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力打造“大·家”文化 培育学生“兰星”品格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11-2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课后服务工作是造福于全社会、学生与家长的民生工程。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一小学秉持着“自愿参加、公开透明、公益惠民、循序渐进”的原则,全面推行课后服务。午餐托管,学校实行“四段式”服务——膳食教育、活动实践、午间小歇、自主学习与指导,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一致好评。傍晚托课后服务,学校推行“3+N+1”课后服务课程模式,开设了丰富多彩的各类社团课程:“3”是在福建省推行的“作业辅导+体育活动”两项基本服务的基础上增加1项面向全体的动手实践类课程,包含了传统服饰、陶艺工坊、木工手作、种植劳动、中西厨艺等课程;“N”代表竞技体育、美育艺术、科技创新、思维表达、传统非遗五大特色拓展服务。截至2023年上半年,已实现学生午托和傍晚托课后服务参与率100%。

    学校将课后服务与艺术教育、体育教育、劳动教育相结合,打造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一小学特色德育品牌,办好让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的教育

    治学大家 文明成就人才

    治学大家,这是自成一体的明星师资,这是德才兼备的名门大家。学校致力于搭建“治学大家”的名师培养平台,师生们在这样的良好治学氛围中成长、成才、圆梦。       

    名师引领,治学有厚度。一所优质学校,需要努力建设一支师德修养高尚、教育理念先进、教学素养深厚、业务技能精湛的专业化骨干教师队伍,推进名师工程建设,发挥名优骨干教师示范辐射作用。学校有30多名省市级名优骨干教师,数十名教师成为全国、省、市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或者核心成员。学校以部级、省市级名师工作室为引领,为教师们搭建零距离的交流平台,组建校级名师工作坊,为教师指引科学发展方向。

    课题研究,治学有深度。学校号召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到课题研究中,努力做到“人人有课题”,使教师在研究中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育科研能力,促进教师更快地成才,朝着科研型、学者型教师努力。学校近年来重视致力于小学生“表达”“表现”能力培养的教学探索与实践,围绕“表达”与“表现”素养培养的研训研修活动,实施“1+X”基础教育培养工程,从单一学科的教学研究逐步拓展至全学科共性整合的综合性研究,在实践中探寻出以学科融合与课内外多元课程为路径、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实施策略与方法,取得了创新性的成效,为培养学生的社会化能力奠定基础,产生了良好的辐射及应用价值。“‘表达+表现’全科育人的素养课程构建与创新实践”获得福建省教育学会2023年基础教育优秀成果特等奖。在项目培育期间,学校跨学科开展了数十个省市级课题研究,提升了教师的教研能力。其中,“跨学科小学生社会化能力培养的行动研究”“基于表达表现能力培养的学科教学研究”获得福建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语文教学的真善美意蕴”获得福州市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福建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学校课题组实现全学科覆盖,学校获评“科研基地校”。

    队伍建设,治学有高度。学校开展“1358”工程,对不同年龄段的教师进行梯队培养。为促进青年教师素质的整体提升,学校开展结对“帮教互促”活动,给每名青年教师“配备”教学经验丰富的师傅,在思想上、业务上进行传、帮、带,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起来。通过听评课、磨课、岗位练兵、技能竞赛等常规管理,促进青年教师成长成才。鼓励“请进来”“走出去”,邀请名师、学者来校讲座,给青年教师提供学习和成长的平台,也创造机会鼓励青年教师出去学习,拓宽眼界、开阔视野,始终将青年教师的成长作为学校治学的重中之重。     

    为贯彻落实福州市创建福建省“大中小学思政课改革创新实验区”的工作安排,关注福州市大中小学课程思政一体化,促进学校思政德育一体化的良好育人局面,学校成立了课程思政教研组,开设学科育人的示范观摩课,由校长、书记带头走进思政课堂,引领思政建设。学校还组织课程思政研讨会,全面展示学校“思政德育活动育人”融合“学科实践育人”的教育教学系列改革实践成果,邀请各校教师一同研讨,讲求教研主体化,力求教研结构化,追求教研效益化。

    学校推荐各科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在团队备赛的协作下,教师们屡屡突出重围站上领奖台。近年来,有百余人次教师在省市乃至全国的教育教学赛事中获奖。学生的“表达、表现”素养也有质的提升,在各项省市级比赛中取得佳绩,学校也荣获了“冰心杯”征文活动优秀组织奖、“兰花圃”有声美文优秀组织奖;六年级学生的说理视频在福建省小学数学“师生说理”优秀视频征集活动中荣获一等奖。体艺科技类教学成果百花齐放,啦啦操比赛连续8年获得福州市特等奖,还应邀赴北京参加“中外人文交流小使者”迎亚运倒计时100天活动;闽剧表演与学校管弦乐团荣登央视《宝贝亮相吧》节目;管弦乐团获第七届福建省中小学生艺术节一等奖,还代表福州市参加福建省第六届中小学乐团汇报演出;在科技创新方面,学生参与数字中国创新大赛青少年AI机器人赛道福州地区选拔赛获一、二等奖。学校师生在各大赛事中都能智慧表达、精彩表现,相关成果被各类媒体争相报道。近年来,学校的办学成果多次被央媒、省市级媒体报道,赢得社会广泛赞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治学大家”求真务实,助力师生圆梦一附。

    四海一家 文明融合示范

    四海一家,这是教育融合的重要方略,这是教育辐射的完美体现。学校同省内外以及境外小学建立姊妹校,进行交流互访。

    示范引领,与对口学校手拉手。学校始终坚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与多所小学结成共建帮扶学校,和兄弟校共研共学,共同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学校对口帮扶永泰樟城小学、永泰县东洋小学、连江潘渡中心小学、长乐壶井中心小学、莆田霞林学校、宁德三都中心小学、宁夏海原第六小学等省内外小学,开展送培送教活动,提质增效成绩显著。2017学年至2023学年间,学校共开展数十次名师引领、送教下乡等活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辐射对象从省内的莆田、宁德、闽清、连江、马尾、永泰等地到省外的宁夏、甘肃、广东、海南、湖北。辐射形式多样,包含了送教送培、到校访学、集体教研、共建“乡村少年宫”、城乡紧密型教育共同体签约、联合云队课、捐赠教学用具及设备等活动。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送培送教活动为城乡教师交流学习搭建了平台,进一步激发了教师的教研热情,促进了城乡之间教育资源的互通共享、优势互补,教育教学水平不断精进,努力实现均衡教育的同一片蓝天。

    同频共振,与港澳台学校心连心。作为福州市港澳台籍子女就读的定点学校之一,学校每年都接收港澳台学生入校就读。通过植爱心树、煮拗九粥等活动,突出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主题,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家国情怀的培养。2021年5月,为了促进闽港两地学术文化交流,提高民族素养,推动两地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学校与香港圣公会油塘基显小学开展了姊妹学校线上交流活动,以“闽港教学研讨 促进文化融合”为题,通过学科教学研讨活动,促进两地教师专业交流发展。2021年12月,学校组织学生参加首届“闽港青少年社会责任推广大使”评选活动,被评为“优秀社会责任教育推广单位”。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今日的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一小学,教育教学各个方面都卓有特色和成果;今日的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一小学,连续获评“全国文明校园”,获得了“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家庭教育实验研究基地”“福建省文明学校”等荣誉,凝聚着全体师生的智慧与汗水。

    身于向阳处,孕育兰花香。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一小学历经岁月更迭,是历练更是升华,是积淀更是勃发!一附人将坚守“大·家”文化的荣光、三尺讲台的梦想,继续砥砺前行!

    (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一小学党总支书记、校长 王卫红)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