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 ——浙江工业大学深化课堂教学创新纪实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7-03-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编者按:课堂教学是关系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一环。就如何解决学生抬头率不高、师生交流互动不多、教学方式单一、学生选择空间不大等问题,省教育厅曾出台《浙江省高校课堂教学创新行动计划(2014—2016年)》,规划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若干路径。实施3年以来,省内高校在相关领域进行了有益探索,并积累了不少经验。本报特开辟“课堂教学创新行动计划三年回顾”系列报道,以期为各高校深化教学改革,推动高等教育上水平带来启示——

没有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

——浙江工业大学深化课堂教学创新纪实

□ 汪 恒

慕课的流行曾让浙江工业大学教授裘娟萍产生过危机感。“精品课程的教学资源都放上网,学生可以随时学习。大家对传统课堂的依赖性会不会下降,传统课堂教学要怎么吸引住学生?”教授主干核心课程微生物的她最后和同事们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划出八分之一的学时开设小班研讨课。根据学生对自己的未来规划分班,让大家讨论微生物产品的开发、应用,甚至是提出设计一种新产品的构想。正是这些没有固定答案的开放内容,让学生在进行传统理论学习的同时,活跃了思维,迸发出各种新奇的火花。

教学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裘娟萍所在的浙工大近年来加紧了课堂教学创新的步伐,通过加强顶层设计、结构优化、制度激励和多方协作等途径,实现由传统的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以知识传授为主转向以能力培养为主、以课堂教学为主转向课内外结合的“三个转变”。

让每一门课都有“专业贡献度”

浙工大的各种课程加起来约8000门次。这么多课程如何梳理,身为教务处处长的计伟荣有自己的一本“账”。在他看来,先要明晰专业培养目标,才能反向设计好课程体系。同样名称的专业,好多学校都有,但是在浙工大,要有自己的目标定位。而且人才培养不能只着眼于眼前,还要考虑学生毕业之后的发展需要。学校主张OBE(产出导向)的教育理念,以“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起点,理清从培养目标到毕业要求,再到课程体系、单个课程之间的脉络结构。“如果不明确并细化教学目标的,课程就会成为一盘散沙。” 计伟荣说。学校的教师们每教完一门课,都要填写一份达成度分析表,从专业要求的若干能力角度,回顾该门课程对专业培养目标的贡献度。

学校的工程专业课程有一块“金字招牌”,叫专业认证。目前全校共有11个专业通过了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认证。裘娟萍说,引入了专业认证之后,课程各个环节规范了很多。课程大纲、授课计划,甚至是课程试卷的准备都更为科学。“有了完善的机制保障,哪怕授课教师有调整,只要他严格按照已有标准来,就能讲好课。”这样的标准化要求,让“水课”没了生存的余地。接下来,“专业认证”的形式还要延伸到其他非工科专业中去。

如何在课时不变的情况下,让学生学到更多、学得更好?教授基础化学实验的教师强根荣是学校实验类课程中最早一拨尝试翻转课堂的。“实验类课程强调实践操作,比较而言更适合学生课前自学了解。”原先课堂上要先花几十分钟讲述实验原理的他,现在在课前把课程讲稿、视频、自测题等“推”给学生。和他一起开课的教师王红算过,采用翻转课堂后一门课可以省出来8~10个小时的实验时间,她可以指导学生再做一些综合性更强的实验。同时,学生们通过自学、讨论的主动学习,对知识的印象更深刻了。

除了对课程的体系、操作和结构“较真”外,学校还不忘对上课的教师们设置机制导向。学校去年下半年开始启动优课优酬制度,奖励覆盖全校25%的本科教学课程。学校还在近期首设“教书育人贡献奖”,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优秀一线教师最高给予20万人民币的奖励。同时把教学考核列为教师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教学表现不佳”者可在职称评定时“一票否决”。

多元化实践丰富课程内涵

工科专业的生产实习一定要全程待在企业里吗?在浙工大,一些专业走起了“四位一体”虚实结合的路线。以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例,可以首先通过搭建工厂的仿真模型沙盘,让学生形成对生产工业、生产流程和车间布置等的感性认识,之后再通过计算机模拟,构建虚拟仿真实验。接下来再前往企业实习。实习归来后,结合实习中采集的数据信息,对工艺过程进行模拟优化,最后形成对有助于实践的报告。这个过程深化了传统的“认识—实践”模式,借助技术手段的运用,提高了学生的多种能力。“这种模式突破了以往实习时间和实习形式上的限制,还让实习真正落到了实处。” 计伟荣表示。

除了赶往企业实习,还可以把企业开在校园里。学校的计算机专业在校内建起了“模拟企业”,把恒生、阿里巴巴、浙大网新等软件企业“搬进”校园,克服了企业分散与学校距离企业远的问题。比如恒生公司长期在校内指导学生实训,并开发了符合该公司开发流程规范的实训系统。实训过程还完全模拟了恒生公司的工作流程及工作环境,包括上下班打卡、考勤等制度。

在浙工大,实践教学的位置举足轻重。学校把学生实践细分成了三个层次,分别是基础性实践、专业基础实践和创新性实践。每个层次要达成的目标不同,实践的方式也不仅限于课内实验、实训教学,更有第二课堂科技竞赛、社会实践项目等作为补充。目前,学校理工科专业的实践教学学分达到了25%,人文社会专业的实践教学学分达到20%。为了充分调动各二级学院的积极性,学校还对相关实践经费给予2∶1的配套扶持。

学校对实践教学的执着追求也孕育了学生的创造热情。学校方程式赛车队的不断壮大就是例证。这支车队在机械工程学院车辆研究所的支持下建立,以一群有着“造车”梦想的学生为主导,开展科研设计、项目管理、团队协作、比赛实战。参与的学生本身也多有相关科研项目、学科竞赛、社团活动等方面的经验。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