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劳动教育助力“双减”
西安市浐灞第十小学(以下简称“浐灞十小”)位于浐灞生态区十里铺地区,于2020年9月正式开学。建校伊始,学校管理班子提出“塑造文化品牌、夯实管理基础、建构课程体系、打造劳育特色、家校携手共进”五大行动纲领,为学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打开了新思路。学校提出了“山高无畏、韧者行远”的“枫藤”办学理念,结合“培养有韧劲、向美行、会学习、善合作、敢创新的枫藤少年”的育人目标,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积极构建劳动教育新模式,坚持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之路,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劳动,在劳动中学会自立,积极探索实现智慧“双减”,劳动育人。
加强硬件建设
重构劳育实践场地
浐灞十小积极重构劳动教育空间场所,建设了校内“云中篱园”和校外“崖畔牧歌”两个学生劳动实践基地,打造了“中国农具发展史”微博物馆。孩子们不光能在实践基地进行劳动锻炼,培养劳动意识,养成劳动习惯,避免“五谷不分”“四体不勤”,还能通过中国农具的发展史了解农具进步提高生产力从而推动社会进步的知识,从而培育对劳动的热爱。
“崖畔牧歌”校外劳动基地规划为高段学生使用,场地内规划了农具展示区、花卉区、中草药区、蔬菜区、水果区、成果展示区、教学实践区、成果转化坊的“七区一坊”八个区域,黑板、展示台的设计是将劳动课堂直接搬进基地。学生们参与农业种植、日常养护,收获义卖、成果转化、项目式探究、融合课程等,强化“农耕体验、实践育人”的目标,养成爱劳动的习惯,探索尝试深度学科融合,实现德、智、体、美、劳相互渗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重视软件建设
架构劳育课程体系
学校依据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的思想,构建系统化的“生活为源,生长为本”课程体系,将劳动教育纳入整个课程体系。
加强课程建设,开展多样化劳动实践。确立以“五育并举,全面发展”为中心,依托课程与基地两项建设,着力“三个课堂”,实现“学校、家庭、社区、社会”四项共育体系的“1234”(原“4C”)劳育模式。
架构“基础+校本+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以《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及省编教材为依托的基础课程,每周一课时,教师通过课堂上情境创设、劳动探究、实践、感悟、反思等环节,让学生掌握劳动技能,培养劳动观念与精神;学校校本课程是将基础课程拓展为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将学科知识运用到劳动实践中,生成“一个主题一个结果”,并依据学校实际情况开发一系列特色课程。
开发“藤乐”劳动特色课程群。“生活美”服务课程、“篱园行”实践课程、“职旅启”体验课程、“创新能”创新课程的合力推进,最终使学生具备“小帮手技能、小主人责任、小农夫情怀、小工匠精神、小公民担当”,成为乐于奉献、乐于担当的社会主义时代新人。
开展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实践体系
浐灞十小建立以“劳动课”为主,以校内、家庭、社区、社会为延伸的“一主四翼”劳动教育实践体系,构建“校园—家园—社园”三位一体的劳动育人新模式,精准配合“双减”理念,实现家校社共育。
校内劳动责任制,树立劳动意识。学校重视实践活动,每年的3月为“篱园春种节”,5月为“主题劳动月”,9月为“篱园秋收节”,12月为“春节食记节”。班级设立“小主人责任”清单,各班图书整理、卫生、垃圾倾倒及绿植养护均由学生完成,午餐设置分餐体验岗,午休学生合作铺叠被褥,全校规划各班捡拾区,培养低段学生劳动责任意识,强化班级责任感。设立劳动日、劳动周、劳动月,围绕目标组织开展班级风貌、劳动竞赛活动,形成“学、练、展、比”评比模式,最终评出劳动小达人、劳动小能手、劳动小明星,帮助孩子掌握劳动基本技能,做到手脑并用、知行合一。
家庭劳动常态制,培养劳动习惯。学校倡导家校合力,推进劳动教育日常化。结合学生年龄特点,确保小学低段学生每天在家劳动不少于15分钟,中段不少于20分钟,高段不少于30分钟。借助常态化的家务劳动作业、家庭小帮手劳动项目展示活动,让孩子学会生活自理,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感受劳动幸福,培养主动承担的责任感。
社区劳动活动制,增强社会责任。学校结合地域环境,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发挥学校教育辐射作用,联合社区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劳动场地,让学生参与公益性劳动。如“我是社区小帮手”“垃圾分类小标兵”等社会劳动教育主题活动,拓宽学生视野,强化学生社会公德心和责任感。
社会实践参与制,体现劳动价值。利用校外研学实践基地及我国丰富的传统节日契机,开展多彩社会实践活动,为每个年级设计有梯度的社会劳动实践作业。如在端午节设计“粽叶采摘”“端午粽香”活动、植树节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引导学生树立自主劳动意识,提高劳动本领,体会劳动价值。
播洒汗水
收获累累果实
经过三年的拼搏和努力,学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创新,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劳动+学科”融合的“以劳促教”全面育人方式成功经验,从课程建设到实际应用,实现了生态闭环,也收获了显著成果。
学生成长。劳育课程化的深入实施,使学生树立正确劳动观念,形成劳动意识、养成劳动习惯、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学生参与劳动意愿率由30%到98%,300余名学生获评“劳动小能手”“劳动小明星”。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团结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显著提升,家长满意度达95%。
教师发展。在劳育课程化的校本实施与探索过程中,学校教师的课程研发能力和课堂教学水平显著提高。参与编撰劳动教材3部,发表论文5篇,承担省市区课题4项。12名教师在省市区级劳育研讨会及各类骨干教师培训中进行经验分享和课堂教学展示;6名教师的教学设计入选陕西省吴积军名师工作室及西安市教科院“爱劳动,向未来”劳动教育微讲堂;成果持有者入选陕西省劳动教育专家评审库,获评省市区级教学能手。
学校提升。学校推动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实践探索,获西安教育教学类奖补,获评全国“生活·实践教育实验学校”、陕西省“中小学学科优质教学基地”、西安市“劳动教育实验学校”“劳动竞赛优胜集体”、浐灞生态区“考核优秀学校”“教科研先进单位”。下一步,浐灞十小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深入打造劳动教育特色品牌建设,充分发挥劳动实践的独特育人功能,传递劳动价值,让“双减”落地生根。
(宋飞)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