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叔”的爱就是这么特别
□本报通讯员 马乐瑶
“华叔”本名曹晓华,是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的教师。有学生称他为“师大最严厉的老师”:他不苟言笑、行峻言厉;课堂上老是“板着脸一副严肃的样子”,很少说笑活跃气氛,都是直接扔“干货”,还经常时不时地来一下即兴课堂提问,有学生说一节课下来,全程高度紧张。就是这样一位严格的教师,却赢得了不少学生“粉丝”。前不久,曹晓华还获得了省高校优秀教师的称号。
曹晓华留的课程作业也很少有能轻轻松松对付的。他上的本科课程是实验心理学,课后,曹晓华都会要求“每人独立模仿一个心理实验”。对本科生而言,完成这样的作业实属不易。曹晓华却说:“实验心理学是一门难度系数很高、培养心理学思维方式的复杂课。改变人的思维方式是很难的,学习这门与思维转变有关的课程是艰难而漫长的,必须下苦功夫。”
然而,在学生开展实验的过程中,曹晓华又总是亲自上阵,小到实验数据,大到实验设计,从头到尾手把手教学,甚至自掏腰包垫下实验费用。
经历过这么一次令人“发怵”的作业之后,学生似乎开始了解曹晓华的苦心。“以前我觉得曹老师很严厉,接触多了才明白那是他对学生的爱,他希望自己的学生能更优秀。”学生赵姝慧说。曹晓华课堂上“暴风骤雨”的提问也慢慢让学生感受到益处。“曹老师的课堂充满了思考的气息。”大三学生杨荣钦说。
曹晓华每年带两名硕士研究生,数量不多,却都很优秀。不仅多人获得国家奖学金,更有不少选择继续在科学研究这条路上执着前行。比如2015届毕业生王本驰,其后到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读博,目前成绩喜人,已发表SCI论文10余篇。
然而,在曹晓华门下读研,过程可不轻松。学生每一篇交上来的论文,曹晓华都会认真对待。先专门花几天理清思路、思考问题,再把学生叫到面前,认真探讨、逐句分析。2018届毕业生李城林的第一篇外语论文,前前后后与曹晓华进行了14次讨论与大修改。当时,李城林的思路不断遇到瓶颈,花了一个多月写出的成果却不尽如人意。经过曹晓华指导修改后仍迷茫不已,这对他打击很大。曹晓华发现后不断主动找他探讨新思路,陪他分析新整理的数据。最后,李城林终于收获了满意的成果。
曹晓华对科研的热爱、专注与进取精神深深影响着每一位学生。每天从早上8点半到晚上10点多,除了回家吃饭,曹晓华基本上都在办公室;隔一段时间就要去国内知名心理研究所交流经验,把最前沿成果带回来学习并传授给学生们。除了要求模拟实验,他还鼓励学生们多去参加大型学术会议开阔眼界,建议他们同心理学领域的权威学者进行学术上的邮件沟通,而平时只要学生们有可行的想法,他更是全力提供资金支持并加以指点。
学生李庆兰第一次的开题报告没能通过,情绪有些低落,曹晓华怕她压力太大,便主动找到她,让她先休息休息,调整心情。“当时曹老师很忙,但他还是一直抽空陪我讨论其他方案,并提供了好多资料给我,我的开题才会那么顺利。”
这样暖心的“华叔”,让李庆兰充满感激。“曹老师对学生们好不会直说,但是如果有什么困难,只要你跟他讲了,他肯定是会放在心上的。”李庆兰说。
曹晓华和学生们建了个微信群,群名被学生们取为“花生花生”。学生说,“华叔”本人就像花生,外表朴实无华,深深地扎根在泥土里,却结出了丰盛的果实……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