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科研要有“坐冷板凳”精神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7-03-1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搞科研要有“坐冷板凳”精神

□王 彬

北京时间3月10日凌晨3点出版的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以封面的形式同时刊发了中国科学家的4篇研究长文!由天津大学、清华大学和华大基因分别完成的这4篇长文,介绍了生物合成研究的最新突破。(3月10日《重庆晨报》)

媒体将此次中国科学家4篇论文齐上《科学》封面称为“史无前例”,足可见此举本身难度巨大,也自然意义重大。而这背后,是中国科学家们多年来的默默努力与付出。据说,团队里的成员谢泽雄和吴毅多年来没有发表过任何相关文章,这是他们从本科至今发表的第一篇研究论文。

所谓的“坐冷板凳”,说白了就是能够长期坚持做寂寞清苦的工作,还要在工作中保持饱满的精神和积极的态度,进而真正把工作做实、做好。在当下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的社会里,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并不多。“坐冷板凳”不仅需要放下对名利的追逐甚至是关注,还需要超脱的心态、开阔的胸襟和沉稳的定力。

其实,当代社会,很多人对“坐冷板凳”存在误解,片面地认为“坐冷板凳”就意味着无前景的“沉寂”,是做不成事情的,只会浪费了年华,甚至是虚耗人生,得不偿失。可事实却是恰恰相反,“坐冷板凳”就是为了做成事,只不过做事的过程中比较艰难,比较苦楚,但这磨练的是自身的看家本领,是真功夫,成长的是自己,奉献的是整个社会。这有价值的 “沉寂”,彰显的是“先苦后甜”的人生哲学,这样的年华,这样的人生,不仅不是浪费,反而是一种“升华”,能够一路走过来,便是真的“赚到”了。

除了论文登上《科学》的这几位科学家外,还有很多中国的科学巨人坚守着“坐冷板凳”精神,比如袁隆平、屠呦呦等,他们哪个没有经过数年的 “沉寂”,才致“厚积薄发”,这便是“坐冷板凳”的魅力。今年两会还出谋划策让科研人员能安心坐“冷板凳”,这都是可喜得变化。但这对于中国来说远远不够,“坐冷板凳”精神真正融入社会,融入公众精神内核,任重道远,而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