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廿名校风华正茂 赓续荣光扬帆远航
巍巍学府,煌煌其著;百廿老校,灼灼其华。在素有“川北淳邑”之雅称的苍溪县城、钟灵毓秀的苍山溪水间,镶嵌着一颗教育明珠——四川省苍溪中学校(以下简称“苍溪中学”)。
苍溪中学是一所积蕴厚重、人才辈出的百年名校,是苍溪教育的“金字招牌”、广元教育的领跑者、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引领型)。在这里,历史与现代交融,激情与梦想碰撞,创新与笃行并行,120年的奋斗历程,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教育高质量发展画卷。
学府煌煌绘锦绣 百廿沉淀育栋梁
《苍邑志》载:“昔人仿文翁之制,建立书院。”据有关史料考证,苍溪中学肇始于时兴庙学的宋元符年间(公元1098—1100年),明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命名为“白鹤书院”,清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更名为“鹤山书院”。后经百余年书香润泽,于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改“鹤山书院”为“苍溪县立高等小学堂”,始开新学之风。发轫伊始,学堂提出“振兴中华,服务桑梓”的办学思想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宗旨,彰显出拳拳的爱国主张和海纳百川的广阔胸怀。1929年,学堂易名为“苍溪县初级中学校”,在校长安筱邨和进步教师李蕴璞、邹德涵、郑北辰等人的悉心教导下,红色基因根植于苍溪中学千年文脉,罗青长、李开湘等一大批进步学生先后走上革命道路,他们用鲜血乃至生命践行着“知行合一,胸怀天下”的使命和担当。
春秋易序,岁月更迭;追光而遇,沐光而行。1958年学校正式更名为“四川省苍溪中学校”,历届领导班子励精图治,将绵长醇厚的文化积淀发扬光大,1982年学校被评为四川省首批重点中学、2002年被评为国家示范性普通高中、2013年转评为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2023年被遴选为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引领型),名校建设之路高歌猛进,实现跨越发展。
百廿薪火相传,百廿春华秋实。苍溪中学历经时代浪潮的洗礼,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材,有母锡金、辛定国、罗志立、潘键、李泽华、郑文虎、邓世雄等专家学者,外交家赵竹修、薛万德、王仕维,著名作曲家陶嘉舟,书法家康俊,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中国产学研融合创新体系研究中心主任王茤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获得者、博士生导师王茂军等一大批党、政、军、农、工、学、商等各行业精英人才。近年来,苍溪中学有1000余名学生考入“双一流”大学。教育教学质量连续33年雄踞广元市前位,先后受到国家、省、市各级表彰400多次,多家权威媒体专题报道了苍溪中学办学经验。河岳英灵钟此辈,国家元气在斯文。一代又一代苍中人,躬耕笃学,逐梦前行。
劳动育人铸品牌 “五育”并举助成长
“雪梨山上栽的不是树,栽的是人!”这是当地老百姓常挂在口头上的一句话,它生动诠释了苍中人矢志不渝的教育初心和“教劳结合”的特色育人路径。
从20世纪50年代起,苍溪中学一直坚持劳动教育,65年来从未中断,成为全国劳动技术教育的典型案例,“全国劳动技术教育先进学校”这一“金字招牌”越擦越亮。1958年,为了贯彻党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苍中师生肩挑背磨,开山辟壤,将乱石嶙峋的200多亩龚家山开垦成园艺场,作为勤工俭学和劳动教育基地,成为“教劳结合”特色育人主战场,学校被树立为四川省农村中学的一面旗帜。改革开放后,根据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学校以劳动技术教育为突破口,建立起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与勤工俭学三者并重的教育教学体系,利用园艺场的技术力量和资源优势培养学生果树栽培、食用菌种植、家禽家畜饲养等农业生产实用技术,培养了大批有文化、懂技术的劳动者。实践证明,劳动技术教育的开展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大面积提升学生的文化成绩,促进人的全面协调发展,还为县域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苍溪县农业部门1995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县94.3%的种植养殖大户是苍溪中学毕业的学生,实现了“让农村学生升学有基础,务农有技术”的目标。
21世纪以来,学校将劳动教育、农业科研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从“单一的劳动技能培训”逐渐转向“引导学生参与农业科研”,让学生在生产实践中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品质,增强从事农业科研的兴趣和培养创新能力。通过开发集群式模块化劳动教育课程、构建“三分立体式”课堂教学体系、建立劳动教育实习基地和农耕文化博物馆、自编乡村建设系列校本教材、完善“教劳结合”评价体系等实施路径,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的综合育人价值。2010年,学校普教资助金课题“在农业科研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实践与研究”获四川省第四届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苍溪梨研究所培育出适应性、抗逆性强的苍梨6—2、5—51两个中熟品种,研究成果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农村中学‘三分立体式’劳动教育校本实施体系”获评四川省2021年度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创新案例;“‘农村中学三分立体式’劳动教育校本实施体系——苍溪中学‘教劳结合’全场域育人十年改革行动总结”获2021年四川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7级校友、全国棉花研究专家、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PI、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获得者王茂军回顾道:“正是高中三年雪梨山园艺场的劳动教育,在我的心中埋下了农业科研的种子。”
目前,苍溪中学还将继续以梨研所为依托,努力把劳动技术教育基地打造成集科研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于一体的综合性特色基地,让全国农村教育典型案例的这面红旗永不褪色。
改革创新添活力 塑魂提能强素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近年来,学校将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工作,以“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勇气与魄力,以“风物长宜放眼量”的定力与气度,唱响能力作风提升和教育质量提升两大主旋律,铸就了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团队。
破釜沉舟,啃下三块“硬骨头”。一是勇于“刀刃向内”,啃下师德师风硬骨头。学校深入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学习整顿活动,全面加强对学校教职工师德师风的检查监督力度,建立严格的坐班考勤制、负面清单制、全员师德台账制、师德标兵评选制等,严格执行师德师风考核捆绑责任制和“一票否决”制度,严厉打击师德失范行为,打造心正、身正、言正、行正的“四正”队伍,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二是勇于“刮骨疗伤”,啃下高效课堂硬骨头。学校推行领导推门听课、教务员楼层督查和视频监控巡课相结合的多维度课堂监控制,提升课堂管理实效;落实“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和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让教学和备考更具针对性;打磨青年教师合格课、骨干教师优质课、知名教师示范课等课型,构建“问·研·梳·练”高效课堂。三是勇于“自我革命”,啃下教育改革硬骨头。首先打破“铁饭碗”。实行学校聘任年级管委会、年级管委会聘任班主任、班主任聘任学科教师的三级聘任制;推行学生选课程、选班主任、选学科教师的三级选择制;实施领导班子成员包年级、中层干部包班级、学科教师包学生的三级承包制,构建“教学质量命运共同体”。其次打破“大锅饭”。实行“绩点+绩效”分配制度改革,推行“首席教师”制、岗位“低职高聘”“高职低聘”等措施,树立“效率优先、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鲜明导向。最后打破“流水席”。对所有升入下一年级,特别是进入毕业班的教师进行全面考评,对于教学成绩滞后、学生综合评价和家长满意度较低的教师一律进行调整。
多措并举,打出系列“组合拳”。一是做实教师培训。大力实施“青蓝工程”,帮助新教师迅速转换成长;广泛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组织教师参加全省、全国的教学研讨会,选派骨干教师前往成都石室中学、浙江余杭区名校等跟岗学习教育教学管理、新高考改革、学科建设、课程开发等,助力名师成长;邀请金太阳教育集团专家团队、全国知名教师对学校教师作高考备考、高效课堂、教研教改等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开展“同课异构”活动,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教学教研能力。二是做实正课教研。落实学校领导干部蹲点联系教研组制度,全面实行“五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定流程)教研活动,开展以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重点的小微课题研究。三是搭建成长平台。积极开展“教学科研月”活动,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县校各级各类竞教活动,充分展示、提升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
“青蓝”一心,弦歌不辍。雄厚的师资力量,成为莘莘学子成才的有力保障,同时也推动着学校一步步稳步向前。学校现有全国优秀教师3名、特级教师4名、正高级教师5名、高级教师175名,省市县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200余名,展现了苍中教师队伍的高水平、高素质。
与时偕行拓坦途 守正创新续荣光
凡世间万事,唯有敢于在问题与思考中革故鼎新,才能在前行与发展中竞进求索。在“知行合一,胸怀天下”办学理念指引下,苍溪中学立足过去、着眼未来,围绕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把“改”字贯穿始终,守正创新,激发办学活力,再续百年荣光。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