最后一米”。
到2027年,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要初步建立,供给总量进一步扩大,供给结构进一步优化,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到2035年,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经费投入、治理体系要适应教育强国需要,适龄学生享有公平优质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总体水平步入世界前列。
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全力以赴。
攻坚克难促全面发展
迈入优质均衡阶段,教育事业锁定“高质量发展”目标,重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全面推进“五育”并举,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这意味着,必须以更大的力度攻坚克难。
2021年4月,一名学生家长想给孩子提高数学成绩,向培训机构陆续缴纳了21万元补课费,结果孩子只考了59分。在此前的一段时期内,K12教育培训产业加速扩张。教育质量若与资本挂钩,教育的壁垒只会越筑越高。
重锤落下——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着眼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保障每名孩子都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