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图强 培养“三能”应用创新型人才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11-2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需要大批海洋科技人才。作为南海之滨的综合性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以建设海洋强国为己任,以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以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为抓手,以向海构建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为目标,在长期办学形成的“三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学校高水平大学和“冲一流”学科建设、学位点建设、“双万计划”、科产教融合、创新创业和向海发展战略,着力打造“三能”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为建设海洋强国和打造“海上新广东”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守正创新

    新时代优化海洋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要求

    适应海洋事业、海洋科技发展需要和人才成长自身规律,广东海洋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了“能安心、能吃苦、能创业”的“三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能安心”是指扎根基层一线、热爱本职工作的敬业奉献精神;“能吃苦”是指能经受艰苦环境、艰苦岗位和各种困难的磨炼,具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能创业”是指具有扎实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并能灵活运用于工作实践的开拓创新能力。“三能”之间相互联系互为表里,从心理素质、精神品质、能力本领方面共同构成了对应用型人才的素质要求。

    基于“三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建校88年来,广东海洋大学为国家及地方培养了30万余名各类高素质专门人才,为国家海洋事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进入新时代,海洋强国建设不断提速,海洋经济在我国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海洋事业和产业发展对高质量海洋科技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同时,现代海洋科学研究与高新技术应用融为一体的发展趋势,也对海洋高等教育提出了新挑战。

    相对于海洋经济和海洋产业的快速发展,高校海洋人才培养的结构、质量与产业发展需求之间仍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学科专业结构对行业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适应性不强、人才培养模式与创新人才培养要求的符合性不足、学生职业意愿与专业培养目标的契合度不高等方面。守正创新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建设海洋强国培养更多兼具海洋情怀、应用本领、创新能力的适用人才,成为摆在海洋类高校面前的重要课题。

    六环联动

    “三能”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实践

    时代所向,志之所趋。广东海洋大学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主动作为,通过“深改革、调结构、优模式、塑情怀、重实践、强创新”六环联动,丰富提升“三能”应用型人才培养内涵,全力构建“三能”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该模式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先导,以调整涉海类学科专业结构为抓手,优化分类培养人才路径,构建“大思政课”铸魂育人格局,强化产教融合与创新创业教育,着力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和创新创业能力,有效解决“向海”培养满足行业需要的人才问题。

    一是深改革,创新机制,激发教育教学活力。以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为驱动,“点、线、面”立体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点”上,重点关注思政教育、学科专业、课程与教学、创新创业教育“四大要素”改革,构建“三全育人”大思政工作格局、学科专业质量贡献评估体系、“学生中心”的课程教学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评价机制,以及“七系统、两中心、五评价”(“七系统”指目标决策系统、组织保障系统、质量标准系统、资源配置系统、教学运行系统、监控评价系统、反馈改进系统,“两中心”指学生成长、教师发展两个中心,“五评价”指培养目标合理评价、培养目标达成评价、毕业要求达成评价、课程体系合理评价、课程教学达成评价)内部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在“线”上,深化学校、学院、教师、学生“四大主体”改革评价,制定学校事业发展规划目标,改革人事考核与薪酬激励制度,建立业绩导向的教学科研积分制度和职称评审制度,完善德智体美劳全要素横向评价与培养全过程纵向评价相结合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依法治学,形成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激励与自我约束的良性治理体系。在“面”上,重点关注高等教育教学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联系和政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促进政府部门、市场与高校之间的密切协同和高质量发展。

    二是调结构,向海图强,完善学科专业体系。聚焦海洋产业发展,以区域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为指引,立足多校区办学总体布局,凝练办学特色,实施海空、海面、海下、海底、海边“五海”战略,持续完善“5+1+N”大海洋学科体系,构建对接产业的海洋水产、海洋科技与气象、海洋食品化工、滨海农业、海洋工程与信息、海洋经济管理与人文社科六大海洋专业群,着力打造面向产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学科专业体系。实施“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学科攀峰工程”,提升学科建设内涵质量。以学科为引领,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工程”,建立专业发展动态调整工作机制,积极推进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专业建设,推进科产教融合发展,增强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三是优模式,分类培养,构建“三型”人才培养路径。根据“学生中心”差异化培养需求,破除同质化人才培养现状,构建卓越应用型、复合应用型、拔尖创新型“三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三能”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卓越应用型,是指以就业为导向,以掌握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要求,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和第二课堂活动,人才培养素质达到卓越工程师标准等要求,明显高于学校同类专业其他学生。复合应用型,是指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提供辅修专业、辅修学位,强化跨学科基础,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多维重建,培养“一专多能”人才。拔尖创新型,是指基于学科建设水平纵深考虑,鼓励选拔具有特别培养潜质的拔尖对象,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综合素质高、富有科技创新精神或现代管理理念的行业精英人才。

    四是塑情怀,思政引领,锤炼学生吃苦耐劳品质。牢牢把握思政课是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定位,办好建好思政理论课程,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坚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推进、同向同行,开展课程思政示范学院、示范专业、示范教学团队、示范课程、示范课堂等多层次协同,通过“思政第一课”、新生入学教育、暑期社会实践、“百千万工程”、社会志愿服务、日常教育管理等活动,构建“大思政”教育格局。精心打造原创话剧《熊大仁》,以“中国现代珍珠之父”熊大仁教授的事迹为原型,生动展现海大人爱国奉献、艰苦奋斗、百折不挠、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该话剧获得中国科协2022年度“学风传承行动项目”立项,并在校内多次巡演,在引导学生厚植吃苦耐劳深耕海洋的精神品质方面发挥了良好作用。

    五是重实践,产教融合,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以2021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为契机,强化实践教学比重,完善以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创新实践为主体的“三层次、全贯穿、多融合、促提升”实践教学体系。坚持共建共享共赢准则,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协同育人。结合区域产业经济发展,依托优势学科专业与广东恒兴集团、湛江港、中科炼化等地方龙头企业共建产业学院13个(其中省级6个、校级7个),构建现代产业学院、科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等为主体的校外实践育人平台。与企业共建“双师双能型”教师培训基地,设置教师企业实践岗位,开展师资交流、研讨、培训等活动,打造高水平教学团队;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讲授和建设课程资源,共同指导学生实习实训、毕业论文(设计)和创新创业训练,协同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应用能力。

    六是强创新,专创融合,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工作,设立独立的创新创业学院,建成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大楼。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构建“基础教育+专业教育+模拟实训+综合实践”“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出台学校关于加强本科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意见、创新创业教育“十四五”规划,完善“双创”学分认定、创新团队管理、评优评先、项目训练、学科竞赛、成果孵化与转化等配套制度,完善就业创业考评机制,搭建标准化、系统化、可量化的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2021年,学校通过复评,再次荣获“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称号。近3年,学生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国赛2金1银的好成绩。

    质量提升

    “三能”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成效影响

    “六环联动”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产生了共振叠加的实际效果,使得学校“三能”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取得喜人成效。

    一是学科专业建设冲击一流。植物学与动物学、工程学、农业科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水产、海洋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作物学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省级10个。获评国家一流本科课程7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45门。

    二是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毕业生流向多元且特色鲜明,多数能安心行业发展、奉献行业,发展成为本行业各领域的技术和管理骨干。近三届本科生总体毕业去向落实率均在94%以上,居全省高校前列。87%以上的毕业生选择在广东省内就业。学生考研录取率稳定在10%以上,并逐年提升,其中重点优势学科专业所在学院如水产学院的考研录取率从6.9%(2016年)提升到40.7%(2023年)。问卷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的工作表现认可度较高,尤其对毕业生政治素养、职业道德、学习能力、专业知识和执行能力高度满意,近三届毕业生满意度达93%以上。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