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性的改革温情地做 江山这样实施“县管校聘”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8-11-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 张乐琼

这个学期,唐水芬从江山市江郎小学到地处浙、闽、赣三省交界的廿八都小学担任校长。短短3个月时间,这所地处偏远的小学就在课改上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去年,江山有23所学校先行试点“县管校聘”管理改革。今年,该市又成为我省开展“县管校聘”管理与教师校长交流制度两项改革的融合试点之一。“刚性的改革温情地做。”该市教育局局长叶方成说,融合的本意就是让主动交流的教师带着情怀主持一校,让落聘被动交流的教师不带着怨气工作,让学校内部流动的教师人适其岗,从而使教师流动得更加有序、更加有温度,以此来促进教育均衡。

为了把这两项涉及教师流动的改革真正融合在一起,江山依托由城乡学校联合成立的教育集团、共同体等,统一调配使用教师。该市教育局组织人事科科长徐炳炎说,江山把城区教师校长下乡支教、农村教师进城、新教师阳光选岗、校长交流等全部纳入“县管校聘”,其中教师校长支教交流、城区城郊选调安排在校内竞聘前开展。这样一来,既有校长梯级下沉、中层情怀下沉,也能缓解那些被动交流教师的心理落差。

江山实验小学是该市城乡集团化办学的领头人,集团包括石门小学、保安小学两所薄弱校。实施“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后,三校教师在集团校内部开始流动起来。实验小学副校长周冬芳主动请缨到石门小学,主抓学校德育。

“集团化办学的宗旨是打通城乡、师资互补、突出共赢、均衡发展。”实验小学校长杨根法动情地说,作为百年老校,他们不勉强教师交流。不好的教师自己调教,出去交流的教师一定是有情怀、有担当、真心愿意去的、真正能够带动一校乃至一方教育的。

从长台初级中学流动到贺村第一中学,音乐教师毛军起初有些不解。后来,他认识到不单是因为学科的特殊性,更因为从教多年后产生的职业倦怠使自己有些落伍了。流动既是“当头棒喝”,更是新的起点。他告诉记者:“当时,教育局和学校领导全程跟进,牵线搭桥为我找到了合适的岗位,让我感受到了流动的温暖。”

根据江山市教育局公布的岗位聘任情况,各校充分考虑每位教师实际,逐一进行调剂。最终,47位接受调剂的教师都得到了新的岗位,还有207人签订了一年留校合同。叶方成形象地说:“‘县管校聘’管理改革让教师树立起了‘凭本事吃饭、让实绩说话’的意识,当然也不是让教师没饭吃,而是让他们奔跑着把饭吃得更好。”

不仅如此,江山对流动到农村学校的教师还给予特殊的政策扶持。他们按照职称等级不同享受每月300元至500元不等的农村教师津贴,按照离城区的远近分别享受每月600元、450元、300元的农村特岗津贴,并在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等方面享受政策优惠。而主动申请并经选拔到偏远学校的优秀教师,每人还能按照距离城区的远近不同每年获得1.6万元至2万元不等的专项工作经费。通过政策激励,该市共有58名城区教师流动到农村学校。

叶方成说,“县管校聘”拓宽了城乡教师交流通道,促使优质学校将富余优质教师外流,一方面迫使优质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再下功夫,尤其是在年轻教师的专业成长方面;另一方面使薄弱学校学生遇到优质师资的机会、接受优质教育的程度,以及教师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的专业成长氛围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无疑让山区、农村薄弱学校获得了更大的提升空间。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