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家长群 让沟通更走心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8-11-0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 叶青云

《开学三天,我退出了家长群》《家长群聊天记录曝光:成年人的表演,你永远体会不到》……近段时间,有一类标签为“家长群”的帖子,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发帖和回复的内容,基本都是“吐槽”。有家长说,群里总有人惯用吹捧、攀比、炫耀等方法花式求关注,态度令旁观者不适;有教师说,群里无关消息太多,整天无聊刷屏反而淹没了重要信息,功能本末倒置……

建立在QQ或者微信平台上的家长群,作为如今家校沟通最基本的手段之一,成了几乎每所学校、每个班级的标配。然而,谈起家长群,很多人是一副“难以言爱”的表情。家长群的好处,不言而喻,那么如何把家长群搭建成良性互动的家校沟通平台,如何让群内的交流变得更走心、更高效呢?记者采访了省内多所中小学的教师,听一听他们的肺腑之言。

除了班主任,家长也可以是管理员

家长群之所以成了很多人眼中的“负担群”,究其原因,是缺乏管理。为此,我省已有不少学校出台政策“亡羊补牢”。记者综合了各种版本的家长群管理规则,发现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一个班级只能建立一个家长群,反对各科教师“各自为政”;二是家长群沟通交流时间有约定,不宜太早或太晚;三是群内以转发通知、布置事项为主,不能私聊发无关消息;四是不提倡教师发布信息后家长排队点赞或回复“收到”;五是教师不得在群内点名批评某名学生。

“我们建群时的初心是促进家校有效沟通,既然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便没有什么是不能协调的。”常山县教育局办公室副主任徐德飞说,有了公约,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做一个文明的守护者,只有爱护、守护公约,才能让群“长治久安”。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周俊非常肯定这种“立公约”的做法,他认为这种做法应当普及开来,成为大家的普遍认识。“教师和家长双方在群内是对等的主体,不存在谁约束谁的问题,因此对于群的维护,双方都有责任,学校在制定规则之前,一定要广泛征求家长意见,获得家长的认同和理解,不能擅作主张。”

通常来说,每个班级家长群的管理员都是班主任,但也有一些学校不按常理出牌,他们会请其中一位家长担任管理员。比如,东阳市横店镇第三小学每个班都选了一位比较热心负责的家长作为群管理员。教师陈卫东说:“家长做班级管理员,在情感上与其他成员更接近,更易沟通,此时以事实说话,引导大家理性看待问题,其他成员的接受度就高了,学校管理变得更加轻松。”

丽水市莲都区刘英小学教师林华斌也建议班主任可以考虑把群管理权交给家委会,“最大的好处是可以节省老师的时间,以便能集中精力进行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辅导学困生”。

除了发通知,教师还可以开“小课”

群规则诞生后,对于净化群内容确实效果明显。但是也有家长反映,只让班主任发布通知的群,是不是太“冷清”了些,也显得家校沟通的功能没有被充分利用。

据记者了解,我省有不少教师把家长群当作家校共育的新阵地,不仅仅是发通知,还会在群里播报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和家长探讨亲子教育问题等。“班级家长群传播信息高效、及时,密切了家校间的联系。”遂昌县第三中学教师曹丹认为,教师应以身作则,利用群来传播有关班级的正能量,让家长、学生觉得家长群不只是“通知群”,更是“正能量群”。

有许多教师在群里很活跃,每天都会把学生在校的情况、参加的活动拍成照片并配上描述性文字发到群里,满足家长们想第一时间了解孩子的渴望,但随之而来的,也会引发争端。“出现这种问题,其实是因为部分家长存在信息素养上的欠缺。”周俊说,有部分家长自以为文化程度不低,对教育有一套自己的看法,于是随意地对学校管理和教学工作“指手画脚”。“有纷争其实也就有了家校双方共同探讨的机会。教师和家长应该学会换位思考、互相体谅,教师通过观念疏导或深入私聊的方式,更容易为家长解除心结。同时,教师也要提升自身的沟通技巧,比如在‘现场直播’学生某项活动时,不要只把镜头对准表现好的学生,也要兼顾一般的学生,不能让家长感到厚此薄彼。”

在湖州市织里镇晟舍小学教师杨小芳看来,教师在家长群里的作用,更像个咨询师:“家长时常在群里向我们咨询亲子教育的各种问题,迫切地希望我们开出‘药方’,来‘治疗’孩子的小毛病。”

“教师应该利用好家长群,使其成为教育的有力工具。”仙居县实验小学教师王莉莉提议,学校和教师可以在联络群的基础上开设“微信课堂”和“微信聊天室”,让微信群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也为家长们的困惑和疑问找到解决的办法。“通过对微信群的合理利用,让家长和教师能有效互动起来,真正形成家校合力,共促孩子健康成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