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进校园, 怎么进?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8-11-1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宁波市镇海区教科所 刘 波

近期,笔者对宁波市镇海区义务教育段学校传统文化进校园状况进行调研,为下一步更好地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提供现实依据。本次调研采用开放式问卷方式,由各校教科室负责人和德育工作负责人联合填写。

一、途径:依托节日、课程和诵读活动

教育行政部门统一部署外,各校也都有自己的一套做法,主要有以下三种途径:

1.依托中华传统节日

大多数学校都提到利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中华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活动。尤其是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成为国家法定假日之后,开发传统节日育人资源已经成为不少学校的共识。

传统节日形成的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中华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因子。前几年,社会上也出现过热衷过洋节忽视自己民族传统节日的现象,目前在校园里得到了纠正。很多学校依托中华传统节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形成自己的活动序列,不同年段有不同的活动安排和要求。

2.开设各类拓展性课程

开设各类拓展性课程,是义务教育段学校课程改革的需要,不少学校也借此来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

比如,有的学校开设古诗文吟唱课程,在吟唱中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陶冶情操,提高语文素养;有的学校开发“编之趣”课程,将中国结、香包等非遗文化引进课堂;有的学校开设茶艺课程,向学生介绍茶叶知识,包括识茶、选茶、泡茶、品茶,以及茶叶的经营、历史、美学等;还有的学校开设“小不点探中草药”课程,让学生了解中草药历史和中医文化。

3.开展国学经典诵读

这是常见的传统文化进校园方式。通过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学生的德行、文化等素质得到提升,人文底蕴得到加深,为其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比如有学校在《三字经》《百家姓》《诗经》《论语》《笠翁对韵》《小古文100首》《东方童韵》等优秀国学启蒙书籍中,节选最经典的部分作为诵读教材。

此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在组织相关的经典诵读比赛,激发学校开展经典诵读的积极性。

二、不足:内容零碎、师资缺乏、家长消极

从各所学校反映的情况来看,传统文化进校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内容碎片化,缺乏系统性

教育内容的碎片化现象,导致传统文化进校园过程连续性不够,缺乏系统性。这与学校缺乏统一规划有关,很多活动没有得到很好的整合。

2.教师有欠缺,引领不到位

很多学校表示,传统文化进校园最大的困难是师资配备不足。除了专业性较强的一部分教师,其他由具有这方面特长的教师或家长担任指导,或从校外聘请专家。这些非在编的教师一旦有事离开,授课就会受到很大影响,甚至停止。

另外,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对传统文化了解比较少。

3.家长欠支持,难形成合力

家长普遍重视学生的学科成绩,对传统文化熏陶态度并不积极,没有能够形成家校合力。

三、策略:理清思路、提高素养、寻求支持

尽管各种名目的“进校园”受到了批判,但支持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呼声很高。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贯穿国民教育始终”。

1.要有学校层面顶层设计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明确规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德育五大内容之一。开展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渊源、发展脉络、精神内涵,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此前,教育部出台《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小学低段、小学高段、初中等不同学段开展不同要求的相关教育,可以作为学校确立整体实施方案的指导意见。

学校可以根据教育部这两个指导意见,并结合实际,制订整体性的传统文化进校园思路,避免率性而为。

2.切实提高教师传统文化素养

客观地说,中小学教师中传统文化素养较高的不多。因此,要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教师自身要率先补课。《弟子规》进校园饱受诟病,这跟不少学校只是让学生进行简单背诵,缺乏必要指导和引领有很大关系。其实,传统文化中的很多东西,需要教师引领学生去辩证地看待。

3.要更好地赢得家长的支持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明确指出,把“协同育人”作为德育工作六大实施途径之一。一方面,学校要有意识地向家长加大宣传力度,做到家校同频;另一方面,学校德育工作要积极争取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引导家庭、家教、家风,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