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之美大于部分之和 ——从格式塔心理学浅析电影《怦然心动》和《美女与野兽》
□宁波市镇海中学
曾昊溟
“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也称为“完形心理学”,著名论点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强调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意识不等于感觉之和,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与意义。
在电影《怦然心动》里也有这样一句台词:一个期待的故事,做人别违心,看人看全体。
这是一部关于成长、教育、爱的故事片。影片以朱莉和布莱斯两人不同视角,配以两人的内心独白及话外音,双线并行,展现内心。七岁的小女孩朱莉,被布莱斯的闪亮眼神吸引,目光交汇的一刻,朱莉怦然心动,布莱斯避之不及。这部片子给男孩女孩们看,有自我审视和借鉴的作用。影片中,朱莉的想法做法大胆直接,内心尺度清晰;布莱斯出于自身的怯懦,则有些躲躲闪闪缺乏自信,但在朱莉影响下,终于也敢于展露真实的内心,自此开始成长,并有了自我价值的概念。
朱莉的爸爸说:一幅画不仅是各部分的组合。一头牛只是一头牛,草是草,花是花,透过树枝的阳光,只是一束光线而已,但组合在一起,却美得不可思议。
布莱斯的外公强调他的“一眼识破”哲学:有些人浅薄,有些人金玉其外,但是有一天,你遇到一个如彩虹般绚丽的人,你会觉得其他人都如浮云。能识人,也是成长的必修课。要能识人,“格式塔心理学”是最好的工具。
大众耳熟能详的经典童话故事《美女与野兽》类似于《格林童话》中灰姑娘的故事,实际上是一个法国童话,作者是博蒙夫人。今年上映的迪士尼真人版,已经是它第13次被改编了。而改编中最为经典的是1991年的迪士尼动画版,拿到奥斯卡最佳原创配乐和最佳原创歌曲两项大奖。这次的真人改编版也是基于动画版。
这个故事在改编过程中有许多经典核心被编剧保留了下来。如剧中反映了人类的一种普遍心理:决策中的垂直思维。这也是一种“格式塔”认知模式。
在《美女与野兽》中,王子年少时因为拒绝帮助一个老巫婆,被施咒语变成野兽,他的仆从们也随之从人变成生活用品。而解除魔咒的方法只有一个,21岁前找到一个能和他真心相爱的人(the One),否则王子就得终身为兽。女主角贝尔的父亲不小心误闯城堡,被自负易怒的野兽王子禁锢起来。就在这时,贝尔挺身而出,愿意用自己交换父亲的自由。
剧情的关键就在于:这只蛮横狂躁,不懂爱的野兽,如何渐渐和贝尔坠入爱河?
中国圣哲荀子曾提出“治近不治远,治明不治幽,治一不治二”,它要求人们在决策思考中,分清远近明幽,抓住问题的核心。换言之,垂直决策就是抓住问题的要害,当断则断。
爱的核心在于两情相悦,心心相印。本剧的特别之处在于男女主角不再设定为一见钟情或私订终身,而是从敌对、了解、相知到相恋,属于日久生情的类型。剧中环境和陈设虽然幽暗却透露出复古的美感。
两人本性善良,只是过早失去母爱的野兽王子,从小没有人教他如何爱。野兽王子虽然怀疑贝尔一家品质不良,但当贝尔出逃过程中被群狼袭击,他仍挺身相救。
乡村中特立独行的书虫贝尔,在乡人心目中也是行为古怪的。而在城堡的图书馆中,本性善良加上对新知识、新文化的追求这两点,达成了心灵契合,才使美女与野兽之爱有了可能,成为两人相爱的核心。其他因素与之相比都成了细枝末节。至少在影片中,两人各自在周围的人中鹤立鸡群,有如为中国大众熟知的路遥《人生》中的高加林和刘巧珍。
野兽有了丰富的内心戏,让观众看到了一位王子的暴躁、绝望与善意,开放、柔软与挣扎,性格上的转变也有迹可循。他与女主角的感情不再只是建立在相貌和地位的基础上,而是有更多感情上的交流和共鸣。由此,《美女与野兽》中的歌舞不是浮华而是浪漫的赞诗,并显出象牙塔的干净气息。
整体之美大于部分之和
——从格式塔心理学浅析电影《怦然心动》和《美女与野兽》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