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如何服务乡村美育建设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11-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重视乡村儿童美育发展,让新时代的乡村儿童获得更好的美育滋养,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之一,也是助力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的重要举措。

    当前,乡村美育发展仍是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受乡村教育资源匮乏和美育认知理念制约,乡村学校美育逐渐出现了边缘化、形式化、空心化的现象。为促进乡村美育发展,高校应以何种方式服务乡村美育实践,如何为乡村美育提供有效且可持续的教学路径?这是当今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健全美育机制,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健全面向人人的学校美育机制,缩小城乡差距和校际差距,让所有在校学生都享有接受美育的机会,整体推进各级各类学校美育发展”。因此,缩小城乡美育发展差距,推动乡村美育高质量发展,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美育机制,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任务。

    城乡美育均衡不仅关乎我国全民审美素养的提升,也为乡村儿童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乡村美育需要找到自身特有的教育资源,通过本土化资源再生、共享,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通过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多元化的教育评估,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通过城乡美育资源的整合,建立双向沟通、良性互动的教育机制,激发乡村学校美育的教学活力。

    艺术类院校的教育资源与乡村文化资源能够形成双向优势互补的作用,切实推动城乡教育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建立高校与乡村美育的可持续教育流通与转化机制,是缩小城乡美育发展差距的有效路径。

    “爱心包裹”项目是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于2009年发起的美育公益项目,截至目前已惠及近800万名乡村儿童。而《爱心包裹·艺术创想手册》是在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支持下,由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与中央美术学院美育研究院合作的课题研究项目,旨在运用美育的理念,挖掘乡村美育的规律与特点,服务乡村儿童美育的教学实践。

    《爱心包裹·艺术创想手册》将学习内容与爱心包裹美术包匹配结合,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欠发达地区美育教师紧缺、工具材料匮乏的问题,可以为边远山区儿童提供接触美育的机会,让乡村儿童在成长认知和塑造人格的关键时期得到审美引导,提高对自然、本土文化的观察与发现能力,培养探究精神;在学习体验过程中引导乡村儿童接触自然、认识家乡、热爱身边的传统文化,培养其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挖掘整合地方性乡村美育资源

    在乡村教育中,美育往往是当前学校教学工作中的薄弱一环。究其原因,在于地方性的美育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开发利用和整合。

    与城市、城镇相比,乡村是最接近大自然的,乡村最本真的美是自然生态美。大自然与乡村环境、乡村生活是乡村学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美育资源。

    《爱心包裹·艺术创想手册》在编撰构架中,主体内容是对视觉艺术的基础认知,即从自然与生活中的“点”“线”“面”入手,让学生从身边发现艺术的元素并将其提炼,用感性的方式体验寻常之物。从发现到欣赏,从欣赏到运用,在“就地取材的艺术”部分,启发儿童从身边常见的树叶、树枝、野花、麦秆、果壳、石头、木板、泥巴等取材,使其成为艺术创作资源,通过拼贴、编织、绘制等组合运用,引导学生进行多维度的、立体式的体验运用,主动与周围环境建立联系。让乡村儿童从切身体会中学习,从内心萌发对乡村的喜爱与归属意识,在与乡村自然环境的接触中,“以乡之物”把审美体验与学习结合起来,指导乡村儿童主动探索,推动认知、体验、情感的协调发展。

    中国地域文化丰富,将不同的地域文化融入美育内容,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素养,而且可以让学生认同并传承民族历史文化,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

    校企乡协同,拓展美育实践路径

    乡村美育是播撒种子、浇灌、培育的过程,这样的过程需要集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建立有效的美育服务机制与路径。

    高校走进乡村、服务乡村美育已日益成为高校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可结合乡村学校的教学活动,围绕美育内容,传授审美教育的基础课程,为乡村儿童普及艺术知识,提升农村儿童的审美水平和人文素养,增强乡村民众的文化自信。部分艺术院校立足于乡土所在地文化挖掘与创新,激活乡村文化的活态传承机制,整合美育资源,创办美育工坊。美育田野计划等实践活动让农村孩子接触到美育,同时也能够促进高校积累一线实践经验,提高挖掘乡村自然、人文资源的创造性转化能力。

    实施乡村儿童美育公益活动不仅需要物资捐助,更需要匹配作为材料运用的主题内容设置,同时注重挖掘乡村本土材料,丰富和延展艺术创作的运用与表达。从重实物捐赠到实物结合整体美育理念的引导,形成一套适合乡村儿童的美育实践方案。中央美术学院美育研究院承担《爱心包裹·艺术创想手册》的编撰,更希望这本手册能够成为乡村儿童的美育陪伴,以亲切的、感性的方式认识、观察身边的美,以心手灵合一的方式体验感受美,以跨越中外经典艺术解读与理解来欣赏美,最后以开发性的引导,挖掘在地性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去表达美。

    高校服务乡村美育建设,关键在于助力乡村儿童树立文化自信,提高乡村整体审美能力,从而构建文化富足的美丽乡村,而乡村美育的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多维价值融合,为乡村振兴发展明确了方向,规划了实施路径。

    (作者系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