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结对要给青年教师留足自主发展空间
□衢州市教育局 谌 涛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初登讲台的前3年,是青年教师成长的黄金期。给青年教师指定一位有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作为师父,指导帮助青年教师成长,这一做法是当前学校在教师队伍建设中普遍运用的。不可否认,对于初登讲台、处于迷茫期的青年教师,有一个师父来指导是非常必要的。但师父如何指导徒弟,指导些什么?各校规定不尽相同,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曾料想的情况,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思考。
我到过一所省级重点高中,学校把他们师徒结对的做法得意地予以推介,其中对青年教师的上课有如下规定:青年教师上新课之前,必须先听师父的课,备课教案经师父审核后才能上课。学校对此要求还有详尽的考核办法。
初看此规定,师徒结对有明确的目标要求、制度保障、考核推动,确实是落到了实处,但实际效果如何呢?笔者尝试着问一位青年语文教师,得到的答案是一个字“累”。
在我看来,这一师徒结对的规定存在诸多可以商榷的地方。从工作时间上看,青年教师初到学校,工作量一般是安排得满满的,上课、备课、批改作业,整个过程相对生疏,需要花更多的时间熟悉教材,了解学情。如果每次上新课之前都要听师父的课,则意味着一般情况下,每周语数外教师要听4节课,数理化教师要听3节课,政史地教师要听2节课。这就挤占了青年教师大量的工作时间,加上生疏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青年教师用来自主学习、自主研究和反思的时间就很少了。
从自主发展的空间上看,新课程改革呼唤着个性化的教育,更呼唤着个性化的教师。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需要把自己的个性特长与教育教学有机地结合,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这就需要教师有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自主研究的时间和空间。上新课之前,青年教师都要先听师父的课,听完之后再备课、上课,这就会极大地干扰青年教师的独立思考。加上时间紧张,青年教师的备课、上课就容易模仿师父的设计思路、授课风格来进行,这就挤占了青年教师自主发展的空间。长此以往,青年教师就容易被师父同化,这对于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是极为有害的。
在这样的师徒结对模式主导下,即使青年教师是一块美玉,最后雕琢出来的也只是一个“复制品”,而不是有独特价值的“艺术品”。如果把学习变成了模仿、把指导变成了同化,这样的师徒结对就会舍本逐末,适得其反。
师徒结对要给青年教师留足自主发展空间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