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予乡村教师乡土文化精神底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职业之一,也是最伟大、最神圣的职业之一。”乡村教师作为乡村振兴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支撑,是乡村教育发展的基石,提升职业吸引力是乡村教师留得住、用得好的关键环节。
对处于乡村地区的教师来说,提升职业吸引力的重要价值指南在于职业幸福感和教学成就感。不少教师选择在乡村从教并非基于教育职业崇高感,而是将教育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这就导致他们在进行教育活动时,难免存在被动应付的工作态度。社会各界及教育行政部门应给予高度的生命关怀,从不同层面全方位鼓励和支持乡村教育稳步前行,其中关怀乡村教师是重中之重,对于彰显教师重要地位和人的生命价值意义重大。注重乡村教师生活个体性、发展完整性和生命自主性,加强对乡村教师的关怀,秉持师生类主体,注重教师情感、体验、生命的类主体,使其在社区建设、家庭和学校教育、乡土文化传承、乡村振兴中发声。
社会各界对乡村教师的关怀仍嫌不够、符号化光环遮蔽了乡村教师职业特质等是制约乡村教师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如何提升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和职业幸福感?
乡村教师现状的改变,需从提升职业吸引力着手,这不仅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找到行之有效的着力点,其中完善激励机制至关重要。要运用政策杠杆,激励更多教师愿意扎根乡村,为乡村教育作出贡献,服务乡村振兴。
提升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依赖国家政策支持与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全面推动乡村教师各项实际激励举措贯彻落实,让乡村教师基本生活获得基本保障的同时,对职业生活和未来充满憧憬与希望。即回归教学生活本位价值取向,提升乡村教师生活品质,从尊重个体入手彰显乡村教师个体生命价值,为重塑乡村教师生命价值观打下基础。
回归教学生活本位价值取向,提升乡村教师生活幸福感。
以精神为境界的教师具有生命关怀意识,注重生命发展,而教育活动的原点是生命,完善师生精神生命是教育的根本使命。因此,在教育生活中,教师要具有生命成长的自觉,不断创造、不断反思,提升自己的教育境界。
教学回归生活意味着教师更需要从实现个体生命价值视角审视自己的职业使命和教学质量,更需要不断推陈出新为提升教育层次贡献力量,其中从精神、情感视角来关心学生多层次、多方面的发展更为重要。教学的生活价值意味着教学不仅能为教师谋生创造价值,还能带给学生光明与前途,教学本身生活意蕴深刻。教学为生活服务,也要关怀生命,赋予教学“生活意义”,为教学追求“审美感受”和“伦理美德”提供认识基础。
回归乡村教师个体生命意义,培塑乡村教师生命价值观。
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树立每一位乡村教师都是一个完整独立的生命个体的理念,进而在充分尊重的基础上给予更有温度的关怀,让他们得到较之城镇教师更为丰厚的待遇和工作条件,回应其职业理想诉求,提高身份地位的荣誉感,增强其社会责任与价值,加强多元化的教师培训,塑造职业性和专业性。同时,从提升学科生命价值着手,帮助乡村教师丰富教学生活世界,彰显职业生命价值。
为了提高乡村教育的质量,必须改善教育条件。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要加大投入,增加教育经费的比重,建设更加完善的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乡村教师应该得到更多的培训机会,以便提升教育水平和能力。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培训班、开展师德师风教育、组织教育教学研讨会等方式,加强乡村教师培训。建立完善的职业发展机制,制定相应的职业晋升和评价标准,鼓励乡村教师不断提升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并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建立健全教师管理制度,严格管理乡村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加强对教师的考核和评价,为乡村教师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保障。
改革乡村教师评价体系,关注乡村教师生活价值。
“教学面向生活世界”倡导师生进行参与性与过程性评价。具体来看,教学知识、教学能力等进行价值评估时会有直观指标进行支撑,而对于教学生活价值的评估,则要依赖抽象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内容。需要改革乡村教学评价,关注乡村教师生活内在价值,进行“去评价化教学”,即教学更为注重学生的“学”,使其从教师的“教”中挣脱出来,赋予“学”的强烈动力。教学生活的基本追求是获得和创新真知识,最终追求是完善德行,换句话说,教学生活追求道德不断向善。
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根植乡村教师生活世界的社会土壤。
作为乡村文化的精英和知识分子,乡村教师在乡村社会中具有独特地位,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为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获得当地村民的认同,乡村教师须与村民建立社会情感,积极融入乡村社会。
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为繁荣乡村文化提供了支撑,吸引乡村教师,使乡村成为居民的精神家园,还需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之精华,改变其存在的封闭文化特质。乡村教师回归乡土,意味着乡村教师通过在地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寻找新的融合点,搭建沟通的桥梁,成为立足传统文化并进行文化创新的社会工作者,而不是抽身现代教育理想去固守传统教育壁垒。对乡村教师来说,在乡村人文环境中,外来先进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乡土文化可以开阔视野、滋养身心,而乡土文化是标注乡村教师文化身份的重要标志,是乡村教师的精神底色。
(王道勋系黄河科技学院副教授、河南民办教育研究院研究员,陈延斌系黄河科技学院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研究院院长、江苏师范大学中华家文化研究院院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