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推开学后托管服务 这项教育实事越办越实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8-12-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见习记者 季 颖

“妈妈可开心了,说终于不用请假来接我放学了。”这学期,女生董雅宁参加了杭州市滨和小学的校内晚托班,她喜欢在学校里做家庭作业。

学后托管是一项惠民工程。为解决学生放学后无处可去的“三点半”问题,不少县(市、区)其实前几年就已经在积极探索了。但正像有专家所说的一样,“学后托管社会呼声日益高涨,如何做好却值得深思”。因为一是学后托管投入成本大,交给学校办,师资、安全如何保障;二是要不要收费,收多少;三是如果继续上课、培训,可能变相增加了学生课业负担。

但办法总比困难多。今年2月,学后托管被列入2018年杭州市民生十大实事。这是杭州市级层面首次由全体人大代表票选确定的民生实事项目,更接地气,也更要加快办。很快,从秋季学期开始,该市就全面铺开了学后托管服务工作。目前,共涉及主城区218所小学(校区),以及四区三县(市)128所学校。

无独有偶。从12月起,湖州也开始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小学生学后校内托管服务,一至六年级全覆盖。在此前的动员会上,该市教育局局长潘音强调,要充分认识做好学后托管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全力把学后托管服务工作做成一项政府支持、社会满意、家长放心、学生成长的民生工程。

认识到位了,一些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面对资金难题,杭州在推进学后托管服务时,采取政府买单形式,运营成本全部由财政承担。而余姚市则坚持公益为主、兼顾成本,原则上按学期收取教育管理服务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还可提出免费申请。按照托管服务坚持成本补偿和非营利原则,湖州市暂定每生每月交纳托管服务费80元,由财政统一保管支出。

长期从事教育政策研究的浙江大学教授吴华表示,托管服务正成为一种普遍需求,政府将托管服务作为一种公共福利,为当地居民“发红包”的做法值得肯定。而且这种做法在规避学校直接收费的同时,托管服务的质量也有一定的保障。

记者了解到,很多小学的托管参与率不到30%,所以按照每班配备两名教师管理,基本每位教师每周轮值一次。湖州市爱山小学教育集团副校长张利亚说,教师参与学后托管,虽然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他们的负担,但每周轮值一次,相信大部分教师还是能克服的;同时,学校也积极争取政策,为参与托管的教师发放补贴,力争把托管班办得既舒心又贴心。

而温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则另辟蹊径,通过招募志愿者、社会工作者进校来辅助管理的办法,解决教师负担加重问题。每天下午三点半,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志愿者就会走进金海第一小学,给孩子们上课、辅导作业。小学、高校、街道三方合作,成立了金海青少年活动中心,志愿者带领孩子们学美术、书法、声乐等。“有了青少年活动中心,我感到特别安心。”学生家长李女士感叹道,孩子不仅有人看管,还能学到新知识。

自全区域施行小学一至四年级的学后托管服务以来,东阳市各学校纷纷开动脑筋,推出特色服务。目前,已有27所中心小学根据自身条件,办起了各种特长班。放学后,吴宁镇第二小学的阶梯教室里还热闹得很,原来学生们正在精神抖擞地学习礼仪操。

(下转第2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