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都爱到学校食堂吃饭了
“在课堂上我学会了很多营养膳食知识,还学会了制作传统美食,以前我包的粽子总‘露馅’,经过老师的指导,我包出了完美粽子,回家之后还把粽子的包法教给了爸爸妈妈。”提起在营养膳食课上的收获,该校四年级十班学生胡恩侨很自豪。
除了依托食堂开展食育特色课程,崂山区第二实验小学还开发实践基地,作为学生劳动实践的场所。
“我们在校园里打造食育基地‘四时田园’,学生可以在这里种植蔬菜等农作物,通过观察、实践、写日记等方式感悟生命和成长。”修文艳说。
在青岛市教育人看来,食堂不仅是学生吃饭的地方,更是育人的场所。作为一个开放共享的教育场域,食堂设施和布置可以为学生科普健康膳食知识、涵养勤俭节约等传统美德,同时也可以作为劳动教育以及开展特色课程的场所。
“我们学校开发了‘食全食美’食堂特色品牌,将食堂工作与学校课程有机结合,整合了劳动课程、传统文化课程、节日课程等,四年级学生学习制作小馒头,五年级学生动手包饺子,六年级学生中秋节做月饼,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让食堂也成为实践大课堂。”基隆路小学校长邱琳说。
这只是青岛市食育文化育人的一朵浪花,青岛的目标是利用好学校食堂这一育人场所,激荡起全环境育人的层层波涛。
“目前像崂山区麦岛中学的‘二十四节气食谱’、第二实验小学的‘四时田园’、山东头学校的‘传统家乡美食文化’等特色亮点食育文化建设都得到了师生和家长的好评。”青岛市崂山区教体局局长唐超说。
“学校食堂绝不只是解决学生吃一顿饭的问题,我们的目标是全环境育人,把食堂打造成食育文化的阵地。”姜元韶说。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核心素养导向下探索跨学科学习
下一篇:优质均衡将带来哪些民生福祉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