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禁管理不等于闭门锁校
□张玉胜
近日,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北园开始试运行门禁系统,包括学校师生在内,进入南大鼓楼校区北园,必须要刷校园卡或者登记。这一措施在高校虽然并非首创,但依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10月10日《扬子晚报》)
对于“高校大门应否敞开”的话题,向来见仁见智。此次南大鼓楼校区设立门禁系统,引发旧话重提。由当地官方微博发起的投票活动显示,有47.2%的网友选择“支持”,而有52.8%的网友表示“反对”。相差仅5个百分点的投票结果,显示出“赞成”与“反对”的声音几乎旗鼓相当。
争议双方各执一词,也各有其道理。支持者是出于对高校“安全”与“安宁”的环境考量,而反对者则是从高校作为公共资源属性的“开放”与“共享”角度出发。确实,毫无约束、出入无忌的校园开放,无疑会对高校师生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造成不堪其扰的负面影响。设立门禁系统,有利于为师生员工创造安宁有序的校园氛围,为高校“双一流”建设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当然,高等学府一般拥有门类比较齐全、存量相对丰富的图书馆,还有宽敞明亮、功能完善的体育场等。这些资源当属全民共享的社会公共财富。如果一味闭门锁校,就很难最大限度地发挥好它们的作用,势必造成资源浪费。过半网友反对门禁管理,一定程度上表达出这种诉求与愿望。
事实上,大学设门禁不是个简单的是非题,高校大门应否敞开也非“二选一”的关系。高校管理者的责任,就是要在保障安全与资源共享的矛盾冲突中权衡利弊、趋利避害,找到平衡点,做到既向社会开放,又能管理有序。
所以,大学开展门禁管理不能等同于闭门锁校。值得关注的是,面对争议,南大校方已表示不搞“一刀切”、实行分时段管理,体现人性化与灵活性。人们期待这样的积极表态能够化作接地气的科学管理。
高校敞开大门是一种姿态和胸怀,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与托付。因此,来客务必要自重、自爱、自律,遵守规章制度,爱护高校资源,对得起这份信任,展现出文明素养。只有让高校管理与民众共享相向而行、诚信友善,才会推动高校的大门越开越大、越开越久。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