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城镇学校“教师荒”之我见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7-03-3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破解城镇学校“教师荒”之我见

□方海静

去年以来,很多城镇学校出现了教师短缺现象。二孩政策全面落地和学校请病假教师增多是主因,女教师扎堆生孩子,保胎、生育、哺乳、休养等都需要时间。一方面是学校不能大量补充新教师,而另一方面则是大量临聘教师的需求使得临聘资源短缺。

如何破局?笔者认为,可用共享的理念建立区域“临聘教师资源库”。在各级主管部门包括教育、人社、编委、财政等部门的共同参与下,制定政策做好顶层设计,由设区市具体操作,借鉴“滴滴打车”成功经验,由第三方机构或有资质的公司汇总教师资源,设置“临聘教师资源库”,开设诸如“58同城”式的网站,让社会上有教师资格证的,有志于从事教育事业的人士,包括有经验的退休教师、民间教育机构的工作人员、师范大学毕业尚未就业的学生等自愿上网报名。学校亦可在此平台发布短期招聘信息,费用由平台统一核算,报名资质由平台统一审核,学校按需聘请。

随着城镇化的逐步深入,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镇,中小学“乡村空”“城镇挤”的问题确实存在。目前的编制管理办法,教师很难统一调配,农村学校总体超编和结构性缺编并存。如人社、编委等部门通力合作,将部分超编农村学校新招聘的教师纳入统一管理,进行合理调配,用“置换”的理念,将城镇部分骨干校长、教师用支教的方式派往需要的农村学校,引领农村学校发展,一方面可解决城镇部分学校教师短缺现象,另一方面可为这些新招聘教师提供专业成长的土壤,为今后提升农村教育质量起到更大的作用。杭州市去年就有类似的尝试,并收到了良好的成效,说明只要创新思路,矛盾就会迎刃而解。另外,各地如火如荼地建设“特色小镇”,修建“人才公寓”,建议用较低的租金为这些临聘人员提供部分居住场所,替他们免除后顾之忧,为其安心教育工作保驾护航。

当然,也可以尝试和高校、民办机构合作,在解决“教师荒”的同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很多师范院校毕业生都反映学校学的,在工作中用不上。既然目前教师集中短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何不和高校合作,让部分毕业生提前上岗,将岗位短缺的实际和教育实习结合,模仿“村官”选拔模式,在实践中让教育人才脱颖而出,提前得到历练。人社等部门通力合作,面向临聘人员开辟专门招聘岗位,真正把在历练“顶岗”中优秀的毕业生吸引到教师队伍中来,让新教师一入编就得心应手,缩短人才培养的时间。学校亦可通过这样的“实习期”考察该生是否符合岗位需求,达到双赢的效果。此外,民办学校和机构储存了大量教师资源。因教学时间的差异,这部分教师完全有可能到公办学校“顶岗”,而且他们中很多都有“考编”需求。何不与这些机构合作,选拔合适的教师,解决部分学校教师短缺现象?

总之,城镇学校教师短缺现象貌似由二孩政策落地所引发,实际在编制改革浪潮中,教师编制短缺将成为常态,对临聘教师的需求也将长期存在。如何破解城镇“教师荒”,只有社会各界齐抓共管,创新机制、盘活资源,方能达到多方共赢、学校发展、学生成长的初衷。

(作者系杭州拱墅区教育局工作人员)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