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成为夯实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基石
□绍兴市越城区鉴湖街道中心小学 陆琴琴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注重学生生活的价值。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学生的生活对本课程的构建具有重要价值。课程实施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他们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并以此为基础,提升学生的生活。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为生活而教育”。他认为,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因而教学不能脱离生活。杜威认为,教育就是儿童生活本身,儿童的课堂生活就是儿童的生长轨迹。儿童具有的交际、探究、制作、艺术的兴趣和本能的自然展现就是儿童的教育生活或课堂生活。教师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中应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不断扩大的认知范围,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一、联系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学前关注生活
1.课前准备生活化
一堂成功的思品课,课前的大量准备工作必不可少。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学生的思想基础,发现他们生活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还应思考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使他们结合课文中需要研究的内容观察生活、亲历过程,以拉近学生与教材的距离,为课堂学习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酝酿有助于该课学习的感情基调。
例如六年级下册《科技是把双刃剑》一课,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课前,笔者让学生去农贸市场或者早餐店做了一项调查,调查农贸市场一个摊位每天要用多少个塑料袋,早餐店每天要用多少塑料盒和一次性筷子。通过课前调查,让学生感受使用一次性材料的数量之惊人,进而感受白色污染的危害之大。
2.课堂内容生活化
思品课的教学内容应该是与儿童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大胆革新,用学生感兴趣、喜闻乐见的生活素材丰富教材内容,使教学内容生活化。教材仅仅是通识的要点,如何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需要教师有意识地丰富生活类资料,挖掘生活化体验,培养生活化探索能力。
三年级上册《我家的故事》的具体教学中,笔者增加了让学生设计自家家谱这项内容。学生对此很感兴趣,津津乐道地交流家中的乐事、趣事。每一个家庭就像一棵常青树,每一片树叶都是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有各自特别之处。借助这样的形式,一方面体现了学生的创意,另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对家庭的热爱,对先辈的尊重与怀念。
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体验生活
新课程观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情境创设,其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因此,在思品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新教材、新课标、新理论,创设各种各样的活动情境,把学生引入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中,激发学生兴趣,做到人人参与,个个是学习的主人。
四年级上册《谢谢你们,我的父母》一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感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心,体会日常生活中父母的辛苦操劳。上课时,笔者结合课前布置的作业——让学生在休息日记录父母一天中为自己做的事,先给学生展示了生活中一些温馨的场景合和能打动学生心灵的生活细节。比如:灯下,妈妈给孩子打毛衣;孩子生病时父母给予精心照顾;晚上,妈妈给孩子折叠第二天穿的衣服;孩子睡着时,妈妈起床为孩子盖棉被,等等。在展示这些生活小事后,笔者顺势提问:“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感受?”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心。然后教师再问:“那么,你应该为父母做些什么呢?”带着这样的情感进入课堂,学生怎么会不受到深刻的影响呢?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现在的孩子由于经历少、阅历浅等因素影响,真实的生活体验相对缺少,如学习生活中待人接物的一般礼节、在紧急情况下的求助和自救、认识交通安全标志、遵守公共秩序、遵守交通规则等。基于此,笔者常常在课堂上创设某种特定的情景,让学生亲身去尝试、体验,从而有所收获。模拟活动的关键是让学生获得体验,演技的好坏并不重要。
三、挖掘本土资源,引导学生走出去
英国学者麦克菲尔指出:“任何道德教育课程如果局限于教室里,不指向社会现实,实质上不是道德教育,是非道德教育。”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校园,走向家庭,走向社会。简单说,就是要让学习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对大自然的熟悉远甚于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事实上,自然界中也存在着许多思品课程资源,如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等。
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服务在身边》一课后,笔者带学生走进当地的敬老院,了解敬老院的工作,体会社会对个人的关怀。了解敬老院的工作人员如何照顾老人,使老人安享晚年。学生在感受社会为老人提供的帮助和便利的同时,也产生奉献社会、奉献家乡,建设美好家乡的情感。
这几年,研学旅行对学生的吸引力很强,笔者在平时的思品教学中创造机会,让学生整理研学旅行的种种收获,在课堂上进行交流。通过整理与交流,不仅丰富了学生研学旅行的空间感,而且提升了学生研学旅行的获得感。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在学完《家乡的变化》(四年级下册)后,笔者带领学生参观学校周围的新农村,走走平坦宽敞的解放南路,看看社区美丽的绿化建设。真真切切地去体会家乡的变化,激起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
总之,品德课“回归生活”立足于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思想;立足于课内外结合、课堂与生活联系、促进知情意行统一的整体性思想。这种教学思路既为广大教师所认可,又为全体学生所接受。唯此,才能使品德课真正成为学生喜欢的、真实有效的生活课程。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