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现早干预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护航
日前,教育部印发通知,决定组建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以下简称咨询委员会),切实发挥专家的咨询和辅助决策作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科学决策水平。该咨询委员会将在教育部领导下,承担全国大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研究、咨询、监测、评估、科学普及、引领指导等职责,每学年至少组织一次覆盖所在片区省份的重大活动,对片区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一次评估,准确把握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现状、发展动态、存在问题及工作建议。
青少年心理问题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今年4月,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要求健全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四位一体”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构建更加完善的学校、家庭、社会和相关部门协同联动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格局。规范心理健康监测,强化心理健康、完善心理预警干预是实现早发现、早预防目标的题中之义。如果不能有效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估,那就无法准确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也无法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干预,等到问题严重到“疾病”等级时,就会给救治带来更大的困难甚至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造成难以弥补的后果。
年度心理健康状况评估有利于学校和家庭对学生心理问题早发现、早预防。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年度心理健康状况评估,有助于准确把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筛选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对心理问题进行必要的分类和程度分析,从而提前采取必要的心理干预措施,达到“治未病”之效。心理问题的出现和表现具有规律性,任何心理问题均有原因,可能源自生理性或遗传性,也可能源于生活经历。如家长对学生过高的期望、过强的学业竞争和升学压力、紧张的人际关系等。不管原因如何,心理问题一旦产生,正常的生活和学习等就会受到消极影响。轻者懒散、拖拉、没精打采、无所事事、得过且过,重者悲观厌世、抑郁、焦躁。有的变得有攻击性、有反社会行为,或沉迷于某种活动,如手机和网络沉迷等;有的可能逃学,夜不归宿、离家出走;有的出现自残、自杀等行为。如果教师、家长和学生不懂心理学或不善于观察、研究心理问题的原因和现状,就会要么对问题视而不见,要么讳疾忌医,耽误了积极的防范和治疗时机。及时准确地对心理问题进行评估,至少可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年度心理健康状况评估还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当前,全社会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度日益提高,但是学校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还不够高,一些学校心理专职教师没有配齐,各地各学校对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监测、跟踪、监控、干预的水平不一。在这种情况下要实现对心理问题的科学评估有很大的难度,如果不统一进行评估,不排除出现评估工具的误用和滥用问题。采用由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开发的工具进行评估,有利于操作的科学性和规范化,并便于比较和分析,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文性和高效性。
总之,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必须引起全社会的共识,特别是加强对教师和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工作,培养更多专职的心理教师,加强对评估工具使用的指导,以便真正形成科学的监测、跟踪、监控、干预和有效预测系统,为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有效护航。
(作者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讲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